解码2023年储能双雄!宁德时代纵横捭阖、比亚迪翻倍增长
发布日期:2024/3/29
无法被卷到的动力电池双雄,在储能也开始卷起来了。
作为电池领域的两强企业,2023年,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在储能战场再度强强对阵。
不久前的电动车百人会议上,亿纬锂能刘金成一席发言直接点出电池行业竞争的残酷性。
从动力电池排名上看,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牢牢占据第一和第二的位置。即便是在全球市场,占据前列的六家中国公司中,也是两家头部为出货主力。
最关键的是,只有比亚迪和宁德时代是赚钱的,剩下的都在各种亏损。“用所谓的价格战,卷都卷不到,因为没有资格。”
而在新兴的储能市场,同样残酷的竞争显然来得更快。因为两家头部也同样瞄准了这块巨大的蛋糕,其策略不光光是做上游的储能电池,还涉足了下游储能集成。
先看业绩表现,宁德时代抢先比亚迪拿到了稳固的市场份额,而比亚迪在过去一年“重回”储能战场,希望后来居上。
2023年,宁德时代实现营收4009.17亿元,归母净利441.21亿元,日赚1.2个小目标。其中储能系统实现营收599.01亿元,同比增长33.17%。储能电池系统销量达69GWh,同比增长46.81%。
2023年,比亚迪实现营收6023.15亿元,归母净利300.41亿元,日赚0.8个小目标。
据比亚迪高管公开演讲的信息,其中储能电池出货量达28.4GWh,约为宁德时代的0.4倍。如果对比SNE research的数据,这一数字同比增长达100%。
过去三年,宁德时代都位居储能电池出货量第一,并早在2021年就将占比超过10%的储能业务单独披露,而彼时的比亚迪储能电池出货不过4.5GWh,只在第四名。
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别?
这里给个粗线条的结论——宁德时代擅长B端生意的撮合共赢、用产业换资源,而比亚迪擅长C端的市场化竞争、倒逼供应链整合升级,后续的文章我们将再做更一手全面的分析。
详细对比来说,宁德时代擅长B端生意的打法,在行业早期迈向成熟之时,抢先联合上游供应链和下游市场,借助电池这样特殊的产业身位(成本占比极高、品牌标识强),在产业纵横捭阖。
从2023年宁德时代和新能源的“五大六小”互相结盟,成立合资公司就可见一斑。
宁德时代的储能优势重在电芯,用电芯的产业资源优势换市场资源
比亚迪则擅长一体化整合的市场化打法,直指目标客户,比如C端的户储和整车。所以,比亚迪能够在更早期、需求未定的行业阶段就切入,拿到成绩。本质是从市场前端倒回来做供应链整合。
比亚迪贴近市场,产品体系相对全面完整
实际上,比亚迪在储能市场上可以说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早在2008年,比亚迪成立电力科学研究院,开始研发储能系统产品。北美和英国是比亚迪最主要的海外市场。据比亚迪2022年11月的一份投资者关系报告中显示,比亚迪在北美的出货量达到了3.6GWh。
据新能源产业家独家了解,长期以来,比亚迪储能都是集团当中不受关注的小业务,直到“双反”之时,团队发现光伏和电池集装箱如果打包售卖,不仅能卖出高价、还能避免被欧盟征收高税。
因此也就能理解,比亚迪为何能率先占据英国、德国、意大利和北美等储能市场。但是国内市场的玩法完全不同,早在2018年时,比亚迪就曾在某内部交流会议中表示会退出国内储能市场,因为不擅长国内B端的招投标策略。
直到2023年,比亚迪成立首家以“储能”命名的公司,提拔老将尹小强,其储能业务才大有起色。
据新能源产业家拿到的一份调研纪要显示,比亚迪储能2023年在国内大储出货量超过10GWh,而在2022年不到1GWh。而其最关键的增长内核就是基于动力业务的创新产品——刀片电池。
2023年,比亚迪20GWh储能电池基地开工,基于刀片电池创新的魔方储能系统,也在储能三大领域中落地。魔方系统依靠模块化设计和刀片电池的特性,可以进行灵活组装,这是当下储能行业最主流的产品形态。
借势新能源车的强势地位和产能落地,比亚迪储能的增长将会更加凶猛。两极对决,留给二三线厂商转型求存的空间也越来越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