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技术前沿 > 正文

苏美达集团为何逆势成为新能源劲旅?

发布日期:2014/9/18

苏美达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它不同于传统光伏企业的思维。例如地面光伏电站,蔡济波就指出,“地面光伏电站关键在于土地。”苏美达与当地政府合作,电站建设完成后让渡经营权即可。将已建成的电站60%以上的股份转让给当地政府或是企业,自己只是参股。

一家外贸企业的逆袭

造化弄人。

这句俗语宿命论的意味极强,却可适用在非常多的地方,尤其事过境迁后回头去看,出于感慨的缘故,这四个字往往会脱口而出。

2006年的中国工业,是属于光伏的,施正荣的首富登顶使这个产业达到了名誉上最为辉煌的时刻,而一批又一批的相关企业相继出现,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以一种令人匪夷所思的速度向前发展着。而苏美达集团成立辉伦太阳能,也在那一年。当时,这样的行为常见得很,那么多时代的弄潮儿,有谁会特殊关注其中哪个?零基础的外贸企业进入光伏市场,在绝大多数人眼里,也不过是“跟风”罢了。

如今,光伏的神话已经破灭,当年风光无限的新能源大佬们也大部分深陷泥潭。但不知何时起,苏美达的光伏产业却悄悄地发展壮大起来,当外界注意到的时候,它已经成为了新能源产业一支不可忽视的劲旅。

如果仅仅去问光伏到底该怎么做?时至今日,在中国没有人能够气定神闲地以绝对权威的身份来回答这个问题,取而代之的是教训、忠告等等带有些许悲剧色彩的建议,所有这些的背后,是中国光伏产业如汹涌大潮般来去所留下的一片狼藉。但如果单从苏美达身上来看,“光伏的阴影”却很淡薄。众多强大的制造企业所没能做到的事情,这家外贸企业却做到了,虽然听上去不可思议,但却是事实。

比如2013年新能源业务与2012年同比25%的增长、比如国内外陆续在建的众多光伏电站项目、比如今年6月与世界500强企业法国电力集团在希腊签下的2亿欧元的新能源合作项目……

苏美达成功规避了风险,并在几年之后将光伏这个曾经的“烫手山芋”经营得风生水起,这可能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此时此刻,有一个问题无论如何得提出来:苏美达做了什么?

改变之一:

不是“技工贸”而是“贸工技”

“一直以来,大家都在说技工贸这个词,实际上,应该是贸工技才对,顺序很重要。”苏美达集团总裁蔡济波的一句话,会引发下面的听众未有过的思考。这两个词有区别吗?长久以来,仿佛已经成为专有名词般不可动摇的词汇,只是将字的顺序调换一下,有那么重要吗?

苏美达如是说,很重要。

就拿传统的制造型企业来讲,他们的“技工贸”是如何一步一步实现的?

首先开发一门新技术,这个技术是广义上的,同样包括材料、工具、流程等在内,只要能够对之前的产品有正面意义上的改进就行。在技术确认研发成功之后,下一步将其产业化,实现批量的工业生产,最后再寻找卖家,经过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推介,将手中的货物销售出去。这样一系列流程下来,有错吗?当然没有,但也并不是百分之百的正确。

即使再怎么强调“技工贸”的三位一体,也改变不了三个部分间的从属关系,这是必然会存在的。具体一点解释,无论哪一家企业如何努力将这三部分提升至同等位置,它们之间也一定会有格差,这并不是存在于表面的,与投入的时间、金钱等也没有关系,而是人思想中日积月累而成的一种思维定势。“技工贸”这个词,按照现实的发生顺序而造,多年这么叫下来,自然定型。绝大多数制造企业,最为庞大的是销售部门,但是就连销售人员也认为,自己是为了将产品销售出去而存在的,既然是制造企业,那么自然产品最重要。对于传统的企业这同样传统的思维方式,苏美达却摇了摇头。

“贸易最重要。”蔡济波如是说,短短五个字,却仿佛道破了天机。

无论多好的产品,没人去买,就没有任何价值可言。这是属于苏美达的理念。应该生产什么样的产品?拿这个问题出去问,必然有多少企业家会回答说,“最好的”。但苏美达却提出了质疑,什么是最好的产品?技术最先进?设计最精美?价格最优良?……都不对,因为苏美达自己并不去回答,它只会对客户说:请问,您想要什么产品?

如此,答案显而易见,客户需要的,就是最合适的,只有最合适的产品,才是最好的。当下的制造企业往往将产品分为高端、中端、低端三大部分,其中如何细分不必讲,然后将自己的产品定位于其中,再配合技术研发以及生产,最后在相应市场空间中彼此竞争、寻找客户。看起来理所当然,但退一步来看,颇有些“画地为牢”。

打个比方,历史进程如同河流,不间断、不停歇,本身没有什么古代史、近代史、当代史的区分,后人为了更好地帮助理解和研究,人为地将其分为了几大部分,久而久之,这种分类被反复强调而固化,越来越多的研究课题开始围绕“古代史和近代史的界限是哪一年”这样的问题而展开,原本为了帮助研究的便宜方法成为了研究对象,将研究者就这样的困在其中。

这样的矛盾,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看到的,苏美达看到了,就将“技工贸”变化成了“贸工技”。两字顺序之差,然后豁然开朗。

在苏美达的光伏部门,销售人员是做什么的?除了销售产品之外,对潜在客户的调查是他们工作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客户想要什么样的产品?从大的方向到小的细节,一一过问,将调查来的结果汇总、报告之后,才是技术部门出动的时候,研发的方向也异常明确,客户想要哪个功能就研发哪个,手段也较为多样,在原有产品上的改进成为主流,这样也比从零开始的研发要省时省力。当研发成功之后,根据调查而来的结果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最后将产品摆放在“现成的”客户面前,面对完完全全针对自己需求的产品,客户被击中“萌点”,销售自然事半功倍。用苏美达自己的话说:“我们研发的实际上是对需求的挖掘和掌控,并以此为基础寻找解决方案。”

这些,对于那些开发出好的产品却苦苦寻找买家的企业来说,无疑当头棒喝。乍看上去很简单的道理,却往往会被忽略。在光伏的战场上,苏美达的不同之处在于贸易起家,这样在制造企业看来属于“缺点”的特质,却成就了“外行人”苏美达。正因为贸易出身,所以往往更加灵活多变。市场与客户是生命,这一点其实所有企业都懂,但真正去做的时候,制造型企业却显得被动,“最好的产品”成为了企业的目标,高大上却渐渐脱离了现实,要知道,商业本身就是实用主义的。

改变之二:

谁说资产越雄厚越好?

当营业收入节节攀升,要怎么来继续发展企业?制造业的企业们会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呢?可以想象,答案无非是扩大生产、加大研发投入等等,看看工程机械行业这几年的发展,就足以说明这一问题,新的生产线必须上马、大型的生产基地一定要建,这是企业实力的塑造,也是抢占市场、吸引客户的关键。

而事实,是否真如企业所想?

苏美达在光伏上近来一直做的事,是轻资产。这放在今天也许不算稀奇,但从成立伊始,这样的念头就已经存在了。再一次强调,辉伦太阳能成立于2006年,所有光伏企业都极为疯狂的那一年。

问到为什么,蔡济波此次的回答不再如上一个问题那样简洁,而是条理清晰地解释了整个思考过程。他将这样的理念和模式称为“实业杠杆化”:“苏美达不会盲目扩大生产,但实业本身的存在是必要的。”自从开始向制造业进军以来,苏美达就开始打造自己的实业和制造基地。但对于实业的意义和定位,蔡济波是这样理解的:“为了更有力的支撑研发,同时也是打造自有品牌的基础。”

对于研发的支持比较好理解,那么后一个呢?苏美达相关领导给出了一个相当接地气的解释:比如客户要买你的产品,总要带他去参观工厂吧,我们要证明我们有生产能力,完全可以提供和掌控高品牌、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

因此,实际上苏美达虽然建有生产基地,但自己制造只占总额的20%~30%,其余的则交给代工厂,或者是与其他制造企业合作,“这样做能够更好地规避风险”。

那如果客户关注企业总体的生产能力,又怎么办?苏美达的回答很有趣:“只要自己好到让客户忘记你的生产规模就行了。”

也许正是这样的理念,反而让苏美达摆脱了光伏产业恶性竞争的漩涡,订单多时多生产、少时就少生产,不用负担扩大产能带来的一系列负担,却有了机会在其他方面提升自己。比如在产品上,苏美达的光伏组件对于其他制造商来说“相对高端一点”。就在今年,在国际知名的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NewEnergyFinance,简称BNEF)的光伏组件制造商分级系统里,辉伦太阳能被评为Tier1,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打响。

实用主义者的胜利?

制造业正在经历变革,不光是众多企业的徘徊和反思,更多的是制造业与非制造业间的界限愈加模糊所带来的冲击。苏美达当初以“外行人”的身份进军新能源产业,却能在制造业大佬们纷纷倒下的时候悄然逆势而上,背后预示的到底是什么呢?这样的问题,恐怕连最为权威的专家一时也难以做出解答。但不可否认的是,苏美达的实用主义,及其所体现出来的灵活、敏锐以及开放,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在当下,向现代制造服务业转型已经是一种大的时代趋势,以苏美达为代表的众多企业,以贸易起家,却已经在不断地承接来自全球各地的生产项目,这足以让传统的制造业反思:要知道,想要转型的,不仅只是制造企业自己,任何一个领域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来抢你的饭碗。

与此同时,制造企业向来自豪的部分,如生产能力、研发能力等,也已经开始逐渐丧失优势。苏美达亲身证明了生产规模和能力并不是非有不可,那技术和研发呢?在采访过程中,苏美达数度提及自己研发的一种叫黑硅的新产品,据他们介绍,可以在已有硅片基础上将太阳能的转化率提高5%,这与众多光伏企业动辄宣称的提高转化率20%乃至30%以上相比,无疑相差甚远,那这个产品,究竟好在哪里呢?

苏美达的工程师这样告诉记者,那些产品提高转化率的同时也大幅提高了成本,而黑硅的生产成本可没增加。

如今,苏美达已经在全球开始了下一步的光伏计划:地面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发电。当然,几乎所有的光伏企业都在瞄准这两块蛋糕,但市场和时势的不确定性,使当下任何一家企业都尚无大的成果。在全球光伏业依旧黯淡无光的时候,苏美达却宣告了新能源产业2014全年预估将同比实现40%以上增长。

苏美达打算怎么做?在这一点上,它再次显示了自己不同于传统制造企业的思考方式,当然,也得益于强大的市场开发与营销,以及资源整合能力。

“地面光伏电站关键在于土地。”蔡济波一阵见血地指出。众多企业困扰于如何得到建电站的土地,以及建成后如何卖电,“我们认为商品不是太阳能光伏发出的电,而是建成的电站。”如此一想,问题便简化了。苏美达与当地政府合作,电站建设完成后让渡经营权即可。将已建成的电站60%以上的股份转让给当地政府或是企业,自己只是参股,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减轻了经营压力,将电站交由熟知环境的当地人,也可以保证电站运行的质量,一举数得。

至于分布式发电,贸易出身的强大嗅觉与敏感,使得苏美达做出了如此回答:“关键是要打造自己的核心模式以及清晰可行的商业模式,同时,我们也正在等待政策的最后出台。”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