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山东省长与青岛市委书记缘何同时考察西藏产业园

发布日期:2020/9/7



       9月4日下午,喜马拉雅山系环抱中的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江当现代生态产业示范园,迎来了一个特殊的考察团——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干杰,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同时到来,考察了解园区规划、项目进展。



       稍早之前,王清宪还出席了在园区举行的桑珠孜区重点产业项目暨33所乡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开工仪式,西藏最大光伏储能项目——总投资4.5亿元的50兆瓦“光伏+储能”综合能源示范项目在园区开工建设。


      这个占地近6.8万亩的西藏产业园,为何会得到来自省长和市委书记的关注呢?


      在涛君看来,这个园区是新时期新要求下,东西部协作的新样板,是援藏工作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青岛实践。


     1994年,全国16个省市开始了对口支援西藏7个地市的壮阔征程,山东对口支援的正是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则,日喀则市政府所在地桑珠孜区,则是青岛的对口支援对象。20多年里,青岛先后派出9批援藏干部奔赴被喜马拉雅和冈底斯山脉环绕的桑珠孜区,在海拔超过3800米的高原上,克服身体不适、语言不畅、设施不全、产业薄弱等种种困难开展工作,让到处是大沟、耕地、牲畜的桑珠孜区,变成了一个基础设施完善、产业结构改善、生活质量较高的现代化城区。


     不过发展是无止境的,在新时期,援藏工作也要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在8月28-29日举行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优化发展格局为切入点,以要素和设施建设为支撑,以制度机制为保障,统筹谋划、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这个突出幸福田园、幸福乐园、幸福工场、幸福家园“四大板块”,建设现代农业示范推广、青稞全产业链、光伏产业示范、研学旅游养生、藏家风情体验、空港服务产业“六大基地”的江当现代生态产业示范园,正是青岛以产业支援桑珠孜区发展,补全当地产业链条、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主战阵地。




     园区即窗口,开放引进优质资源,突破当地发展困局  


      桑珠孜区当下的发展,急需一个能够引进外力的开放窗口,推动当地的产业结构升级、引进先进的管理建设经验,以此也倒逼制度创新,形成更加良好的发展生态。江当现代生态产业示范园就是青岛第九批援藏干部组全力打造的开放窗口。


      据青岛市第九批援藏干部组领队、桑珠孜区常务副书记刘存东介绍,他们在调研时就发现,桑珠孜区的企业在市场渠道、品牌知名度等方面有很大的短板,因为地处边疆,这些企业在内地拓展市场的难度大增。如何利用好江当现代生态产业示范园这个开放窗口、建立起一个长效机制,让包括青岛在内,全国的优质资源能够进入桑珠孜区,打破当地企业的“渠道困境”,是去年援藏组重点攻关的课题。



      今年春节期间,援藏组10名干部利用回青过节的时间,跑了20多个产业园区,根据桑珠孜区产业链不完整、企业面临“渠道困境”的现状,寻求青岛企业与桑珠孜区企业的市场结合点,开放引进青岛市场力量,实现两地企业的市场共拓、品牌共建。最终,位于园区的桑珠孜区德琴3900庄园有限公司成了首批受益者之一。


      该公司的主打产品是青稞面等青稞制品,内地的市场渠道一直没能彻底打开。在援藏干部牵线搭桥下,青岛正大有限公司与其达成青稞产品研发销售合作协议,让该企业的产品得以进入盒马鲜生等强势市场渠道销售;青岛丹香食品有限公司与其合作研发青稞产品,青稞月饼将在中秋节上市;青岛邮政也将与企业合作,通过搭建西藏特色产品体验馆(主题邮局),线上线下全方位推广藏区特色产品,缩短西藏自治区与内地市场的距离。



      更值得一提的是,青岛打造“国际客厅”的思路,也被借鉴到了江当现代生态产业示范园的规划中。在桑珠孜区的主城区,正在建设中的日喀则·青岛双创大厦,就将成为江当现代生态产业示范园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就像一块“飞地”,为园区发展提供金融、贸易、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支撑,青岛乃至全省全国的企业、资本可以在这里了解当地产业需求,当地企业也可以在这里对接市场、资本走向全国。


     将来,这里就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城市客厅。



借力青岛,打造青稞全产业链基地


      开放引入青岛力量后,当地企业在拓展产业链上有了更多文章可做。产业链是当下经济竞争的核心所在,产业链越完整,越不可替代,越有利于区域经济形成集聚效应,从而立于产业竞争的上风区。


       日喀则素有“世界青稞之乡”的美誉,青稞产业集群也是西藏唯一入选农业农村部下发的全国50个特色产业集群的产业,具备打造青稞全产业链的先天优势。



      这个全产业链要放在哪里呢?当然是已经拥有产业基础,同时已经具备“五通一平”条件的江当现代生态产业示范园。


       前文提到的德琴3900庄园有限公司,正是目前在园区内打造青稞全产业链基地的重要产业基础。该公司每年可加工10万吨青稞,产品涉及青稞食品、青稞啤酒等,预计今年的年产值能达到6000万元,是西藏最为重要、最为先进的青稞制品生产企业之一。


      德琴庄园公司负责人雒虎杰告诉涛君,“青岛渠道”带来的销量占了企业总销量的一半,成为企业扛过疫情、发展壮大的强力支撑,产业链的下游终端以此得到补足增强。



       此外,德琴3900庄园公司还正在与青岛蔚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研发合作,在两地建立实验室研发青稞提取物,开发青稞益生菌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也以此让产业链上游的研发环节得以补齐。


      以此为基础,援藏组还在园区内规划了一期约450亩土地,建设打造青稞全产业链基地。一个以青稞为主题的西藏农耕文化体验馆——青稞健康文化推广中心(青稞博物馆)也已主体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饰装修设计,计划明年运行。通过产业与文旅相结合,硬实力与软实力互为支撑,打响日喀则世界青稞之乡的城市品牌。


      有了不可替代性强的全产业链依托,桑珠孜区的经济结构才算具备了不惧风浪礁石的“铁船底”,立足产业链援藏,这才是青岛在雪域高原布局的大手笔。




用产业贯穿发展全链条,抓产业就是抓民生 


       在最近一年的园区发展中,援藏组共引进投资类项目7个,计划总投资15.75亿元(其中签约项目投资6.75亿元,在谈项目计划投资9亿元),合作类项目11个,其中引进水发集团投资4.5亿建设西藏最大光伏储能示范项目(50兆瓦),12月完成并网。水发集团规划二期项目,拟投资9亿元建设100兆瓦“光伏+储能”项目,青稞啤酒、制氧加工等3个招商项目即将入驻园区,总投资1.8亿元。


      这些与产业密切相关的项目数据,其实也与民生密切相关。


      例如西藏最大光伏储能示范项目投产后,可以为当地提供50多个就业岗位,而致力于青稞产品的德琴3900庄园公司,已经解决了当地50多人的就业。对于产业结构正在调整、常住人口只有12.8万的桑珠孜区来说,每一个就业岗位都弥足珍贵。而对于那些从高海拔地区搬迁下来的农牧民来说,一个合适的就业岗位就相当于一次人生的转折。


       一位在园区企业工作的搬迁农民加措告诉涛君,搬迁以前他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种植青稞,一年收入不到9000元,而搬迁后来到工厂上班,月薪就达到了5100元。


       对于许多像加措一样的搬迁农牧民来说,这个产业园不仅是他们的工作地点,更是他们的新家。出了工厂大门向东走两公里就是产业园的另一部分——江当小镇,来自日喀则9个县区的1651名搬迁农牧民就生活在这里。


     据青岛援藏干部介绍,之所以当初规划时让小镇与产业离得这么近,就是考虑到要让产业与民生紧密结合,不仅要给搬迁农牧民安排好住的地方,更得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让他们住得好、过得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园区聚集产业企业,东西协作补足产业链条,产业聚集提供更多岗位……在GDP只有95.34亿元的桑珠孜区,江当现代生态产业示范园就像是一个打通了发展全链条的平台,重塑着当地的经济、改善着百姓的生活——这就是一个园区将如何改变一座城市。



来源:回澜听涛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