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技术前沿 > 正文

碳达峰和碳中和 赋予储能产业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

发布日期:2021/5/25

                碳达峰、碳中和引领

       储能产业步入战略机遇期


    “碳达峰和碳中和,赋予了储能产业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5月24日下午,南都电源总裁朱保义的演讲收获一片掌声。当天,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承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在杭州召开,近2000名储能产业的代表共聚一堂,探讨行业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寻求产业链的合作机会。


     “坚定相信储能行业的发展是大势所趋,我国已有部分储能技术在全球技术中处于并跑甚至领跑的阶段,技术创新已加快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转变。”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储能作为一种优质的灵活资源,对于促进我国能源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更现实的诱惑来自产业的爆发。据统计,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3.2GW,占已投运储能项目的9.2%,其中2020年当年新增电化学储能装机1.5GW,同比增长145%。据预测,2021年至2025年,电化学储能累计规模的复合增长率需要达到57.4%,才能满足“刚需”。


     碳中和的关键支撑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新型储能迎来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希望业界同仁理性看待和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存在的机遇和风险。我们愿与大家共同努力,推动新型储能发展安全、健康发展,有力支撑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和企业家代表相比,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能效与储能处处长徐梓铭的讲话要谨慎很多,但“战略机遇期”的表述依然足以让业界兴奋。


    徐梓铭讲到,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储能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对推动能源绿色转型,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十三五”以来,我国新型储能发展迅速,基本实现由研发向商业化的初步过渡。


  “储能是促进高比例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重要装备技术支撑,对加快能源的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工业是储能技术装备的重点应用领域,我们也在抓紧研究,加快推动储能与高比例应用可再生能源的有效衔接,提高应用比例,扩大规模利用。”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节能处处长罗晓丽表示,将认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部署,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加快节能低碳绿色技术创新和应用,加大工业领域可再生能源利用,提高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水平。


  “坚定推进储能产业发展是大势所趋,储能新技术、新业态、新应用层出不穷,发展动力活力显著增强。但我国储能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政策机制、商业模式、安全措施等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的发言偏向于从问题出发。他提出,要坚持用长远的眼光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把握发展大势,努力在危机中寻机遇、于变局中开新局。


   “储能产业才刚刚起步,我们在技术、研发、生产、应用、政策环境等方面,为全球储能产业逐步树立了典型。”刘彦龙还提出了六项具体的建议,包括坚守安全底线、提升创新能力、建立数据管控平台、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等。


     上市公司争相深度布局


     储能产业的市场究竟有多大?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算过一笔账: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今年4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至2025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30GW以上,至2020年底,该装机规模约2.5GW,按照目前的投资成本计算,未来5年市场规模约为800亿元至1000亿元。这还只是国内市场,海外市场空间要更为广阔,当然也会有更多的竞争者。


     面对如此巨大的蛋糕,产业链上一批龙头公司早已布局。上海证券报记者在会议现场看到,比亚迪、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派能科技、南都电源、华自科技、科华数据、特变电工、新风光等超过20家上市公司参会,部分公司还带来了自家的产品。

    “储能的真正价值,是降低能量转移过程中的全生命周期成本   (TCO)。”派能科技总裁谈文提出,行业当前依然面临投资回报不清晰等问题,要走出困境,需要产业链紧密合作,科学分工,储能厂家应回归制造。


      科华数据总裁陈四雄认为,储能电池成本降低、系统设计优化、系统标准化程度提高等将继续推动储能系统价格下降,推动新能源+储能渗透率的提高。预计中国有望在2026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储能市场。


       宁德时代储能事业部副总裁苏晴表示,通过多场景融合,使储能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是市场化手段降低储能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超长寿命使得多场景应用成为成本分摊的有效手段;标准化产品平台使得商业模式上储能资产在不同场景中的高效流转成为可能。



来源:上海证券报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