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登陆上交所主板!海油发展敲钟上市

发布日期:2019/6/26



       刚刚!中海油旗下三大专业公司之一的海油发展(股票代码600968)成功敲钟上市,如愿登陆上交所主板。从基地系统到海油发展,二十年改革成长史,浓缩了中国海油的发展历程。筚路蓝缕,创新不辍。


       2019年6月26日,中国海油对外宣布,公司旗下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油发展”)成功登陆上交所主板,股票简称“海油发展”,股票代码为600968。海油发展的成功上市,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又一支专业技术服务公司登陆资本市场,对加快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海油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此前与海油发展同为专业技术服务板块的中海油服、海油工程已陆续登陆资本市场,三家专业公司在海洋油气的勘探、开发、生产环节中各有分工,独立发展,海油发展的上市标志着中国海油专业服务板块全部实现上市。

       在石油行业,往往因“垄断”二字,一家企业的起落浮沉就被忽略。所幸海油发展的改革史尽管风起云涌,却并不漫长,短短20年,太多见证者都能述说,它的出身是中海油剥离而出的不良资产,它的成长是没有范本可抄、只有规律可循、全程伴随创新的凤凰涅磐,它的发展体现了中国海油各届党组和海油发展历任党委的远见卓识,更凝结了几代海油员工的智慧与汗水,提炼出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核。



01  求  存


       1999年3月,北京,香山饭店。


       中海油历史上的多次重要决策都是在这里开会形成。那一次会议,是讨论中海油的重组上市方案。保留优质高效的业务、资产和人员上市,剥离不能盈利、负担沉重的业务和冗余人员,将油公司、专业公司和不良资产冗余人员“三条线”分离。


       最终,经过充分讨论和慎重决定,中海油决定进行主辅分离,组建油公司、专业公司,就是现在闻名于世的中海石油有限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海油工程公司。彼时的中国海油拥有员工总数为22975名,总资产464亿元,其中958人和304亿资产划归有限公司,8071人和54亿资产划到海工和油服,剩余的53亿资产、13946人剥离,即用少量相对非优资产负担60%人员,被剥离的组织在中海油被称为“基地”。



       生存还是毁灭?以前是一个遥远的哲学命题,如今是摆在中海油基地系统面前一道实实在在、有血有肉的课题。


       中海油党组领导并不希望被剥离的基地系统牺牲掉。总公司提出了基地系统的定位:“养好人,服好务,贴近主业,发展支柱产业。”简而言之,中海油要帮助基地系统实现自我发展,这一政策思路后来成为中海油核心战略思想的一部分,叫“协调发展”。


       这是否意味中海油总公司要长期背负起养人的包袱?1999年的国际油价跌至历史底部,每桶只有10美元,这样的市场环境,让筹备上市的中海油主业都感到“秋风瑟瑟”,遑论养庞大的基地系统?


       当时总公司能给的只有宽泛的政策支持和少量财力支撑。所以,在1999年底召开的中海油首次基地系统工作会议上,基地当时最大的渤海公司得到了三项支持政策,14项放开搞活措施。以三年为限,之后渤海公司必须实现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当时总公司的最大期待,就是看到一个能稳定后方、让主业可以迅速发展的基地。至于这样一个小型社会的组织,一群被“淘汰”的人,可以做出什么样的事业,谁也没敢奢望。


       人是最宝贵的资源,你若把他看成包袱,那他真就是包袱了,你把他看成是动力,他一定会有无限的潜力。渤海公司重新定位这支“老弱病残剩”的队伍,开始寻找那些想干、能干、会干的人,冲在前面撬动市场机会。多年后许多人回忆起那段日子,都会不约而同提到一个词,“生存”。


       生存多艰。从以前没有竞争者、自己说了算,到扎入茫茫市场寻找机会,把自己变成合同上真正的“乙方”,把甲方的“刁难”演变为公司的质量底线、服务准则,对照甲方要求不断提升完善公司的整体服务水平……站在改革起点上的他们,奋力求存。


      成长,从来就不是循序渐进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压力与困境反弹出的一股力量,拔节而成。


02  生  机


       从1999年末“三条线”彻底分离改革,中海油快速完成了前两条线的改制上市工作。以后的三年里,中海油的基地系统在总公司党组和基地党委班子的领导下,以渤海公司为代表,通过“养好人,服好务,贴近主业,建立支柱产业”的基本策略,也从濒死边缘恢复,生存下来。


       2003年伊始,中海油党组推进深层次市场化,建立国际一流石油公司管理机制,全力推进“流程再造”和“用工与薪酬制度改革”。这是又一次全面的组织和人员改革。基地系统在改革中再次承担起“蓄水池”的功能,不仅要接收改革过程中再次分离出来的一部分研究性辅助资产,还必须放手让自己培养的优秀青年人加入油公司,同时接收油公司组织精简下来的员工。


       2003年,基地刚刚跨过生存的门槛,中海油党组的思路已经剑指“一个专业化的企业”。


       2004年中海油工作会议比以往稍晚,那次会议上党组首先提出,要研究深化基地系统的改革重组,为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争取2008年上市,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基地系统,第一次看到改变命运的机会。


       来自基地集团各地的人组建团队披挂上阵,为基地系统的未来进行“顶层设计”。最终,“产业规划、结构调整、资产重组、机制创新”,成为指导基地系统重组的基本方针。大家对基地系统的重组方案有了共识:把目前地域性的块状组织结构重组为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组织结构,突出主营业务,为支柱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搭建体制和制度平台。实现基地系统组织机构一体化、经营战略一体化、资产组合一体化、制度建设一体化。


       基地集团对五家地区公司所涉及的64项经营业务进行分析,打破地区界限,实施产业重组,对市场相近、业务相近的单元合并同类项,组建成立全国性的10个专业分公司。


       这样就把一些专业技术服务、加工制造业务从存续性质的地区公司中分离出来,通过把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的办法,做强做大,发展成为海洋石油核心业务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实现从存续向主业的靠近和转移。


       基地集团重组改革方案获得了中海油最高决策层通过。2004年底,还是北京香山。“中海石油基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大会隆重举行,庄重宣告中海油存续企业结构调整、资产重组的改革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并从2005年1月进入实质性操作运营。

  
  03 筑梦


      基地集团的诞生是再一次重组改革的成果,改革无论力度、广度、深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未来依然贯彻的是改革、创新、发展的思路。


       基地集团首任领导班子提出公司发展目标:到2008年建成现代企业制度,在治理水平上达到上市公司的标准,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综合型能源基地服务公司。在此基础上,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设成为国际化能源基地服务公司,打造出“百年老店”公司的基本特质。


       一群以前当厂长、每天算计“甲方”要打几口井的人,开始向企业家看齐。企业家和厂长的区别是:厂长根据现有厂房、机械、工人、工作量安排生产,偏重于计划的执行,而企业家的特质是有梦想,提出高于现状的发展目标,通过改变现状去实现目标,而不是要目标来适应现状。


     “企业家要有梦想”这个思路很快在各家分公司负责人那得到强烈响应。大家纷纷敞开思路提出更高目标。最终汇总上来的目标数据让很多人当时不能相信:2005年收入50亿元的基地集团,到2010年要实现1天1亿元,利润实现1天1000万元。




       筑梦的人要有浪漫主义情怀,而追梦者则要善于理性思考,在市场上知己知彼,放大自身优势,找准自身定位。


       基地集团全国性重组,监督监理作为一条重要的业务线分离出来,成为一家专业分公司。海上监督是一个对技术要求和实践经验要求很高的岗位,但新培养的监督经验不足,人才队伍瓶颈突出。如何使原来做监督需要走近10年的路,让现在的新人在1-2年就能完成?监督监理公司尝试和总公司一起构建的一个职业通道,能够让新来的职工,以技术、知识、职能的培训为入口,再为其提供现场工作锻炼的机会。2005年,监督监理公司与上市油公司联合建立了钻完井类监督认证晋级体系,2007年,公司继续组织编写了地质勘探和井下作业类监督的认证标准,目前已覆盖至八大类监督,完善了海油总技术序列。多年来,监督监理公司培养出来的技术人才在海油各地发光发热,并仍在为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不断努力。


       在前所未有的改革力度中,这一时期的基地集团,实现了许多“从无到有”。当年那些不能让人相信的数字,就在思考的进程和干事的过程中,一个个实现了。




2008年进行股份制改造


       2008年,中海石油基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引入新股东并整体变更,更名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油发展”),进入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创新企业管理体制的崭新阶段。


       海油发展的成功转型,受到了多方瞩目,重组改革方案获得了国家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中海油历史上的每次改革,虽然当时感觉是不停地折腾,但一段时间后,从公司发展结果看,都推进了企业效益上台阶。这叫‘重组红利’。”2011年任海油发展总经理的霍健这样总结。从基地集团到海油发展,多年利润增长,确实可以印证霍健的总结:在没有任何资源和业务改变的条件下,只是通过重组成立了新的组织,整体公司利润就发生了巨大增长。


04  塑  造


       2010年末,海油发展已经成为一家收入超过200亿元,利润水平接近20亿元的大型企业。比较1999年油公司上市分离后的基地系统,比较2004年刚刚完成重组的基地集团,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




        海油发展进入第三次创业期。在海油发展2012年初的年度工作会议上,领导班子正式提出:今后工作的重心是要推动企业进行“内创业”。如果说前两次改革重组,是海油发展独立求存、破茧成蝶的创业,那么这一次,是要解决组织复杂化、流程繁冗化、机关事务化,进行产业体系塑造与“二次跨越”的深层创新和创业。


       从2013年开始,海油发展上上下下就都在为“产业深度塑造”忙碌。这一阶段对产业的创新塑造,与之前相比最大的不同是,除了发挥自下而上的能动性,更需要集团公司党委班子从更高的战略位置,自上而下地动大手术。


       产业塑造手术的重要一刀,开在海油发展最核心产业——监督监理公司和采技服公司,两家公司都面对海上钻井和采油作业支持。国际石油服务公司的类似业务很多都聚合发展,规模比两家公司之和都大得多。为了产业升级,海油发展召集相关公司负责人进行了长时间研讨。2014年,监督监理和采技服两家公司正式合并,更名为“工程技术公司”。优化整合后的新公司更加强化油田开采业务板块的现场技术方案和设计、现场组织管理等专业技术服务,继续专注于油田勘探开发生产阶段技术服务的提供和专业能力的提升,从而与其他系统内单位形成差异化减少竞争。




       在不断进行的产业塑造过程中,2013年6月,渤海、南海西部、南海东部、东海和中海实业五家公司的纯社会服务业务划出;2015年12月,石化产业、人员、资产并入炼化公司;2017年底,与专业公司的重叠业务界面进行划分:海管内检测业务、钻修机设计与建造业务划入,物探数据处理、钻修机操作和维护、生产测井业务划出,而导管架、生产组块等工程业务则逐步退出。


05 突  围


       产业塑造让海油发展的能源技术服务、FPSO生产技术服务、能源物流服务、安全环保与节能四大业务模块更加凸显,具备覆盖海洋石油各主要环节的多元化服务能力、市场领先且经营稳定的FPSO业务能力、强大的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境外业务的拓展能力。





       与此同时,能源产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过去几年,石油业不仅经历了油价的重挫,更面对来自化工行业、电力行业、制造业不断地入侵,清洁能源、电气化成为未来的主要能源。石油业自身却鲜少突围。海油发展再次踏入改革深水区。


       2016年8月,中国海油总公司通过《安技服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员工激励方案》,确定中海油安技服为混改试点单位。安技服一方面出让股权实施混改,另一方面又通过注资或者合营的方式,进一步扩大营业范围以及行业影响力。安技服引入外部投资方持股10%,其全资子公司也进行了外部投资者的引入,成立员工持股平台。安技服总体改革方案中的员工分红激励方案以及职业经理人公开竞聘方案,开创了国企中的先例:每年净利润拿出不超15%作为激励总额实施薪酬激励,激励岗位向科研岗、技术岗倾斜;在内部管理上开展全员竞聘上岗工作,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职业经理人。


       去年8月,安技服被纳入国家公布的“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名单。经过此次混改,中海油把安技服放回“野生状态”,让其在真正的市场环境中进化,按照混改方案,公司自负盈亏。这对于国企员工而言,不再有所谓的饭碗保障,所有人如同被置于烈日下,无处“乘凉”。但风险与机遇共存,员工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高度一致,更能激励员工发挥个人能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员工也可以享受公司发展带来的丰厚回报。在安技服的设计方案中,力争2020-2022年上市。


沙江 海上应急演习


       在思想、管理、市场、产业的再次突围中,海油发展迎来公司前进历程中的高光时刻——上市。据了解,本次发行股份的数量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10%,且不超过发行后总股本的25%,即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27.67亿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110.67亿股。


       董事长霍健表示,“通过此次发行,海油发展将持续强化上市公司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本的效率和价值。上市后,公司综合竞争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得到加强,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将随之进一步提高,从而助力公司在实现国际竞争力的能源技术服务公司的道路上坚实迈进。”


       回望1999年初秋,历经第一次改革重组,基地系统背负2个多亿亏损,背负集团被剥离的不良资产和60%人员,在迷途中艰难摸索;回首2005年春节,北京朝阳国宾大厦华灯初上,二次改革的基地集团,为自己迎来改变命运的机会,也面临从未有过成功经验范本的巨大挑战。


       二十年弹指而过,目前,海油发展旗下设立42家子公司,总资产规模超过277.79亿元,形成能源技术服务、FPSO生产技术服务、能源物流服务、安全环保与节能四大核心产业,成为能够提供一站式服务、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建立了独特的“技术+服务+产品+资产运营”的业务模式。2016年、2017年、2018年营业收入分别实现193.76亿元、237.04亿元、289.75亿元。在国际油价长期调整波动的大环境下,海油发展业绩实现逆势稳步上升。



       多年来,海油发展深耕蓝海,积累了丰富的海洋能源服务行业经验。在能源技术服务领域,海油发展为中国近海采油装备实力最强、最具综合性的能源技术服务提供商;在FPSO运营商中,FPSO数量位列亚洲第二、全球第五,在中国近海FPSO生产技术服务市场绝居绝对主导地位;在特种环保涂料、工业水处理等领域均处于领先地位。


       海油发展这家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跃的企业,已经用自己的步伐丈量了二十年创新发展之路。作为中海油的孩子,深植着改革创新发展的基因。1982年成立的中国海油,完全依托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从无到有,发展壮大。海油发展二十年成长史,浓缩了中国海油的发展历程。筚路蓝缕,创新不辍。


       未来,仍是辽阔的海域,变幻的潮汐。迎潮而上,踏浪搏击。再回首时,又是一段生动的改革之路,一个更加优秀的海油发展,潮水永远向前!




来源:石油圈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