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文一波:雄安新区可建成全球首座去化石能源新城

发布日期:2017/11/16



2017年4月1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设立雄安新区的决定。横空出世的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个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既是国家级新区又是国家经济特区,事关中国千年发展大计。






党中央、国务院给雄安新区提出了建设绿色智慧新城、构建生态城市、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创建城市管理新样板、打造绿色交通体系、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等七大战略任务。从这七大战略任务可以看出,雄安新区承载的核心使命就是“创新”,所以决不能再建常规意义上的城市新区,而是要在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发展模式、城市建设、体制机制等各个领域的改革创新,建成创新型的产业、城市、生态多元融合的新区,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创新的先行者,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创新中心。



能源是支持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社会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实现能源安全供给、经济竞争力和环境可持续性三者统筹兼顾。当今中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亟需探索新的发展路径。探索新的发展路径,正是雄安新区的历史使命。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项历史使命,建议将雄安新区建设成为全球首座去化石能源的新城。




为什么是雄安新区?


一直以来,全球能源消费过度依赖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这一方面导致化石能源资源面临枯竭,有研究指出,按照全球目前平均开采强度,化石能源枯竭问题将在2030年前开始显现;另一方面,导致的雾霾、酸雨、臭氧层破坏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严重威胁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



目前,中国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发展迅速。“十三五”期间,新能源将从补充能源进入到规模化替代化石能源阶段;到2030年,预计新能源将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20%;到2050年,该比例可望达到60%以上,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将占发电总量的90%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将占主导地位。在其他国家,全球性的新能源革命也正在孕育,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已成为必然趋势。



在此背景下,将雄安新区建设成为全球首座去化石能源新城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雄安新区的战略任务包括建设绿色智慧新城、打造绿色交通体系,要建设绿色智慧新城、打造绿色交通体系就必须使用新能源。雄安新区只有实现用新能源100%替代化石能源,才能实现真正的绿色发展、绿色交通、绿色生活,才能建设真正意义上的绿色智慧新城、打造名副其实的绿色交通体系,才能更好地完成国家赋予的战略任务。



雄安新区作为中国未来改革创新的先行者,必须在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中国当前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已非常严重,亟需探索出一条可行的、可持续的、引领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潮流的能源消费新路,而雄安新区恰恰承载着这项历史使命。



中国目前正越来越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将深刻影响世界的未来。雄安新区作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布局的龙头,其带动意义绝不仅限于中国国内,也必将引领世界的发展潮流。因此,雄安新区在全国乃至全球率先建成去化石能源新城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一张白纸好做画”


依据规划,雄安新区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可开发再生资源潜力巨大。







根据国家气象局太阳能资源分布图谱,雄安地区年总辐射量为1450~1500 kWh/m2,属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太阳能可开发量约9000万千瓦。雄安新区地热田面积达320平方公里,地热水储量821.78亿立方米,可替代66.3亿吨标准煤,目前资源开发利用量仅占可采资源总量的6%。目前,国土资源部根据调查数据,已提出了“打造全球地热利用样板”的规划目标。除雄安新区本地可开发新能源资源外,雄安新区周边地区具有丰富的风电资源,仅河北地区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8000万千瓦以上,在本地能源不能自给自足的情况下可以接入补充雄安新区电力能源缺口。



新能源相关技术的快速进步也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助力。当前,新能源技术创新进入活跃期,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等技术装备、锂电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产品等不断取得技术进步,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成本持续降低;大数据、云平台、互联网与新能源开发利用实现深度融合;能源利用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正日益丰富;能源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为雄安新区实现去化石能源提供了条件。



正所谓“一张白纸好做画”。雄安新区目前的经济基础相对国内其它区域并不算发达。相对于其它区域,雄安新区没有“历史包袱”,便于进行全面、综合、系统的能源顶层规划;有利于快速地推进本地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有利于快速实现现有能源结构的转型,在较短时间内去化石能源的目标。




  四项措施不可少


若将雄安新区建设成全球首座去化石能源新城,至少可从四个方面着手进行努力:



首先是全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充分利用雄安新区当地太阳能、地热、风能等资源,实现分布式能源无障碍接入和全额消纳。雄安新区的可再生能源系统宜以光伏发电、风力、地热发电为主,通过屋顶分布式光伏、地面停车场分布式光伏、风电场、微网系统,储能系统等建设,实现可再生能源有效开发利用。



其次是建设全球领先的能源互联网。



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将颠覆现有的能源格局与能源体系,是撬动能源革命的支点,并有助于催生新兴的商业模式和机遇,带动资本市场积极投入。



雄安新区宜规划建立全球领先的能源互联网,实现能源互联网多元化、规模化发展,形成完备的、国际领先的技术及标准体系,形成能源互联网产业体系,并推动实现国际化。



综合运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智能管理技术, 将大量由分布式能量采集装置、分布式能量储存装置和各种类型负载构成的新型电力网络。通过整合运行数据、气象数据、电网数据、电力市场数据等,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负荷预测、发电预测等,提高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端的运作效率。实现实时匹配供需信息,整合分散需求,形成能源交易和需求实时响应。利用能源互联网体系,使每一个家庭、车场等都变成能源的消费者和供应者,由传统的集中式变更智能分散式,形成能源共享网络。



再次是建设网络化储能系统。



储能能够显著提高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水平,是实现能源互联网的关键。建议:



鼓励可再生能源场站合理配置储能系统,实现储能系统与新能源系统、电网的协调优化运行,接受电网运行调度,实现平滑出力波动、提升消纳能力、为电网提供辅助服务等功能。



推动建设小区、楼宇、家庭、园区等用户侧应用场景下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参与需求响应,降低用能成本,实现储能系统高效管理、友好并网。

鼓励基于多种储能实现能源互联网多能互补,推动区域、园区、家庭等不同层次的终端用户互补利用各类能源和储能资源,实现多能协同和能源的综合梯级利用。



发展储能网络化管理运营模式,鼓励整合分布式储能系统及其他分散、冗余、性能受限的储能电池、不间断电源、电动汽车充放电桩等储能设施,建立储能设施数据库,将存量的分布式储能系统通过互联网进行管控和运营,构建储能云平台,推动储能提供能源租赁、紧急备用、调峰调频等增值服务。



最后是建设绿色交通体系、实现车网协同。



建立理念超前、布局合理、智能高效、服务优良的智能交通体系和绿色出行服务体系。



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对减少空气污染、推动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意义。雄安新区宜全面建立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的地面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城市交通零排放。



新区内停车位应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在城市、景区、高速路等区域因地制宜建设新能源充换电站等基础设施,提供电动汽车充放电、换电等服务,提高清洁能源就地消纳,实现电动汽车与新能源的协同优化运行。构建涵盖销售、使用、维修、回收利用、金融等全方位服务体系,为新能源汽车的应用提供良好的基础。



建设智能车联网,发展车网协同的智能充放电模式。建设基于电网、储能、分布式能源等原色的新能源汽车运营平台,促进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间能量和信息的双向互动,通过智能化手段有序用电,参与削峰填谷,探索无线充电、移动充电等新运营模式。鼓励新能源车通过需求响应等方式参与电力辅助服务,提高电网柔性,增强电网安全稳定性,提升系统收益。


来源:桑德集团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