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一个粤北低风速风电场的故事

发布日期:2017/6/5

 

南雄,位于广东省东北部,自古就是岭南通往中原的要道,素有“枕楚跨粤,为南北咽喉”之称。虽然地理位置优越,但受制于山地较多,南雄的经济在省内一直排名靠后,长期难以摘掉“广东省山区贫困县”的帽子。

 

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项目开发则是其中的重点。随着2016年12月19日南雄首座风电场——中国能建犁牛坪风电场(简称“犁牛坪风电场”)落成,风电正在为这个“中央苏区县”的红色大地注入一股强劲的绿色发展动力。

 

日前,本刊组织的“最美风电场”活动采访组走访了这座风电场,寻找背后“最美”的人和事。

 

“我们仍然看好广东省的风电发展”

 

 

 

4月底,北方的寒意尚未完全褪去,远在南国的南雄则开启了雨季模式,烟雨朦胧,略显湿热。

 

当采访组一行来到犁牛坪风电场时,恰好遇到了来此检查生产工作的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能建投”)工程管理部项目经理高文辉。

 

他向本刊记者介绍,这个总装机10万千瓦的风电场是中能建投在广东的第一个落地项目,分两期建设,总投资额10亿元。“一期的建设还创造了‘中国能建速度’,仅用了350天。这主要得益于我们此前参与过众多风电项目的建设,积累了丰富施工经验。”

 

自全部机组并网发电以来,一期项目的整场表现大大超出了预期。

 

记者拿到的数据显示,在平均风速不到5米/秒的情况下,截至4月27日,犁牛坪风电场的累计发电量已经突破4300万千瓦时。仅4月的27天,就发电1000万千瓦时以上。据此估算,全年发电量有望达到1.2亿千瓦时,而可研报告设计的年发电量只有9900万千瓦时,这意味着实际发电量将比设计值高出20%。

 

“1—4月还不完全属于这里的大风季,在进入大风季后,效益还会更好,全年的实际发电量很可能会高于预估值。”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韶关电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古伟华乐观地说。

 

然而,回溯开发过程就会发现,能交出今日这份成绩单实属不易

公开资料显示,犁牛坪风电场于2013年被列入“十二五”第三批风电项目核准计划,但直到2015年才获得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的核准。

 

之所以持续如此长的时间,关键的阻碍因素是用地审批。古伟华透露,“涉及到风电场投资的管理部门比较多,每一个部门都有自己的红线区,这些信息又不公开。前期审批时,必须花时间逐个找这些部门,手续比较繁复。”

 

这不仅拉长了投资周期,还会导致意外情况的发生,增加建设成本。

 

目前,广东还在进一步收紧风电的环评,这势必将对开发产生不利影响。

 

对此,高文辉认为,只要把前期规划做细致,制定周密的环保方案,是能够避开上述不利因素的。并且广东地区的风电消纳较好,补贴发放及时。“所以,虽然存在困难,但根据一期投运后的情况,我们依然看好未来广东的风电发展。”

 

这一点也体现在了中能建投的中长期发展战略里。

 

据悉,该公司制定的整体目标是,深耕南雄,挖潜韶关,立足广东,辐射华南,计划5年内在广东投资200亿元,用于风电、光伏发电、抽水蓄能、海上风电等项目的开发。仅韶关地区,目前就有总装机容量50万千瓦的风电项目正处于规划中或者已经投运。

 

“要用就用经得起市场考验的机组”

 

 

 

从对项目收益影响大小的角度而言,风电机组无疑是最核心的要素,在犁牛坪风电场这类复杂地形山地低风速风电项目中更是如此。

 

据了解,犁牛坪风电场吊装了25台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简称“海装风电”)生产的HZ120—2.0MW低风速机组。

 

古伟华表示,之所以选择这款机型,首先是基于中国能建集团划定的选型标准:要采用市场排名靠前的企业生产、经得起市场考验的机组。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的高低。

 

HZ120—2.0MW机型没有辜负中能建投的期望,投运后表现出了出色的整体性能,除了发电量远超预期,平均可利用率也达到98%以上。

 

良好的运行表现让业主对海装风电机组产生了高度的信任感,一个细节佐证了这一点。在此次生产检查中,运行人员通过对比发现,单台机组的累计发电量存在较大差距,最好的能达到200万千瓦时以上,最差的只有100多万千瓦时。

 

当记者问及原因时,古伟华否定了由机组导致的可能性。“肯定不是设备的问题,可能更多的是和微观选址或者施工有关,我们正在想办法分析具体原因。”

事实上,中能建投并非唯一被海装风电2.0MW系列机组征服的业主。

 

据海装风电犁牛坪风电场项目经理张震介绍,海装风电是国内最早一批研制2.0MW机组的整机商,2007年就推出了该机型。它是按照中国风资源情况设计的兆瓦级大功率风电机组,可适应积雪、结冰、沙尘和低浓度盐雾等恶劣环境。

 

商业化应用后,2.0MW机型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也赢得了五大电力开发商以及国外开发商等众多业主的青睐。截至目前,已签约的合同量达到3700余台,实际吊装的则有2000余台,机组平均可利用率保持在98%以上。

 

海装风电还根据市场反馈,持续改进2.0MW机型,相继研发出了多种适用于不同细分市场的型号。HZ120—2.0MW机组则是专门面向低风速风电市场。

 

张震告诉记者,考虑到低风速地区风速低、风向多变,该机型应用了更大的风轮直径和更高的塔筒,并配备海装风电自主研发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大大提升机组的捕风能力,使其可以应对复杂的风况条件。

 

此外,为了提高机组的可靠性和寿命,HZ120—2.0MW机组的传动链采用双轴承支撑结构,机舱则采用主体部件与热交换器隔离开的双空间结构,使散热气流从单独设计的风道流通,而机舱主体空间则采取密封结构,避免了水雾潮气对机械转动部件和电气设备的侵蚀。

 

“应该说,正是在这些设计的有力支撑下,才成就了HZ120—2.0MW机组在犁牛坪风电场的高效表现。”张震说,“当然,每个风电场的情况都不一样,肯定会遇到新问题,后续我们还会进行相应的技改。”

 

“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已是大势所趋”

 

围绕犁牛坪风电场,中能建投与海装风电结缘于机组采购,却不仅限于此。

 

“实际上,我们扮演着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角色,深度参与了整个开发过程。这也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海装风电副总经理肖帅表示。

 

他向记者解释,过去,在制定开发方案时,往往更关注各个环节的最优,缺少全生命周期的通盘考量。但随着风电发展的重心向山地低风速地区转移,影响收益的因素将会更复杂。此时,只有从发电量、道路、基础投资、塔筒投资、征地费用、交付难度、运维等多个维度对项目做出全方位评估和优化,才能够使全生命周期收益最大化。“基于此,我们正在致力于向‘据整体解决方案需求,按照模块化设计理念,以最佳内部收益率为目标’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具体到犁牛坪风电场,海装风电从测风环节就全面介入项目开发,与业主、设计院等单位展开密切配合,通过软件模拟、现场踏勘、多次复核等手段,不断优化布机和道路建设、输电线路架设方案。

 

进入到建设环节,海装风电积极配合施工单位,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多渠道提高建设效率。

 

比如,由于进场道路蜿蜒崎岖,加上HZ120—2.0MW机型的叶片长达58.6米,运输时稍有马虎,就可能造成重大损失。海装风电的技术人员根据地形特点,采用山地运输车辆进行叶片二次倒运,并派人全程跟车,通过控制车速,调整叶片方向,避开各种障碍物,最终将设备完整无损运达机位点。调试过程中,售后团队按照事先制定的方案,合理配备人员,仅用时6天便就完成了25台机组的调试工作。

 

“验收是项目正式投运前的最后一关,要求极为苛刻:同一故障复位不得超过3次、上塔处理直接叫停。”张震提到,“我们的人员以高度的自信投入到240小时预验收中,期间还放弃了农历新年与人团聚的机会,留守一线。1月30日,经过各项数据指标考核,所有机组圆满通过预验收。”

 

目前,犁牛坪风电场已经进入质保期。为了提升运维效率,在依托周例会、月例会以及微信群等方式加强与业主方沟通交流的同时,运维团队还借助大数据技术提前研判机组运行状态,实现预防性运维。

 

这些努力得到业主的高度认可。“一路走来,海装风电的团队展示出了很强的业务能力。相信质保期内,双方的合作将是愉快的。将机组交给他们,我们很放心。”古伟华表示。

 

肖帅则认为,这是对客户负责应有的态度,“海装风电的企业理念就是‘立一台风机,树一个标杆,建一座风场,做一个示范’。可以说,我们的团队很好地秉承了这一理念,坚持金牌运维,高质量完成了H120—2.0MW机型在犁牛坪风电场的吊装、调试等工作,为今后该机型的不断完善积累了宝贵经验。”

 

“造福一方才是风电场的最美之处”

 

当被问及这个风电场的最美之处在哪里时,高文辉给出的答案是,用绿色方式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造福一方,这多少让记者感到有些意外。

 

他坦言,“作为企业,我们当然也追求经济效益。但中国能建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央企,肩负振兴中国经济的崇高使命。这就要求我们有大局观,响应国家绿色发展号召,通过投资行为拉动南雄等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只要项目的收益率能达到集团的保底要求,我们就会去开发。”

 

这种理念贯穿于犁牛坪风电场的开发全过程。除了在建设中大量雇用当地老百姓外,中能建投还想方设法将项目的社会效益辐射到当地。

 

记者在走访中注意到,与很多同类型项目相比,犁牛坪风电场的交通状况要好很多,一条平坦的混凝土路直通升压站。

 

据古伟华介绍,这条路全长20公里,总投资2400万元。之所以在道路修建上投入如此大的财力,既是为了便于大部件运输和运维,还有为当地村民提供便利以及为后续旅游项目开发做铺垫的考虑。

 

“国家现在提倡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这个地方是粤北比较贫困的地区,我们希望把路修好一点,方便村民出行。”他表示,“现在来看,已经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有村支书告诉我们,以前当地每年只能从山上挖200斤冬笋运到外面去卖,现在则能够达到1000斤。这也部分兑现了我们最初向当地政府做出的承诺。”

 

这里的“承诺”,指的是将犁牛坪风电场打造成集清洁能源、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南雄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

 

为此,中能建投十分重视环保和水保覆绿工作。

 

记者了解到,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对当地环境的影响,道路投资中的一半资金,即1200万元被用在了路旁的水保覆绿上。目前,这项工作还在进行中,主要是通过喷播车,对开挖较多的边坡,采用挂网喷播的方式加速植被恢复。

 

古伟华透露,中能建投还有意将进场的B线线路打造成观光旅游线路,已经修建了专门的观景平台,从上可以看到风电场全景。道路的两旁则种植了几千株红梅树。早春时节,站在遍地盛开的红梅丛中,极目远眺满山翠绿中的25台缓缓转动的风电机组,动静之间,美不胜收。

 

“在生活区,还有一些员工宿舍空着,里面条件不错。我们计划把这些闲置资产租给来这里旅游的人,让风电场的员工利用闲暇时间当导游,赚点外快。”他笑着说。

 

在高文辉看来,这一切都是央企的责任和担当使然。“犁牛坪风电场的成功投运,无疑将推动绿色南雄、生态南雄的建设,很好地展示了‘共赢致和、行稳致远’的能建精神,充分诠释了‘世界能源、中国能建’的组织使命。”

 

 

来源:《风能》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