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上风电发展必须要迈过去的3道坎
发布日期:2017/4/7
按照国家能源局颁布的《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到 2020 年底,我国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将达到500万千瓦以上。在可预见的未来,海上风电还将继续迎来大的发展,但若要将中国海上风电打造成“中国高铁”这样的国家名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也需要全产业链同仁的共同努力。本文就国内现状及国际趋势谈谈中国海上风电发展必须要迈过去的3道坎。只有迈过去这3道坎,海上风电发展最大障碍的成本才能降低,也才能与诸如光伏、地热能、页岩气等其它新能源形式展开更充分的竞争,也才能使产业发展更为长久,也才有可能成为新的国家名片。
第一道坎:专注
中国海上风电发展的乱象是产业链绝大部分公司喜欢干不擅长的事情,在没有干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想通过抢占产业上游或下游其它公司的事情来扩大规模,这在国外海上风电发展初期也存在类似情况,但是其弊端也逐步显露出来。例如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开发单位Dong Energy与西门子成立的风电安装船合资公司A2Sea即将被出售,风电安装船业务不是Dong Energy的强项,其结局注定要被出售。例如国内有些风机设备厂商在海上风机设备产品研发投入不多,却在非风机业务方面花很多精力,其结果也注定不会好。殊不知只有聚焦专注才能集中精力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在产业中的地位,也只有专注才能为公司长久发展赢得声誉。
宝洁、可口可乐每年的广告收入可以养活好几家广告公司,为什么自己不开广告公司?为什么德国默克公司在全球LED市场拥有70%的市场份额,却不生产屏幕?
第二道坎:国产化
海上风电起源于欧洲,但是我们完全可以站在英国、德国、丹麦的肩膀上实现弯道超车,就跟中国的高铁一样,从追随者变成引领者,我们应该学习国外好的东西但绝不能崇洋媚外,更何况中国海上风电的很多设计和施工技术绝不逊于欧洲,例如无过渡段大直径单桩基础,集成式附属结构,低成本、高精度单桩垂直度控制措施,新型防冲刷保护等都是起源中国并被欧洲效仿。国内对于大容量海上风机的研发也跟国外并驾齐驱。
中国海上风电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就是国产化,设计技术和设备的国产化,让本民族产业多享受中国海上风电发展的红利,壮大产业基础,也通过国产化倒逼国内技术和设备的提升。只有国产化海上风电才能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否则我们只能是“苹果手机”的“代工厂”,利润“苹果总部”独占58.5%,中国代工仅1.8%。中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单位多为大型国有发电集团,坚持国产化更有其重要战略意义,更应义不容辞。
第三道坎:技术引领
海上风电发展不是资本竞赛,不是资源比拼。要想让海上风电在整个能源结构中扮演重要角色,必须坚持技术驱动,通过技术驱动降低度电成本,通过技术驱动使海上风电成为更有竞争力的能源形式。
海上风电是一个相对综合、相对交叉的高技术行业,涉及很多基础学科,必须要提高行业门槛,坚持让国内拥有先进风机技术、设计技术和施工技术的单位引领发展,同时避免低价竞争,因为保持一定利润率是行业成长的前提。谨防走上高端产业低端化,低端产业产品化的道路,同时还要谨防产业泡沫和产能过剩。
来源:海上风电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