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产业静待商业化临界点
发布日期:2017/4/7
储能产业静待商业化临界点
需应用模式、商业模式、政策扶持等方面创新驱动
“2017年国内储能企业在等一个契机,一旦有相关政策出台,下半年储能会有很大突破,现在资本方正在观望储能,当有好的政策出台肯定会进行投资。”3月31日,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储能系统市场营销部经理贡广辉在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无独有偶,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储能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江卫良也表示:“从目前市场上看,有很多投资的主体愿意投入到储能领域,资金就等着进场,很快就能接近或达到商业化的临界点,但是需要多久还要看储能市场的发展情况。”今年的储能峰会,专家普遍认为,目前储能市场处于爆发前夜,静待商业化临界点的来临。
储能是能源互联网的基础设施
“储能是新能源进入高渗透率的关键。新能源如何发展要看储能能够发挥怎样的的作用。当然,储能在未来对于智能电网建设,特别是能源互联网和绿色能源管理方面,将起到一个基础设施的作用,所以新能源真正要发展起来,储能是必不可少的。”德国莱茵TUV集团大中华区总经理李卫春表示。
此前,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徐锭明也有相同观点,他表示能源互联网的实施推进离不开储能。储能是现代能源体系的一个支柱,也是未来能源的基础设施。
专家对储能与能源互联网的关系也有同感,认为储能作为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能源互联网中扮演着智能硬件的关键角色。如智慧城市、智慧家庭都可以与储能相结合,这种场景下,光伏+储能的模式将最为适用。
“而从更广义的范围看,能源互联网横向就是多能互补,能源互联网不只有传统的火电,还有其他多种发电形式,包括光伏、风电以及光热、燃气、储能等,在需求上多种发电形式充分地参与、分析、计算,得到一个更合理优化的运行策略,使新能源发电就地消纳。而未来这些多能互补应用和需求,都少不了储能系统,储能系统从整个电网,从发电侧、输电侧到用户侧都有其作用。”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储能事业部产品经理曹伟介绍道。
例如,随着弃风弃光日益严重,火电利用小时数不断降低,也造成了火电备用容量浪费。安装储能不仅保障了新能源的发展,而且对于降低传统火电的备用容量也是一个突破。
此外,能源互联网中的能量管理系统、电力交易平台都要基于储能系统,只有加入储能系统才能够使电力交易成为现实。新能源发电都是实时上网,没办法去调配,储能在建立交易中必不可少。
政策补贴仍是储能发展的关键因素
“目前,储能的创新驱动显得尤为重要。主要表现在应用模式、商业模式、政策扶持方面的创新。”原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表示。
“目前储能产业处在初期阶段,欠缺经济性,储能没有完全达到市场化、商业化的推广条件。但是近年来,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很多储能政策,也表明国家在顶层设计上已经逐步开始自上而下地细化对储能产业的支持,特别是储能补偿机制、商业模式还有待于探索。储能是一个战略发展方向,如果补贴机制形成,将来国家一定会大力推动储能产业的发展。”江卫良表示。
他认为,储能的发展要与政策和市场相结合,包括电力市场改革的分时电价,电力辅助市场交易机制的建立等,补贴只是一个临时性的措施,鼓励储能产业向前发展,但最终补贴必然退坡,还是要靠市场来推动和支撑整个储能产业。
“补贴政策关键是在补贴储能行业,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并不是在补贴一个行业。事实上,储能补贴是用于电网的基础设施投资,而不是需要国家再拿出一部分资金去补贴一个新行业。补贴储能是为了电网创造更多的效益。此外,通过电池的成本下降,规模化的应用等,相信储能的春天很快会到来。”阳光三星(合肥)储能电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家貌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李卫春也有相同的观点:“储能目前处于产业初期,需要政府的补贴触动这个行业爆发,之后整个行业可以通过市场去优化。此外,政府和行业也在担心储能的成本和安全性。可喜的是,目前已经有几个因素再促使储能价格下降,民营企业通过优良的商业模式运作,把储能市场带活。还有储能电池的规模化量产也在促进储能成本的下降。企业在大力发展储能的过程当中,首先要有信心;其次,在储能生产准入前的最后一公里,要严格把控标准和技术,保障储能的安全性。”
来源:中国电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