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滩海南岛:中国能源的世界与未来
发布日期:2020/8/28
如果可以重新选择,马斯克或许会将特斯拉超级工厂建在当下炙手可热的海南岛。
两个月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这份旨在试验中国大陆最高水平开放政策的文件,提出要抢抓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要机遇,聚焦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其中,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产业被写入。
跃跃欲试的不只是新能源汽车商。方案发布后短短两个月间,法国电力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傅楷德、南方电网董事长孟振平、国家电投董事长钱智民,先后赴海南拜会该省主要领导,共商能源大计。
不久前,《海南能源综合改革方案》也接踵而至,宣称将推动海南率先形成能源革命示范区。
对于海南自贸港而言,能源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它如血液般滋养着这场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同时,能源产业本身又是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海南自贸港横空出世,有其复杂的时代背景。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再也不是改开初期中美携手对抗苏联的蜜月状态。愈演愈烈的中美贸易战,让这个全球GDP第二大国切身体会到高新技术受制于人的困窘。中国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冷静地认识自己。
这是一次事关国运的闯关。
闯关者们如两千多年前的张骞,手持国家开放的符节,义无反顾地踏上前程未卜的漫漫长路。他们试图在强敌环伺间,“凿空”出一条属于新时代的丝绸之路。
抢滩海南岛
6月13日,傅楷德身着一袭笔挺的黑色西装出现在海南自贸港首批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现场。
他站上演讲台,面向包括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省长沈晓明在内的数百名与会者宣布:“海南是法国电力集团在中国发展的战略省份。”
此前一个月,法国电力集团(下称“法电”)已携手北汽集团,在三亚开启新能源汽车换电项目。
根据新协议,法电将逐步把新能源汽车的充换电解决方案拓展至海南全省。同时,在项目推广中将应用车网互动等先进技术,使得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可以与电网进行集成优化。
法电是全球最大的供电服务商之一。自改开初期以来,该公司在中国核电领域长期扮演着导师与合作伙伴的角色。
其中,深圳大亚湾核电站被视为那个时代中外合作的一个经典案例。
这一项目为中国培养了两类人才:一类以邢继为代表,日后引领了中国第三代核电技术的自主攻坚;一类以钱智民为代表,如今成长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中坚力量。
法电与海南结缘可以追溯到2016年。当年,该公司为三亚市制订节能减排行动方案,并通过特许经营方式开展综合能源服务业务。
“海南自贸港”新战略,让傅楷德看到足以媲美40年前深圳特区出炉时的历史机遇。
在面积广达3.39万平方公里的海南岛上,中国政府给出与中国香港、新加坡等相比仍具竞争力的税收方案,并希望举全国之力扶植其崛起。
闻风而动的还有法电的“学生”兼老朋友钱智民。
一个月前,钱智民亲赴海口拜会沈晓明。双方分别代表国家电投和海南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协议显示,国家电投将在琼设立海南区域总部,开发清洁能源项目,发展智慧能源服务产业和能源生态产业。
海南被外界戏称为“无电无经济”。截至2019年底,该省电源装机规模仅有911万千瓦。当年其GDP为5308.93亿元,排名全国倒数第四。
但海南自贸港建设可能带来的经济腾飞,对电力供需平衡提出新的挑战。基于此,海南电源建设势在必行。
《海南能源综合改革方案》提出“构建海南清洁能源岛”的目标。这与国家电投当下的转型不谋而合。
国家电投是目前五大发电集团中唯一一家清洁能源占比过半的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开发商和全球第三大风电开发商。该公司还手握全国仅有的三张核电牌照之一,并在与美国西屋等外企开展能源合作方面经验丰富。
除了清洁能源,钱智民还表达出在综合智慧能源、智慧城市等方面的合作意愿。
今年4月,国家电投组建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个月后,钱智民便前往四川,考察配合“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而作的天府新区综合智慧能源规划,及华西天府医院智慧能源项目推进情况。
与沈晓明相似,四川省长也出身医疗行业。国家电投在四川医院圈开展的综合智慧能源实践,或将为其接下来的海南业务提供宝贵经验。
不过,早在钱智民之前,他曾经的副手孟振平已捷足先登。
今年5月,孟振平执掌的南方电网,宣布基本建成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智能电网示范项目。该项目是海南首批建成的智能电网项目之一。
作为区域内唯一的电网企业,南方电网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坐拥天时地利人和。今年3月,该公司旗下综合能源板块的IPO申请材料获得证监会接收。海南成为其开展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的一片新热土。
事实上,总体方案刚刚发布半个月时,孟振平就率先赶赴海口拜会沈晓明,成为第一位前来的能源央企“一把手”。
他的到来,奏响海南能源交响曲的新乐章。中石化、中石油、中核、华能等经营海南多年的能源央企,也纷纷开始酝酿新规划。
但抢滩海南岛背后,关于国际化的探讨再次席卷这片曾经沸腾的土地。
再议国际化
会谈中,沈晓明着重向钱智民提出加强远海风电领域合作的意愿。
如前所述,海南电源建设已刻不容缓。同时,海上风电横跨从研发制造到安装运维的全产业链,也正好贴合了总体方案中关于“聚焦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纲领性要求。
不过,海南海上风电究竟要如何发展,依然是摆在相关各方面前的一道严肃的思考题。海上风电虽小,却能折射出整个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思路与面貌。纵观海南三十余年经济特区建设,由于在产业选择和开放程度两大问题上长期摇摆不定,海南的发展水平未能满足外界期待。
直到去年,这个紧邻粤港澳大湾区的省份GDP仅高于西藏、青海和宁夏,甚至只大致相当于佛山市的一半。
海南不断反复的产业政策曾饱受外界诟病,其经济结构也扭曲成房地产一家独大的怪相。此时的海南,亟需海上风电等高新技术产业来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在海南产业政策几经变迁时,关于其开放程度的争论一度沸反盈天。
1988年海南省刚成立时,曾与日资企业熊谷组达成协议,确定在洋浦划出30平方公里作为开发区,租期70年。这一大胆的计划,挑动了彼时尚未走出半殖民地阴影的国人的神经。次年全国政协会议上,数位政协委员将之与割让香港相提并论。一时间,舆论哗然。
洋浦开发随之搁浅。海南最初涌现出的开放精神,在这场“洋浦风波”过后似乎也被涤荡一空。
但新时代赋予海南新的使命。按照总体方案,海南要在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
不过,任何方案都要在实践中获得生命。
回到海上风电,产业链中的中外企业能否形成良性竞争与合作机制,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海南自贸港的国际化水平。
过去十余年间,中国风电行业被烙上鲜明的中国特色的印记。
早年,中国风机界曾被国际巨头垄断。2005年前后,国家发改委出台国产化保护政策,并出面牵线发电央企与本土风机商结对发展。
时至今日,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风电装机量最大的国家,而中国市场几乎已被本土风机商完全占据。去年世界十大风机商中,中国则独占六席。
但硬币的另一面,中国风机技术尤其是大兆瓦技术仍逊于国际先进水平。更重要的是,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相对割裂,无论是中国开发商还是风机商,都未能真正与国际接轨。
那么,海南能成为风电行业国际化的突破口吗?
从短期来看,相关各方或许更倾向于照搬其他省份的发展模式。成熟的发电央企与成熟的本土风机商,以成熟的合作方式开发海上风电,海南海上风电产业的崛起将立竿见影。
但如此一来,海南自贸港的本义却荡然无存。
海南海上风电需要国际化的参与。不久前,傅楷德透露出对海南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的兴趣。而在离海南不远的广东揭阳,GE海上风电机组总装基地正在建设之中。
未来的海南市场,或将吸引法电、GE以及更多外企入局。
但这个市场只是满足于些许象征性的合作,还是真正建立起国际化的市场机制?通过国际合作,中国企业能否适应国际化的话语体系与行事规则,从而掌握征战国际的本领?
以海南为枢纽的全球能源互联网,能否延伸至东南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海南海上风电实践能否反哺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
这些问题,或许才是海南之于中国风电行业,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的意义所在。
中国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海南?
事实上,相较香港、新加坡、迪拜等世界一流自贸港,海南真正需要对标的,或许应该是两千年前的敦煌。
敦煌是中国的,正因为有了它,更遥远的新疆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中,最终成为中国的基本盘;敦煌也是世界的,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和东方学大师季羡林都将之视为人类历史上多文明交融的典范,而敦煌莫高窟至今仍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穿越两千年风雨,这座孤悬于玉门关外的古老城市出色地完成了属于它的历史使命。
而面向未来,与大陆隔海相望的海南岛又将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
来源:能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