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千亿储能市场爆发在即

发布日期:2021/2/5

        在“碳达标、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下,储能行业正发生着颠覆性变化。一些上市公司趁机加大投入,扩大储能电池产能。随着储能技术的不断提升,从发电侧的强配到用户端的低价,从小范围试用到大规模应用,都表明了储能市场正处于爆发的前夜。


       2月2日,宁德时代公告称,拟投资120亿元在广东肇庆建设动力及储能电池项目,首期规划产能25吉瓦时。在此之前,宁德时代已先后投资电化学储能前沿技术储备研发项目等多个与储能相关的项目。


        储能市场究竟有多大?“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关注储能。”一位头部电池企业的工作人员坦言,“具体的量化数据很难给出,但从需求端来看,未来几年储能的增长会相当可观。”


        发电侧配套容量大


      “储能在发电侧与风电、光伏配套领域比较火,各地也是频出政策。”一位储能行业人士表示,“目前行业内对强配储能的政策有很高的预期。”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数据显示,去年前3个季度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中,新能源发电项目的装机比重超过了三分之二,在新增规划/在建项目中,发电侧装机比重接近45%。“短期内该领域的装机规模将会持续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宁德时代的工作人员如是说。


       国家能源局今年1月20日发布的新能源装机数据显示,2020年新增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量分别为7167万千瓦和4820万千瓦,合计约为1.2亿千瓦。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表示,风电、光伏发电将成为碳中和的主力军。预计到2025年,我国风光装机量将突破11亿千瓦,2030年有望超过20亿千瓦。


        在日前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上,国家电网董事长辛保安指出,风能、太阳能发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特征,大规模高比例接入电网后,带来了电力平衡、电量消纳、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等诸多新挑战。如何应对?辛保安给出的办法之一,便是推进抽水蓄能与储能建设,提高系统灵活调节能力。


        简而言之,“靠天吃饭”的风电和光伏功率输出存在间歇性和波动性,无法像火力发电一样为电网提供稳定的电源输出,需要“蓄水池”二次调节实现平滑输出。因此,储能建设被视为补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关键一环。


        去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公示的《开展“风光水火电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要“适度配置储能设施”。据上证报资讯统计,目前已有辽宁、吉林、河南等19个省市出台了鼓励或要求新能源项目配置储能设施的政策文件,其中不乏强制性配置要求。


         阳光电源储能业务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公司储能业务主要在发电侧,新增量最多的也是发电侧。


       平价时代有望到来


       随着锂离子电池成本的大幅下降,原本“高不可攀”的储能系统有望迎来平价时代,储能市场也将进一步得到激发。


       2020年底,面对电力供应偏紧的情况,湖南、江西、浙江等地推出“限电”措施,与此同时,全国范围内发电量充足。


       电量充足与供应紧张的现状短期内仍会持续,用电侧储能系统进入企业的考量范畴。江苏已有较为成熟的用户侧储能应用案例。


      2019年,阳光电源投资建设运营的江苏扬子江船厂17兆瓦/38.7兆瓦时储能项目并网,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用户侧锂电储能项目。据了解,这套储能系统每天可进行2个循环的充放电,除稳定供电的同时,还可通过常规的峰谷套利和降低最高用电功率,减少企业的用电成本。


        (下称“BNEF”)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锂离子电池组的价格为137美元/千瓦时,较2019年的156美元下降12.18%。预计2023年锂离子电池组价格将降至约100美元/千瓦时,2030年将进一步降低至58美元/千瓦时。


        国内储能系统的单价在向“1元”门槛迈进。在2020年11月16日的青海光伏竞价项目储能系统采购竞标中,比亚迪储能系统给出1.06元/瓦时的最低单价。


        商业价值日益显现


      随着从小范围试用向大规模应用的过渡,储能的商业价值正在显现。


       安信证券在研报中测算,2021至2025年全球电力系统用储能装机需求将从117吉瓦时增至507吉瓦时,年均增速为83.34%。在考虑储能系统成本下降后,测算同期储能系统的全球市场空间将从2016亿元增至5748亿元,年均增速有望达到46.28%。


       在特斯拉最新发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财报中,一直被马斯克寄予厚望的光伏和储能业务表现亮眼,单季度实现收入7.52亿美元,高于上年同期的4.36亿美元,全年实现营收19.94亿美元。其中,储能电池的总装机量首次突破3吉瓦时,同比增长83%。


       目前,国内涉足储能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大致可分为电池制造企业、系统集成企业、产业链企业和能源企业四大类,其中不乏宁德时代、比亚迪、阳光电源、中天科技、上海电气等上市公司。


        阳光电源是国内较早进入储能领域的企业之一。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0》,在2019年国内新增投运的电化学储能项目中,阳光电源的储能逆变器和储能系统集成出货均为国内第一。“2020年的储能发货量较2019年增长1倍以上。”公司储能业务工作人员介绍道。


         2020年,比亚迪推出全新储能产品参与国内市场开发,并先后与风电领域的金风科技和光伏领域的正泰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拓全球新能源发电及配套储能项目。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周健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