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绿色新能源!“运动式减碳”才是“拉闸限电”的主因
发布日期:2021/9/29
最近出现了全国性“拉闸限电”,网上多数解读为,由于美国大量印钞,导致国际煤炭及原材料价格大涨,中国控制住了疫情,外贸订单大增,但由于国内制造业产能过剩,中小企业互相压价竞争,使利润空间大幅下降。国家拉闸限电,迫使企业减产,提高出口商品价格,遏制美国输出通货膨胀,特别是可迫使低端产业关门,促进产业升级,是国家下的一盘大棋。提高出口商品价格,可通过提高出口商品关税来实现,为什么要拉闸限电呢?拉闸限电,减少生产,促使商品价格上涨,会增加国内消费者的负担,压缩内需。拉闸限电,企业开工不足,导致中小企业破产,工人失业或半失业,会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怎么能说是在下一盘大棋呢?
其实在全国“拉闸限电”之前,中央财经委会议就明确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能搞运动式减碳,已经给全国预警了,但是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碳达峰、碳中和是“3060”的目标,是一个长期完成的任务,需要打持久战,不能犯急性病。要在绿色新能源成本降下来,解决了稳定安全输配电问题,能大规模投入使用的情况下,才可以将煤炭等化石能源降下来。现在“双碳”目标才刚刚提出来,新旧能源转换的过渡期才刚刚起步。我们“一刀切”地用减碳指标考核地方政府和企业,煤炭产量下降了,供给减小了,而发电的需求并没有减小,而且还在扩大,煤炭价格肯定要飙涨,而电价又不能飙涨,只好拉闸限电。否则电厂就会亏损破产,地方政府就完不成考核目标。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防止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具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中国什么资源都短缺,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钾、铝等60%以上要进口,但唯独不短缺的是煤。中国在煤的清洁利用上技术已经成熟,而且煤发电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稳定安全。进口煤炭涨价,我们可以用国内煤炭替代。煤化工只用很少的煤,如果现在不用煤发电,将来新能源大规模使用以后,煤会连黄土都不如。黄土能长粮食,煤能长粮食吗?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实现“双碳”目标,眼下不是要去煤炭,而是要发展绿色新能源。我们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走中国特色的路,不能跟着西方的曲子起舞。要知道,汉唐盛世是因为气候变暖,五胡乱华是因为北方气候变冷,气候变暖会使干旱的西北变得湿润。在气候问题上我们不能认得太真,要以国家利益为重。
来源:陕西发展网 作者:张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