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一探究竟!增量配网为何难拿证?

发布日期:2021/11/17

    


     自今年7月1日起,电力业务许可证的核发将实行告知承诺制。承诺制意味着办证更方便了,尽管简化了行政流程,但增量配网拿到电力业务许可证(供电类)仍不是一件易事。


      国家能源局11月12日发布《关于修订印发电力业务资质许可有关工作规范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规范电力业务资质许可管理工作。


     按照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于2016年发布的《有序放开配电网业务管理办法》,拥有配电网运营权的项目业主须依法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供电类)。国家能源局电力业务资质管理中心于近日发布了增量配电业务许可证(供电类)的最新办理情况(以下简称《情况》),据统计,前五批459个现存增量配网试点项目中40%项目取得许可证。


     配电网业务放开五年有余,电力业务许可证获得率为何不足一半?究竟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取证项目不到一半


     电力业务许可证的行政流程正逐步简化。国务院于今年6月印发《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通知》(国发〔2021〕7号)称,自今年7月1日起,电力业务许可证的核发将实行告知承诺制。


   “承诺制意味着办证更方便了,尽管简化了行政流程,但增量配网拿到电力业务许可证(供电类)仍不是一件易事。”华中地区某增量配网业主说。


    《情况》显示,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共向206个增量配电项目颁发了电力业务许可证(供电类),包括试点项目184个,非试点项目22个。其中,第一批94个增量配电试点项目中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供电类)的73个,取证率为77.66%,第二、三、四、五批取证率分别为44.32%、41.23%、28.57%、1.27%。据记者统计,前五批459个现存增量配网试点项目中40%项目取得许可证。


     据了解,增量配电业务项目管理流程有八个步骤——项目规划、业主确定、项目核准、项目建设、许可申请、公网接入、价格核定、配电运营。


   “具体的顺序和操作过程由地方能源主管部门和派出机构把握。按照常规流程,部分流程可由申报试点的相关部门先行办理,比如试点纳入地方政府能源管理部门编制的配电网规划,确定业主后再进行交接。但增量配网改革举步维艰,现在的流程完全反过来了,如果确定不了业主,那么项目规划这个第一环节就没人推进,更别说后面的那几道坎。第五批取证率低,一是由于去年刚被纳入试点,二是绝大多数项目还未确定业主。”


     区域划分是难点


     配电网业务放开五年有余,为何增量配网电力业务许可证(供电类)获得率不足半数?


    上述西北地区试点业主表示,要想拿证需解决一个关键的共性问题——区域划分。“按照国家能源局相关通知,配电区域的划分协议书或意见可由能源主管部门办理。若无法达成配电区域划分协议或意见,由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根据配电网项目核准内容、电网实际覆盖范围,并综合考虑电网结构、电网安全、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供电的经济合理性等因素,确定配电区域。”


      西南地区某尚未获得电力业务许可证(供电类)的配电业主直言:“配网试点业主和上级电网通常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对方通常希望控股或缩小区域划分的范围,配电试点业主自然难以接受。个别试点申报几十平方公里,可能最后实际只有几平方公里的供电范围。若无法达成配电区域划分协议或意见,通常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会征求各方意见,这又陷入了谈判僵局。”


     也有不少试点在区域划分过程中陷入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怪圈。“个别试点在申请电力业务许可证时,能监局要求出具区域规划协议。该协议需要上级电网审批发放,但上级电网表示没有电力业务许可证,不具备出具区域协议规划的条件。”上述业主说。


     需打通各环节堵点


     增量配网试点获取电力业务许可证(供电类)是否意味着要再造一批供电企业?


     某专家向记者坦言:“如果是再造一批供电企业,完全不必搞增量配网试点。目前,我国配电网建设的制度已经基本成熟。从技术角度来看,有配网线路、变电站的典型设计,从成本角度来看,增量配网与上级电网所属的配网处于相同的社会经济环境,线路工程和变电站造价的外在约束相同。如果交由现有供电企业开展增量配网建设,还能省掉一套管理机构,增量配网试点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增量配网的突出意义在于,其是新业态的代表。“多能互补、智慧电网、互联网+、分布式发电、微网(微系统)等技术都将以其为平台落地,这不是简单的配电网,而是一个高技术密集型的就地平衡电力系统,国家也出台了多个措施依托增量配网做源网荷储试点项目。”


     多家增量配网业主一致认为,拿到电力业务许可证(供电类)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难的是价格机制和电源问题。“当前大多数增量配网试点成本高企,供电服务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自然也就难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需要从根本上摆正增量配网的改革定位,打通各个环节的堵点,探索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配网新模式。”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赵紫原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