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际会!《人民日报》报道华东院总包的巴基斯坦风电项目群
发布日期:2022/1/17
“一带一路”既是经济繁荣之路,
也是绿色发展之路。
日前,《人民日报》报道了
由华东院EPC总承包的
巴基斯坦风电项目群,
作为巴基斯坦新能源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承包商,
华东院让一座座风机在沙漠、戈壁
拔地而起、迎风而动,
为“巴铁”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巴基斯坦风电群项目
助力解决当地电力匮乏问题
在巴基斯坦卡拉奇港,一批货物正在卸船——这是长近60米的风力发电机叶片。流线型的叶片由复合材料制成,通体雪白,整齐码放在货轮甲板特制的钢架上。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简称中国电建华东院)巴基斯坦风电群项目现场经理丹尼诗正紧张而忙碌地安排着新一批风电机组安装计划。
从卡拉奇港出发向东北方向行驶约200公里,在巴基斯坦信德省南部的茫茫戈壁滩上,一排排风电机组整齐矗立,叶片在风中徐徐转动。这里被称为巴基斯坦的“风廊”。据世界银行发布的研究报告,当地平均风速超过7米每秒,具备建设风力发电站的理想气候和地理条件。风电群项目之一的萨察尔风电站便坐落于此。
“这里地面温度长时间超过40摄氏度,大风天气是常态,工地上经常飞沙走石。在这样的戈壁滩上搞建设,虽然很艰苦,但我们毫不退缩,保质保量完成了工作。”回忆起最初在此建设萨察尔风电站项目的艰辛,丹尼诗感慨良多。
巴基斯坦风电群项目现场
萨察尔风电站是中巴经济走廊能源合作14个优先实施项目之一,由中国电建华东院牵头开展项目的建设施工和运营维护。2017年,萨察尔风电站成为首个实现商业运营的中巴经济走廊签约项目,装机总量达5万千瓦。“在绿色能源领域,中国企业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出色的施工效率让巴方印象深刻。”丹尼诗说。
巴基斯坦长期面临电力匮乏的问题。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萨察尔等一批风电项目的成功,为巴基斯坦开发了新的电力资源。据巴基斯坦国家电网公司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巴基斯坦风电装机容量达133.6万千瓦。预计到2025年,风电装机容量将占巴基斯坦全国总发电装机容量的8%。
目前,中国电建华东院在巴基斯坦已完成10个风电项目的建设,还有12个项目在建。据了解,待项目全部建成后,总装机容量将达109万千瓦。
除了建设风电站,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对巴基斯坦电力基础设施进行全面升级,使之与发展清洁能源相匹配。由于风电站发电效率依赖较为不稳定的风能,大规模风电并入电网时,对电网基础设施水平和运行调度能力都是考验。去年9月1日,中巴经济走廊优先实施项目巴基斯坦默蒂亚里—拉合尔±660千伏直流输电项目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巴基斯坦能源部长艾兹哈尔表示,该项目将巴北部丰富的水力资源与南部的风能和传统能源相结合,有效解决了清洁能源发电周期性特点带来的供电不稳定问题。
“中巴经济走廊对巴基斯坦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展起到了关键的引领作用。”巴基斯坦总理中巴经济走廊事务特别助理曼苏尔表示,中国企业遵循国际标准开展高质量的清洁能源项目建设运营,为巴基斯坦低碳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荒漠、戈壁变清洁能源基地
截至2020年底,巴基斯坦风电项目装机达133.6万千瓦,其中由华东院总承包的风电项目并网容量占比约40%,先后建成巴基斯坦首个欧美融资建设的风电项目——萨菲尔风电项目、中巴经济走廊14个优先发展能源项目之一——萨察尔风电项目、创巴基斯坦风电市场最高纪录的项目——哈特福德风电项目、首个完全由当地银行融资的风电项目——巴基斯坦塔帕风电项目等10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项目,为解决困扰当地多年的电力匮乏问题发挥重要作用。
2019年9月以来,巴基斯坦第三轮风电项目群启动建设。凭借精湛的工程技术能力和优质的项目履约口碑,该国第三轮风电项目全部由华东院总承包,共计12个项目,装机容量达61万千瓦。面对疫情冲击带来的不利影响,项目团队防疫、生产“两手抓、两手硬”,其中马斯特绿色能源、特里肯姆风电项目已率先投入商业运行,其它各项生产工作有序进行。待此轮项目完全建成后,华东院在巴风电市场总装机容量将达109万千瓦。
萨菲尔风电项目
马斯特风电项目
萨察尔风电项目
特里肯波斯顿风电项目

特里肯姆风电项目
马斯特绿色能源风电项目,可利用率达99.86%
融入当地 共促发展
在深耕巴基斯坦风电领域的同时,华东院积极融入当地发展,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累计为当地提供3000多个就业岗位,资助学校、医院、为社区居民修缮房屋。通过援建基础设施、资助教育事业、构建和谐社区、组建志愿团队、带动行业发展等途径,为巴基斯坦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更与巴基斯坦政府和民众结下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厚情谊。
来源: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