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电网将如何为“东数西算”提供有效支撑

发布日期:2022/5/27


 

 

500千伏丹霞变电站(航拍)。潘跃鹏摄

 

 

 

 

 

输电线路。潘跃鹏摄

 

 


  今年2月,随着“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粤港澳大湾区枢纽将于韶关高新区设立数据中心集群,承接广州、深圳等地实时性算力需求,引导温冷业务向西部迁移,构建辐射华南乃至全国的实时性算力中心。

 

  

  大数据时代,算力即生产力。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数据中心集聚区,韶关推进“东数西算”正当其时。 

 

 

  然而,作为用电大户,数据中心电费成本占其运行总成本的80%以上。这意味着,韶关建设数据中心集群不仅急需降低用电成本,还要满足绿色发展要求,提高清洁能源应用比例。  

 

 

  那么,电网将如何为“东数西算”提供有效支撑?

 

 

  清洁能源占比高再生能源开发成效显著

 

 

  在给出答案之前,且看以下一组画面:

 

  

  日前,记者来到始兴县马市镇110WM农光互补光伏发电与荒山改良综合利用项目现场,只见一排排光伏集热器闪着金光,与周边的绿水青山相映生辉,组合成一幅现代科技与自然风光完美融合的画卷,赏心悦目、蔚为壮观。

 

  

  “该基地于2018年引进建设,2020年1月底建成投产。在25年项目运营期内,可提供绿色电力约27.72亿千瓦时,可减排二氧化碳约275.78万吨,减排二氧化硫约8.18万吨,节约标准煤约110.64万吨,减排碳粉尘约63.23万吨。项目能为当地增创税收年均约2600万元……”项目负责人自豪地说。 

 

 

  仁化县董塘镇土壤修复与150MW光伏发电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均创收3000万元,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376.06万吨,减排二氧化硫约11.32万吨,节约标准煤约150.88万吨,减排粉尘约86.22万吨。

 

 

……  

 

 

  以上是我市大力推动以风、光、生物质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发电方式,积极打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的缩影。 

 

 

 

 

  目前,韶关境内发电能力相对富足,火电、水电以及风电、光伏等电力装机800多万千瓦,年发电上网电量270多亿千瓦时。截至去年底,韶关清洁能源占比达52.6%,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依托资源优势,我市把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作为推进产业转型的主攻方向,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开发成效显著。  

 

 

  “十四五”期间,韶关规划新增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装机1100万千瓦。南方电网广东韶关供电局将积极落实新能源服务指南,实现分布式能源“要并尽并”,促进能源分散开发、就近消纳。“到2025年,韶关市的清洁能源发电可基本满足枢纽集群用电。”韶关供电局市场营销部总经理李书双认为,集群用电将实现“全绿电”。

 

 

  谋篇布局高质量服务集群建设

 

 

  随着云计算、5G等技术迅猛发展,数据需求呈几何级增长,数据中心的数量与日俱增,用电规模也急剧攀升。 

 

 

  由中国电子学会牵头编写的《中国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应用发展报告(2020)》显示,截至2019年,全国约有各类数据中心7.4万个,机架总量达到227万架,用电量在600亿-700亿千瓦时之间,占全社会用电量的0.8%-1%。

 

  

  根据规划,韶关数据中心集群要提升网络级别至国家级骨干网络枢纽节点,引导广东省大型、超大型(3000架以上)数据中心集聚。到2025年,韶关数据中心集群目标将建成50万架标准机架、500万台服务器规模,投资超500亿元(不含服务器及软件)。通过对比不难得知,到2025年,韶关数据中心要建成这样的服务器规模,用电量将不容小觑。  

 

 

  据韶关供电局计划发展部总经理潘凯宁介绍,韶关境内发电能力相对富足,其中火电装机约400万千瓦,水电装机200万千瓦,光伏、风电、生物质能源发电约100万千瓦。  

 

 

  2017年,韶关全社会用电量突破100亿千瓦时,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达167亿千瓦时,随着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届时全市供用电量将再上一个新台阶。

 

  

  “事实上,在韶关部署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之初,我们的电网规划就‘走在前列’了。”潘凯宁介绍,结合枢纽集群建设、新能源发展对电力电网硬件新需求,广东电网公司坚持规划先行,持续打造坚强电网,为大数据产业发展做好服务。  

 

 

  目前,在韶关的2座220千伏变电站建设已进入前期工作阶段。 

 

 

  “我们将对韶关数据中心集群产业用电采取全容量备用供电,在电力管道管廊、供电电压等级、供电形式方面结合园区规划、客户用电需求综合加以考虑。”潘凯宁说。 

 

 

  目前,韶关供电局已经率先在南方电网实现输电线路自动驾驶无人机巡视、山区配电网无人机智能巡视,运维人员在全面完成计量设施数据采集的基础上,绘制了基于南方电网“智瞰”系统的低压配网拓扑图,显著提升日常巡维效率,为电网可靠运行提供信息化、智能化保障。

 

 

  力争“全绿电”供应助力数据企业消纳清洁能源

 

 

  巍巍南岭,源源北江。地处南岭山脉南部的粤北韶关,从地质构造上说,是位于非地震带的湘粤褶皱带,年平均气温低,受台风、地震影响小,且不受海风腐蚀,加之作为广东主要电源基地之一以及国家一级网络节点北京至粤港澳大湾区(广州)的必经支点,数据中心日常可平稳运行,机房运维可节约降温成本,大工业电价为全省最低,这孕育了对数据处理、计算等能力即算力的“沃土”。

 

  

  顺势而为,谋定而动。早在2019年,韶关就开始发力数据经济,着力打造华南“数字凤凰”。  

 

 

  截至目前,我市已聚集华韶数据谷项目、中电鹰硕数据中心项目、中国联通智慧客服南方中心项目、南方智能网联汽车项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南方数据中心项目、广东省公安厅异地容灾备份中心项目、广东省档案馆异地异质备份中心项目、华科城双创中心项目等。 

 

 

  韶关这片算力的沃土,正不断“种”出大数据新业态新模式。

 

  

  在“双碳”和“东数西算”背景下,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对更为可靠、绿色、智能的用电保障提出新需求,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也已箭在弦上。  

 

 

  为了满足园区高可靠、大容量用电需求,韶关供电局主动对接,在满足园区用电的同时,通过数字电网建设,提升供用电可靠性,通过软硬件双管齐下,加快构建高质量韶关智能电网。  

 

 

  据悉,韶关境内目前有水电装机200万千瓦,光伏、风电、生物质能源发电约100万千瓦,境内小水电达1860多座。  

 

 

  潘凯宁表示,韶关供电局将积极落实新能源服务指南,实现分布式能源“要并尽并”,促进能源分散开发、就近消纳。截至今年4月底,韶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48.4%。到2025年,韶关市的清洁能源发电可基本满足枢纽集群用电,实现“全绿电”供应。  

 

 

  目前,广东已率先在全国开展电力现货市场化交易,广东电网公司将进一步推进数字电网建设,做好大规模新能源的接入、控制和消纳,为集群用电市场化交易提供便利服务,促进清洁能源在数据中心集群等领域的消费占比。广东电网公司战略规划部主网规划科高级经理刘新苗说:“十四五”期间,韶关将形成坚强的主配网网架结构,支撑新能源消纳能力达到100%,全域清洁能源电量占比达90%。  

 

 

  据南方电网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十四五”期间,该公司将建设布局合理、经济适用、集约高效、绿色节能的新型数据基础设施,积极参与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算力枢纽体系建设和“东数西算”工程;在区域内规划建设3个中大型超强算力数据中心,实现大规模计算能力及存储能力部署;构建海外数据中心,支撑该公司各驻外机构办公信息系统访问等。同时,打造边缘算力平台,为各省分公司新型电力系统及数字电网建设提供可靠的计算能力及存储能力服务。 

 

 

来源:韶关日报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