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发式增长!储能市场未来将达到万亿级别
发布日期:2022/7/25

01.
储能产品供不应求
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2年1-5月,全国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2371万千瓦,同比增幅为139%。截至5月底,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2789万千瓦,同比增长24%。而随着光伏市场的火热,对于储能的需求也持续增长,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有国内储能企业订单量翻了8倍,生产计划已排到明年。
由于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具有很大的波动性,无法满足电网的全天候调度需求,因此从2021年以来,宁夏、辽宁、安徽、江苏等地陆续在新能源上网等相关文件中提出了对储能配套等的具体要求。其中江苏规定,省内长江以南地区新建光伏发电项目按照功率8%及以上比例配建调峰能力,长江以北地区按照功率10%及以上比例配建调峰能力,时长均为2小时。在当前光伏装机量攀升的背景下,储能系统的销量自然开始大幅增长。
储能的作用可以通俗理解为“充电宝”,风电、光伏大发时或者用电低谷时充电,风光出力小或者用电高峰时放电。既能平滑不稳定的光伏发电和风电,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也能配合常规火电、核电等电源,为电力系统运行提供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
2022年上半年,因俄乌战争影响,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全球各国CPI通胀指数屡创新高,这直接导致了欧洲能源成本和电价快速攀升,居民用电成本高+供电稳定性差,带来户用光伏装机量高速增长,进而带来户用储能市场超预期爆发。
户用储能又称家庭储能系统,它类似于一个微型储能电站,其运行不受城市供电网络影响。全球户用储能蓬勃发展,预计2022/2023年全球户用储能装机量有望达到15GWh/35GWh,出货量达到24GWh/55GWh,同比增长250%/127%,当前渗透率不足5%,未来随着成本下降有十倍以上的增长空间。
国内外电力储能市场的旺盛需求,给储能行业的相关企业带来了大量的订单,A股上市公司储能概念相关企业均出现了业绩高速增长,如派能科技(688063)2022年1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16%,净利润同比增长72%,鹏辉能源(300438)2022年1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6%,净利润同比增长72%,南网科技(688248)2022年1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7%,净利润同比增长141%。业绩的增长,也带动了公司股价节节攀升,如鹏辉能源当前股价相比年内低点涨幅超过150%,南网科技当前股价相比年内低点涨幅超过100%。
02.
储能市场未来将达到万亿级别
2021年7月15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GW以上,未来五年将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转变,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2022年1月28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业内人士表示,这有利于新能源电力交易市场的发展,将会有效提高光伏配置储能系统的收益。
2022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其中,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进一步提升,系统成本降低30%以上。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2021年,全球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209.4GW,同比增长9%。其中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25.4GW,同比增长67.73%。
从全球储能市场装机结构来看,根据CNESA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球抽水蓄能的累计装机占比首次低于90%,比去年同期下降4.1个百分点;新型储能的累计装机规模紧随其后,同比增长67.7%,其中,锂离子电池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超过90%。
2021年,我国新型储能产业规模约550亿元,预计2022年产业规模将突破千亿,2025年产业规模将达4480亿元。
到2025年,新型储能市场规模要扩大至目前水平的10倍以上,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55%,储能规模化发展态势已然形成。
2021年,中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占比为11.8%,对应装机容量为5.12GW。
“十四五”期末,电化学储能累计投运规模预计将达到 55.9GW,新增装机量将超过50GW,以配合新能源发电占比提升和十四五期间的减碳目标。
电化学储能产业将在未来几年迎来爆发式增长,并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实现快速发展,助推我国储能产业大规模产业化。
来源:连线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