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势而为!全球天然气市场版图的新变化
发布日期:2022/9/22
最近几年全球能源市场逢多事之秋,一直跌宕起伏。其中的“引擎”恐非天然气市场波动莫属。2021年夏季全球气候出现异常,欧洲尤甚。高温炎热的夏季极大拉动电力需求,而同一时期欧洲寄予厚望的风电受极端天气影响出工不出力,使得欧洲夏季天然气发电需求猛增,各国动用了天然气储备。
天然气储备动用之后,为确保天然气全年稳定供应,欧洲自夏季开始便为储气库补气,天然气市场出现了淡季不淡现象并波及全球。由于之前受疫情影响全球油气投资锐减,天然气供应本就偏紧,在需求“淡季不淡”的驱动之下,供应不足的惯性一直延续到冬季,导致了气价高涨并产生连锁反应,能源价格全面飙升。今年以来,俄乌冲突的爆发为天然气市场的恢复又增加了不确定性。
传统势力变化
市场恢复本就不易,地缘政治再动荡无异于雪上加霜,市场变化也因此变得更加复杂。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全球主要天然气生产大国产生深刻影响,各国情况不同影响各异,全球天然气生产版图因之生变。
美国以页岩气为主体的天然气供应发力。
众所周知,页岩油气革命之后,页岩气开始成为美国天然气产量增长的主力。依靠页岩气“红利”,美国在过去十多年里坐上了全球天然气生产的头把交椅,天然气产量跃居全球第一。
尽管不时面对油价气价波动,页岩气产量在过去十多年基本上是处于稳增长状态,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只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时期,页岩油气产业受到低油气价格及投资限制,产量增长出现停滞,此外拜登能源新政对其也有一定程度的制约。但在欧美能源荒出现之后,能源新政又有所松动,页岩油气生产再次恢复。特别是在今年的俄乌冲突爆发之后,由于欧洲担心天然气供应在冬季出现断供现象,于是加大从全球寻求替代气源力度,这一市场变化为美国页岩油气产业复苏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在海外市场需求驱动之下,预计2022年美国国内天然气产量将突破1万亿立方米,且这一势头有望在2023年延续。美国国内的天然气产量重点增长地区是马塞勒斯、海恩斯维尔和尤蒂卡等主要页岩区。睿咨得公司估计这三个主要页岩区页岩气年产量分别为2500亿立方米、1700亿立方米和700亿立方米。
俄罗斯天然气产量下降几成定局。
俄罗斯是油气生产大国,但从其近年发展历程看,俄罗斯油气产量增长对外资有着高强度的依赖。俄罗斯国内大型油气田经过多年开采之后,呈现产出逐年递减特点。资源接替潜力区主要集中在永久冻土带、高寒地区以及深海地区,资源条件复杂,所需投资巨大。
俄罗斯想要保持产能的正常运行需要有先进的油气生产技术支撑及投资跟进,而俄罗斯油气工业在这一方面并无积累优势。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俄罗斯油气产量增长基本不是依靠新的重大油气发现,而是通过吸引外资获得油气田开发急需的资金和技术方式支撑。
据国际能源机构有关数据评估,俄罗斯每年仅维持油气生产就至少需要上百亿美元的投资,后续油气田要实现大开发则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据俄罗斯制定的相关油气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30年前俄罗斯天然气行业需投资6000亿美元。
俄罗斯国内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更换维修所需资金巨大。俄乌冲突爆发以后,欧美对俄罗斯实施金融制裁,限制俄油气出口,同时禁止对俄出口相关技术设备,要求欧美石油公司纷纷撤资俄罗斯,导致其油气领域投资更加不足,必然影响到俄罗斯国内油气再生产循环的正常运行。据睿咨得公司预测,2022年俄罗斯国内天然气产量降至6000亿立方米以内,同比降幅约10%。
伊朗天然气产量稳定,但其未来走向充满不确定性。
伊朗是全球天然气大国,储量与俄罗斯不相上下,但伊朗的天然气远未得到深度开发,天然气产量基本上是自给自足,2500亿立方米中仅有不足1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出口至欧洲。
拥有丰富的储量而产量不及预期与伊朗长期遭受欧美制裁有关。欧美对伊朗的制裁重点就是限制其石油出口和禁止对其油气投资。目前的环境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去年的欧洲气荒及今年俄乌冲突之后,伊朗的油气工业解除制裁可能会出现转机。
气荒之后欧洲叫停了激进的去化石能源行动,依然强调化石能源地位重要性,俄乌冲突的爆发进一步坚定了欧洲摆脱俄气的愿望。对欧洲而言,实现上述目标最为理想的选择是发现新的替代气源。在此形势下,伊朗以其资源和地理位置的优势成为欧洲理论上最为理想的选择。
在此形势下,欧美与伊朗针对制裁解禁的谈判取得进展可能性进一步增大。伊朗的天然气产能释放,欧洲的用气燃眉之急可望得以较好解决。虽然最近一次美伊谈判并未取得突破,但突破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只要欧洲气荒风险不消除,美伊核谈判就完全有逆转的可能。
从近期欧洲高温,俄气供应欧洲总量下降等情况看,欧洲2022年的天然气供应前景并不乐观,不排除再次出现气荒的可能。欧美同处是一个阵营,美国解围欧洲是其“责任与义务”。问题在于,欧洲的天然气虽然一定程度可以依靠美国进口,但美国的天然气出口并不全部针对欧洲一个地区,欧洲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美国身上,远亲不如近邻。
新格局演进
在美伊核谈迟迟不能取得进展之际,在拜登总统亲自赴欧洲敦促以沙特为代表的欧佩克增产石油、平抑通胀的特殊时刻,普京总统不顾舟车劳顿,赴伊朗访问并与伊朗签订400亿美元的合作大单。俄美元首的中东之行折射出两国对中东国家和战略同盟的重视,折射出中东在未来俄美油气博弈中的地位。
俄罗斯与伊朗均为天然气大国,两国的天然气储量占到全球天然气储量近半的比例。未来无论外部环境怎么变化,只要天然气是主体能源,俄罗斯与伊朗的地位就无法撼动。
2021年欧洲气荒之后,天然气在欧洲各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进一步得以巩固已是事实。在当前俄罗斯与伊朗均遭受制裁,欧洲急于摆脱俄气依赖的形势下,两国的抱团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抵抗欧美制裁的底气。俄罗斯未来投资伊朗天然气田开发以及天然气液化项目将显著增强俄在伊朗天然气开发上的话语权。
换而言之,未来伊朗天然气要进入欧洲,一定程度上还取决于俄罗斯,要看俄罗斯的眼色,毕竟俄罗斯是伊朗天然气的投资方。理论上讲,欧洲用上了伊朗的天然气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俄气的替代,这一点应该是俄罗斯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一旦俄在伊朗未来天然气领域有了话语权,俄罗斯必定主张伊朗的天然气更多的流向亚洲国家以减轻自身气源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压力。就这一点而言,伊朗未来应该是欧美和俄罗斯争取的对象,俄罗斯与其合作很有战略眼光。
卡塔尔与澳大利亚产量稳定,但流向会发生变化。作为传统的天然气出口大国,卡塔尔与澳大利亚两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环境稳定,不像伊朗与俄罗斯那样遭受欧美制裁事件的影响,卡塔尔与澳大利亚的天然气产量多年来一直保持稳定。
未来供应格局的变化主要集中在流向方面。不久前德国与卡塔尔达成协议,根据协议卡塔尔今后将增加对德国天然气供应量。德国是俄气大用户,在此次对俄制裁中表现得非常积极,寻求替代气源的力度也甚为抢眼,其触角目前正伸向亚非地区。
卡塔尔目前出口LNG绝大多数流向亚太国家,出口欧洲的天然气占其出口总量的1/4;澳大利亚的天然气则主要流向中日韩等亚洲国家,极少部分出口至欧洲。但是随着欧洲在全球找气力度加大及触角的延伸,卡塔尔和澳大利亚的部分出口量将流向欧洲,目前已经出现迹象。流向改变的同时,上述两国国内天然气产量增长也并非没有可能。
中国是天然气生产与消费大国,目前天然气消费中的40%以上来自海外市场,未来天然气需求还将增长,距离峰值需求还有较长时期。
中国的天然气进口与上述主要天然气资源国家均有交集。能源荒和俄乌冲突之下的全球天然气市场将进入深度变革期,变革过程对中国的天然气需求必定带来系列影响,需要及早做出应对和布局。
就近期看,欧洲加大从全球抢气力度势必导致主要资源国天然气供应趋紧,天然气现货在今冬的价格有可能走高,增加我国的进口成本。从远期看,若伊朗未来天然气产能得以释放,我国海外天然气进口渠道将得以拓宽。
来源:能源新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