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排兵布阵!万科、碧桂园等杀入光伏行业:地产转型的新探索?

发布日期:2022/12/8




      随着房地产开发规模见顶,房企的昔日荣光也在加速褪去。探寻新赛道,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对房企来说已是不得不面对的难题了。去年以来,已经有一批房企宣布剥离房地产业务,彻底向其他行业转型。


     而更多的房企,则是摸着石头过河,一边继续坚守老本行,一边摸索着新出路,其中就有不少房企搭上时代的快车,抢滩新能源、大健康等热门市场。这些房企跨界业务进展如何?对同行又有哪些启发?


     地产转型的新探索

     多家房企布局光伏等新产业


     今年九月,保利资本和碧桂园创投联合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保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据公开信息,该公司计划以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开发为核心,分阶段逐步打造成国内领先的综合能源管理服务商。


      消息一出,就有人好奇,房企这是要蹭光伏的热点?


     事实上,房企布局新能源领域,早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且不说此前部分房企涉足新能源车制造,近两年,也已有一批房企抢先在光伏领域排兵布阵。

以万科为例,2021年万科就在投资者互动平台透露,公司物流业务已经就仓储物流光伏屋面开展相关行动,且已完成部分园区分布式光伏的论证,将逐步统筹研究落地方案。


      要说万科与“光伏“的渊源,还可以追溯到更早之前。位于深圳大梅沙的万科中心在2013年建成之际采用了光伏发电,不过原来的发电效率比较低,后来这座大楼被改造成了2平方公里的碳中和社区,更换了新的光伏发电设施后,发电效率提高了一倍。


      更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万科还参与收购物流巨头普洛斯,并持股21.4%成为普洛斯第一大股东。而在第二年,普洛斯成立了新能源公司“普枫新能源”,在物流园区内推进分布式屋顶光伏项目的开发。截至去年底,普枫新能源已在全国15个省市运营100多个物流园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总开发规模达到1GW。


      掘金光伏产业的,远不止万科一家。


      新城控股2019年就联合国有上市公司金开新能低调成立“吾盛能源”。吾盛能源秉承“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电站”双轮驱动的战略,依托新城控股遍布各地的吾悦广场这一底层资产,在成立之后获得快速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4月底,吾盛能源累计投产项目42个,累计装机规模约47MW。据测算,年发电量可达到6385万度,年碳减排量大约可达63658吨。


      “站在风口上,猪也能上天”。这几年,那些搭上时代快车的企业,无疑都获得了飞速发展。身处转型期的房地产商,自然也想从新兴市场分一杯羹。除了试水光伏产业,也有不少房企将触角延伸到更为陌生、却同样炙手可热的热门赛道,比如大健康产业。


      例如,融侨集团在2019年就入股了同道医师集团,间接介入医疗健康产业;格力地产也于2020年入股上海华科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的核心业务为体外诊断。


     与这些企业“小试牛刀”的做法不同的是,一些企业甚至打算剥离房地产,全身心投入到新领域的拓展中。


     中国奥园旗下的奥园美谷,公司前身主要从事化纤、房地产等业务。去年,奥园美谷剔除了房地产业务,将业务重心全部转型医美行业,通过并购医美机构、代理国外医美产品等方式快速切入新赛道。


     无独有偶。厦门国贸在2021年也公告称,将转让旗下两家房地产公司(国贸地产和国贸发展),在其此前发布的“五年发展战略规划纲要”中,厦门国贸曾表示,将逐步退出房地产行业,积极发展大健康等战略新兴业务。


      虽然目前大部分房企在新兴领域的布局仍于摸索阶段,且诚如某地产大佬所言,多赛道同时探索,所面临的的难度和付出的成本远远超过最初预估。但无论如何,这些先行者,都将为同行留下可借鉴的经验。


     基于优势能力做延展

     房企才能拓展出新赛道


     房地产进入下半场,已经成为行业共识。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倒逼着房企进行转型升级。


     事实上,“多元化”对房企来说,早就不是新话题了。这些年,有的房企坚持开发与运营“双轮驱动”,有的形成产业、商业、物业等“多条腿走路”的均衡局面。在行业陡然下行阶段,那些渐成气候的多元业务,无疑有效的增厚了房企的安全垫,形成了东方不亮西方亮的优势局面。


      这从某种程度也证明了,地产下半场,房企仅仅会盖房卖房已经远远不够了。学会围绕建筑这个物理空间做“文章”,不仅能突破规模增长的困局,还将创造无限的可能性。


     1、围绕地产主业拓展多元业务,成功概率更高


     企业做大了,总是很难按耐扩张的冲动。这一点在房企身上同样体现得淋漓尽致。


    过去,由于地产处于上升期,开发业务蒸蒸日上,房企手握大量资金,往往哪一行热门,就往那一行撒钱:造车、玩体育、搞娱乐……不一而足。可惜,房企在这些陌生领域折戟者多,成功者少之又少。个中原因,不外乎两点:


      第一,匆忙上马新业务,一不熟悉行业形势,二不掌握核心技术,三无骨干人才支撑。投入的是真金白银,收获的往往是惨痛教训;


      第二,摆脱不了传统的开发思维,缺乏长远的目标或规划。最典型的,莫如前些年一窝蜂上的文旅地产,很多房企并不具备做产业的能力,或者根本没有做产业的决心,只是想以产业为噱头获得低价地。几年下来,所谓的产业地产只剩下一地鸡毛。


      相比之下,那些用心经营细分赛道的房企,不仅主业稳固,多元化业务已渐成气候。


      比如龙湖围绕“空间即服务”战略,孵化出了地产开发、商业投资、租赁住房、空间服务、房屋租售、房屋装修六大主航道业务,并积极试水医养、产城等创新领域。这让龙湖从单一的开发商进化为空间运营服务商。其多元业务尤其旗下的商业板块已发展为集团的一块招牌,不仅为集团贡献了源源不断的现金流,且毛利率早已超越开发业务。


      物理空间是有边界的,但围绕空间运营和服务延伸出来生意,却具有无限的想象空间。而在此之前,房企必须弄清楚的是——我有哪些潜在优势可发掘?


      2、转型不是盲目试错,关键要发掘自身优势


      回到前文,万科、新城等纷纷介入光伏、医美等热门产业,其他房企是不是要跟上?


      显然不是。


      不难发现,面对医美、生物等新产业,房企完全是门外汉。隔行如隔山的情况下,房企更多采用入股、并购等方式轻装上阵。


     而对于光伏产业,房企选择“躬身入局”。这是因为,他们本身就具备建设光伏的底层资产。


      以万科为例,万科旗下的万纬物流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冷链物流综合服务商。截至今年9月份,万纬物流在全国的仓储规模达到1200万㎡,其中冷链仓储规模190万㎡,拥有47个冷链物流园。


     冷库是能耗大户,而物流园本身就提供了极佳的光伏屋面条件。做光伏自发自用,既能节省电费,还能拿补贴,且光伏电站还能带来额外的收入。可谓一举多得。


      同理,新城、万达、世茂等房企涉足光伏发电,也是将自家商业项目的屋面“物尽其用”。以此类推,拥有存量资产如产业园区、商场、酒店等的房企布局光伏产业,无疑是顺水推舟的事。


      可见,房企试水新兴产业,不能盲目从大众、随大流,而是要基于自身优势做延伸。这一点,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在不断被印证。比如这两年火出圈的代建业务,最初一批吃螃蟹者,诸如绿城管理、中原建业等,都受益于集团多年沉淀下来的过硬实力和良好口碑。这是他们“优势”,也是他们获得“订单”,做大代建业务的保障。


      地产已经过了闭眼赚钱的时代,大多数房企都面临着转型的压力。但地主家也没“余粮”的当前,盲目试错和盲目从众都是不现实的。众多房企的经历表明,拓展房地产上下游相关产业,对房企来说是顺势而为,成功概率更高,也更容易与主业形成优势互补;而基于自身优势,秉承长期主义在细分领域深挖、做精,才是地产下半场的生存发展之道。


来源:磨铁星文  太阳能发电网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