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四川省未来三年:电新增风光24.8GW,增补233个新能源、电网项目(附清单)

发布日期:2022/12/10



      12月6日,《四川省电源电网发展规划(2022—2025年)》发布,四川省明确了未来三年电源电网发展的主要任务、重大工程和改革举措。《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备较强抗风险能力的电力系统,电力装机规模再上新台阶、达16560万千瓦。


      文件提出当前四川电源电网发展存在三大问题:电源多能互补性不强,电网互联互济能力不足,加快电力建设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为满足高速增长的用电负荷和用电量,四川将开展补短板强弱项的三大行动。


      加快建设多能互补的重点电源项目。《规划》提出,强化水力发电主体支撑地位,到2025年,水电装机新增1653万千瓦,达1.06亿千瓦。提升风光等新能源补充功能,到2025年,全省光伏发电、风电装机分别新增2004万千瓦、473万千瓦;分别达到2200万千瓦、1000万千瓦以上。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在光伏重点项目中新增“积极推进纳入国家试点的成都市金堂县、攀枝花市西区、广元市旺苍县、南充市嘉陵区、阿坝州茂县、凉山州德昌县等开发屋顶分布式光伏”这一任务。


      增强气电煤电顶峰兜底能力,抓紧建设支撑性、调节性火电项目。发挥新型储能灵活调节作用,规划建设“新能源+储能”设施。对新增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原则上按不低于装机容量10%、储能时长2小时以上,配置新型储能设施,为电源顶峰提供备份。到2025年,力争全省新型储能规模达200万千瓦以上。


      大力实施互联互济的重要电网工程。《规划》提出,强化负荷中心间、流域间、省际间互联互济,以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为骨干、500千伏省内环网为支撑、外电入川通道为补充,加快构建坚强网架结构。


      建立健全加快电力建设的体制机制。《规划》明确,将建立推动多能互补的新能源配置激励机制,创新促进龙头水库开发的上下游利益共享机制,健全有利于顶峰兜底电源建设运营的电价形成机制,完善支持资源地发展的补偿机制,理顺促进电网融合发展的资产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推动省际间电力交易,营造有利于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


       今年7—8月,四川省面临历史同期最高极端高温、最少降雨量、最高电力负荷“三最”叠加局面,主要流域来水偏枯五成,水力发电断崖式下跌,电力供需严重失衡,历史同期首次出现电力电量“双缺”,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同时,伴随着目前《四川省电源电网发展规划(2022—2025年)》已经通过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为了构建充足稳定安全可靠的电力系统,四川省亟需加快推进电源电网建设,新开工一大批纳入该规划的电源电网项目。


      12月6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能源局也发布了《关于明确能源、电力项目规划依据的复函(川发改能源函〔2022〕1030号)》。文件显示,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全力推动电源电网项目极速审批、尽快开工、早日投产,现将增补启动的已纳规项目清单提供给四川省资源资源厅,恳请贵厅在新增项目用地预审和规划选址等相关核准要件办理上给予全力支持,共同促进电源电网项目早开工、早投产,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电力保障基础。


       根据清单显示,四川省近期增补了17个电源项目、216个电网项目。经过梳理,共计13个光伏项目、3个风电项目,光伏规模超1930MW。包含项目单位华润、大唐、华电、三峡、中广核等等央国企。项目具体名单见文末附件。


       作为能源大省,四川省具有“丰水、富气、少油、贫煤、风光集中”的能源资源禀赋特点。全省清洁能源发电占比达85%,位居全国第一,太阳能、风能的资源技术可开发量分别达到8500万千瓦和1800万千瓦以上,具有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先天优势。尤其是水电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约1.48亿千瓦,占全国总量的21.2%,四川水电装机容量达8947.0万千瓦,居全国首位。


      但作为一个水电大省,为什么在今年却严重缺电呢?公开原因显示,干旱致使四川水电发电能力断崖式下跌、高温使得四川用电负荷大幅上涨、入川输电通道偏少、火电和新能源难以补足用电缺口。原有的电力系统平衡常规态势被打破,在线发电容量难以满足用电需求,进而出现持续近两个月的供电紧张状况。


      不过,极端的干旱天气虽然是直接原因,但究其深层原因,也暴露了四川在输电通道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尤其是电网和储能设施建设的不足。电网缺乏跨省、省内电力互济能力,根据公开报道,四川省缺电期间因为自身输电能力有限,所以当时出现了省外电力“送不进来”,省内电力往负荷中心“送不进去”的现象。这是四川需要引起重视的盲点问题。


       而这也与四川省一直以来是水电大省,承担西电东送的原因有关。过去由于水电丰沛,四川更多考虑电力“输出”而非“输入”,没有足够重视输电通道的双向输送能力建设。所以在经历了今年严重缺电的重挫之后,四川省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3年的电源电网规划发展,进一步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


      附件:四川省近期增补电力建设项目清单




来源:光伏们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