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日新月异!广东:能源结构持续调整优化 不断取得绿色发展新成效

发布日期:2022/12/15



       




       二十大召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成为热议主题。新时代、新征程,如何持续推进绿色转型?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勇立潮头,始终坚持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居民生活的“蓝天白云”与“鸟语花香”,以环保优化经济增长,不断取得绿色发展新成效,不断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通过十年积累,广东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5.7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2.4万亿元,连续跨过7个万亿级台阶,经济总量连续33年居全国第一,人均生产总值从5.23万元增长到9.83万元,多个城市迈入万亿级城市行列。高质量发展中,广东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面完成国家考核约束性指标,全省PM2.5连续7年稳定达标,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为“十三五”最优水平,劣V类国考断面全面消除,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



       谋划转型,怡人生态为高质量发展护航






       过去,伴随着广东省繁荣经济的是巨大的环境破坏,省内珠三角地区长年笼罩在雾霾之中。




       广东痛定思痛,一手抓经济结构调整,一手抓污染整治。这也为如今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广东全省有21个县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占全省陆地面积的25.3%;在全国率先建立实施生态严格控制区空间管制政策,坚持差别化发展战略,实施资源能源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在推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过程中,强调坚守生态环保底线,在尽可能保持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建设;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强调集中发展工业园区,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生态产业。




       十年间,广东“两手都要抓,两手一样硬”,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标志性转变,绿色发展成效卓著。“十三五”时期,广东初步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持续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降耗目标任务,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电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率居全国前列。




       资源节约利用水平提高,生态修复与建设稳步推进。茅洲河、练江水质显著好转,劣V类国考断面全面清零,基本消除地级以上市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深入实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全省森林覆盖率58.66%,建成国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5个,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地数量、面积均居全国前列。






       坚守蓝天,“绿色大考”交出亮眼答卷






       此前,生态环境部通报2022年1-9月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广东省内,深圳、珠海、惠州、中山、肇庆五座城市入围前20名,空气质量位居全国前列。如何在绿色大考中答好“空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这一题,可谓广东的强项。




       广东对大气污染问题早关注、早预防、早行动,坚持科学谋划、精准施策、真抓实干,走出了一条符合广东实际的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路子。




       2008年,广东便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区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建立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推进珠三角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出台《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持续优化产业、能源、交通结构,突出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加快推进高铁、城际轨道、地铁等绿色交通网络和海上风电、核电等清洁能源项目建设。优化能源结构,已基本实现燃煤设备和居民散煤清零,取而代之的是核电、西电、气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




       为推进污染治理,广东成立了省发改委、工信厅等12个相关部门参加的“散乱污”工业企业(场所)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大力引进高环保、低耗能的新兴产业,逐渐淘汰炼化、炼钢炼铁等高污染产业。建立公安、交通运输部门参加的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联席会议,以及交通运输、海事部门参加的船舶和港口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针对人口密度极高的珠三角城市,大力鼓励绿色出行,同时推动公交电动化。当前,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多年位居全国第一、销量占全国12%,全省公交电动化率达97.8%。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还在全国率先引入高新技术手段。当前,广东已经基本建成PM2.5成分监测网络、VOCs光化学监测网络、颗粒物和臭氧激光雷达监测网络,结合遥感卫星立体监测系统,形成天空地一体监测体系。在空气质量预报方面,实现了未来7天AQI数值预报,基本实现短期精准和中长期趋势预报。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方面,形成了以区域视野城市行动为核心的区域空气质量运行管理体系和机制。继美国加州和欧盟之后,科技部认定珠三角区域建成了全球第3个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示范区。







       还原清波,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






       站在练江河岸,曾经常被生态环境部全国地表水月报重度污染名单“点到”的“墨水河”呈现着一碧无际,鱼跃鸢飞的好景色。而这正是广东成功打下“治水攻坚战”的一个缩影。




       广东省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各级干支流共614条。全省降水时程和地区上分布不均,夏秋易洪涝,冬春常干旱。改革开放以来,广东迎来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口爆发性增长,以全国1.9%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8.9%的常住人口和10.9%的经济总量,造成污染负荷远远超过其环境承载力。因此,广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2015年国家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后,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履行新一轮水污染防治工作省级牵头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广东成立广东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构建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省、市、县、镇、村五级河长体系。陆续发布《广东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广东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以及实施重污染流域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打响“治水攻坚战”。




       同时,广东狠抓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面实施“挂图作战、系统治水”,建立“一张图”“一张表”,建立信息调度、水质通报、专家会商、预警预报等制度,动态研判、督导整治工作,并且以“大兵团”作战加快推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伴随着污水治理的,还有“土壤攻坚战”与“美丽乡村保卫战”。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全面摸清土壤污染底数,完成3.26万个农用地点位详查,调查9963个重点行业企业地块污染状况。突出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坚持土壤污染与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强化重金属污染整治,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两项约束性指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




       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广东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集中供水、无害化户厕、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实现全覆盖,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8.4%,农业面源污染逐年减少。




       优美环境为乡村休闲产业打下坚实基础。广东全省累计建成肇庆封开等5条省际廊道,打造了广州“花漾年华”、佛山“百里芳华”、茂名“精彩100里”、汕尾“蚝情万丈”和陆丰“滨海走廊”等200多条美丽乡村风貌带、570多条美丽乡村精品线路。2020年,全省休闲农业经营主体8013个,从业人数为57.89万人,接待人数1.24亿人次,营业收入143.7亿元。




       回首十年,广东绿色“能量”迸发,持续将“绿水青山”化作“金山银山”,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砥砺前行。现如今,广东充分认识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展望着经济环境更步调一致,人与自然更为和谐美丽的发展之路。




来源:元一能源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