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3/2/17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于2023年2月15日(星期三)下午3:00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等介绍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情况。
主持人王强荣: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举办“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发布会第五场,邀请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王栋先生,省科技厅副厅长梁恺龙先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孙京军先生,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赵辉先生,省能源局副局长王福栋先生介绍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情况,解读《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及《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王栋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王栋:
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山东的光荣使命,是指引山东奋力“走在前、开新局”,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重大战略机遇。为全力推动先行区建设强势开局,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以下简称《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下面,我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一、《行动计划》和《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出台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2022年8月,国务院以国发〔2022〕18号文件印发《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赋予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重大使命,这是党中央提出“三新一高”和“双碳”两项重大战略以来,全国第一个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战略布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以国发文件赋予山东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我省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为加快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了强大机遇,注入了强劲动力。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先行区建设工作,多次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传达学习、研究部署,要求编制三年《行动计划》,高起点谋划、高水平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2022年11月18日,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全省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会议强调先行区是一个全局性定位、全方位要求、全过程引领的重大战略,要将先行区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山东各项工作的总抓手,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更大作为,作出更大贡献。
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有关部门组成专班,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学习国发〔2022〕18号文件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全面落实全省动员大会精神,系统梳理、深入调研,经广泛征求国家相关部委、各市、各部门及有关专家智库、企业意见,起草形成了《行动计划》和《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经省委、省政府审定后印发实施。
二、《行动计划》和《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主要内容
《行动计划》共12部分160条,分三个板块:
第一板块,为总体要求。明确了先行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定位。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和示范先行重大使命,提出要牢牢把握以先行区建设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这一总要求;纵深推进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十大创新“三个十大行动”;聚焦深化动能转换、绿色低碳转型、工业化数字化深度融合、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四个发展导向”;充分彰显“强、富、高、优、美”现代化强省建设“五个内涵特征”;努力打造全面创新先行区、协调发展引领区、生态保护样板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共同富裕新范例、安全和谐示范区。
第二板块,包括十项重点任务。一是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全国区域创新中心。加强基础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四级实验室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设“2+N”人才集聚雁阵格局。二是纵深推进动能转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高端化发展,加快重化工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体系,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引领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三是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纵深推进“十大扩需求”行动,拓展消费新场景、新模式,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完善现代流通体系,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四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快建设现代水网,实施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稳步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五是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实施济南“强省会”、青岛“强龙头”战略,推动省会、胶东、鲁南经济圈特色化一体化发展,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构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动力系统。六是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编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构建更高质量农业稳产保供体系,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全链条发展,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促进农民农村全面发展。七是聚力用好“关键一招”,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推进国资国企、要素配置、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走在前列,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营商环境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省。八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汇聚高质量发展精神力量。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建设,打造“山东手造”区域公共品牌,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提升“好客山东·好品山东”影响力、带动力。九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办好民生实事,促进居民就业和增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十是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山东。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守牢粮食、能源、资源、金融、生态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一排底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先行区建设塑造安全稳定和谐发展环境。
第三板块,组织保障。主要从领导机制、工作机制、保障机制、督导考核机制等方面作了安排,凝聚先行区建设的强大合力。
《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主要是在三年《行动计划》基础框架下,提出今年计划推进实施的重大工程项目、重要改革举措、重点目标任务。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新旧动能转换、着力扩大内需、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推进海洋强省建设、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产业、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守好安全发展底线等12个方面,细化实化了116条年度发展目标和具体任务,并逐一明确牵头单位、参与单位。
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省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各市各部门,深刻领会省委、省政府战略意图,把先行区建设作为全局性统领性任务,坚决扛牢责任,加强谋篇布局,强化战略集成,持续做好对上争取,聚焦政策保障、项目支撑、协调推进,高标准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和《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全力推动先行区建设走深走实、早见成效,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真诚希望广大新闻界的朋友加大宣传力度,在做好政策文件解读的同时,对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宣传推介,全面展示战略加持下的山东机遇和山东风采,形成先行区建设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合力。
谢谢大家!
王强荣: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记者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人民网记者:
山东加快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请问山东省科技厅在培育战略科技力量、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方面有哪些举措?
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梁恺龙:
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山东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科技创新作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先行区建设中担负着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历史任务。山东省科技厅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向高能级创新平台集聚、向科技型企业集聚、向高校院所集聚,全方位打造战略科技力量,支撑和引领先行区发展。
一是加快构筑高能级创新平台。先行区启动建设以来,崂山实验室、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枣庄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等一批“国字号”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落地山东,为先行区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创新资源保障。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各类创新平台的指导和培育力度,推动平台更加精准服务、支撑和引领全省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在实验室方面,我们将积极推动崂山实验室更好发挥带动作用,加快建设“1313”四级实验室体系,努力产出一批高质量重大基础研究成果。在技术创新中心方面,我们将发挥高速列车、燃料电池、盐碱地综合利用3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作用,带动省级技术创新中心高质量建设,努力攻克一批产业关键技术,支撑“十强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新型研发机构方面,我们将高标准建设“1+30+N”的创新创业共同体体系,做强山东能源研究院等高能级新型研发机构,引领绿色低碳技术变革和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实施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近年来,我们聚焦“十强产业”需求,先后实施了1000余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突破了一批“卡脖子”技术问题,引领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多个领域高质量发展,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6586家,是2017年的4.1倍。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支持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生态环保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其中企业牵头的比例不低于70%。同时,进一步加大部省联动、省市联动,聚焦区域创新发展重大需求,持续推动“氢进万家”、碳达峰碳中和等20余项科技示范工程实施,瞄准未来产业和新兴产业再布局一批科技示范工程,加快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展,推动行业集群性提升和区域集成性创新。
三是加快引育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新“科、教、产”协同育人模式,高标准建设10个省级基础科学研究中心,推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持续加大引才育才用才的力度,制定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政策,打造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青年人才梯次培育体系。深入开展全国科技成果评价、科技奖励、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打造一流的科研创新生态环境。大力推行“揭榜挂帅”“技术总师负责制”“赛马制”,赋予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科研路线决策权,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着力将我省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创新高地和新时代人才集聚高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请问,下步构建具有山东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思路主要是什么?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孙京军: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深刻指出“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要求“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这都为我们加快构建具有山东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指明了方向。下一步,我们将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先进制造业强省行动计划,加快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提升、智能化改造、绿色化转型、服务化延伸、生态化集聚,切实挺起山东“产业脊梁”。
一是坚决转调优化低效产能。持续深化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和高耗能行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确保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年底全面投产,落实焦炭产量年度控制目标,严格执行化工、钢铁、水泥、玻璃等重点行业产能置换政策,统筹推动电解铝、化肥、轮胎、氯碱等行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调优钢铁、石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集中度。
二是加快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启动实施企业技术改造提级三年行动,聚焦化工、冶金、机械、轻工、纺织、建材等重点产业,纵深推进“万项技改、万企转型”,全年滚动实施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万个以上,工业技改投资增长6%以上,提升我省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强化项目管理,抓好1200个重点技改项目的跟踪推进,年内形成最大化实物工作量。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制定实施工业领域和重点行业碳达峰工作方案,持续深化“亩产效益”改革评价,强化工业用能监督管理,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新推广节能节水重大技术装备100项以上,新培育国家能效领跑者企业10家以上、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00家以上。
三是聚焦重点培强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今年,将集中力量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高端化工、现代轻工纺织5个“十强”产业高质量发展,谋划实施一批重大引领性项目,培育形成新动能主体力量。推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新培育5家左右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0家以上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和平台、50个以上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标杆,带动提升制造业价值链和发展空间。积极培育量子科技、空天信息、虚拟现实、磁悬浮等未来产业示范集群,大力支持济南、青岛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
四是着力厚植产业生态优势。创新打造“点、线、面”协同发展格局,既做强优质企业,又畅通链群循环。“点”上强企业。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支持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打造更多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和“配套专家”。力争年内新增专精特新1000家、“小巨人”200家以上、单项冠军200家。“线”上强链条。依托“链长制”机制,聚焦11条标志性产业链,深化标志性产业链突破工程,实施融链固链专项行动,帮助更多配套企业、中小企业卡位入链,更好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协同创新、融通发展。“面”上强集群。开展产业集群培优培强工程,巩固扩大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势,新培育10个左右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能级提升行动,力争继续领跑全国,新培育20个左右省级集群。
五是聚力推动数字经济突破。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新培育20家以上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建设100家以上智能工厂。深化“云行齐鲁·工赋山东”,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新培育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50个以上、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平台10个左右,“双跨”平台排名稳中有进。大力实施集成电路“强芯”、高端软件“四名”等产业提升行动,力争年内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5%左右,信息技术产业营业收入保持10%以上增长。
谢谢!
中新社记者:
《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统筹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美丽山东。请问,下一步我省在生态环境领域将采取哪些措施助推绿色低碳发展?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赵辉: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必由之路。去年,国家赋予我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使命,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山东各项工作的总抓手,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十二次党代会和省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要求,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优化促进作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统筹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美丽山东,重点采取以下四个方面措施。
一是,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持续实施“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深入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农业投入与用地结构,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大力实施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311”工程,加快推进济南、青岛、淄博3大产业集群建设,着力打造10家生态环保产业特色园区,培育壮大100家龙头骨干企业。深入推进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制定2023年度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计划,新批准建设或命名10家左右生态工业园区。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组织遴选6—8家EOD模式试点。
二是,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制定出台山东省空气质量全面改善行动计划,着力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三场标志性战役。推进全省在营钢铁企业全面创建绩效A级企业,水泥、焦化行业全面完成全过程超低排放改造。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稳定消除五类及以下水体,优良水体比例保持稳定,推动重点流域“保水质、增颜值”。持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基本完成已排查出的1398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环境风险防控,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
三是,统筹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制定实施山东省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十大行动,着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样板区。组织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市一策”驻点研究。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组织遴选第二届生态文明“十强县”,对已创建的生态文明示范单位实行动态管理。实施生物多样性调查工程,推动出台《山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坚决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加快推进北方海洋环境应急处置中心建设。
四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严格落实“两高”行业碳排放减量替代制度,实行碳排放指标省级收储调剂,确保“两高”行业碳排放总量只减不增。印发实施《山东省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搭建省级碳普惠平台,探索建立个人碳账户和多层次碳普惠核证减排量消纳渠道。开展近零碳城市、近零碳园区、近零碳社区试点示范创建,继续支持青岛西海岸新区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指导支持济南市历下区申报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探索建立省重点行业、产品碳足迹评价认证体系。扎实做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工作,组织完成全省8大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022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及核查工作,确保第二个履约周期实现应履尽履。
谢谢。
大众日报记者:
能源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点领域,请问我省将围绕哪几个方面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山东省能源局副局长王福栋: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牵引,织密织牢能源保障网,着力抓好能源转型发展九大工程,全力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促进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加快建设能源供应保障体系。充分利用省内省外两大市场、两种资源,突出抓好煤炭、电力、油气“三链”和储备能力建设,夯实能源供应保障基础。优化省内煤炭开发布局,加大省外资源开发力度,调优煤炭运输结构,构建内外协同的煤炭供应链。加快推动清洁电力发展,稳步发展“省外来电”,持续完善网架结构,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绿色低碳的电力供应链。加大省内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加强省外资源调入,补齐油气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构建海陆兼备的油气供应链。加强煤炭、油气等储备设施建设,积极构建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有机结合、互补联动的储备体系,提高应急保障和风险应对能力。
二是加快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供消两端集中发力,大幅增加清洁能源供给,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在供给端,重点推进海上风电、海上光伏、胶东半岛核电、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鲁西南采煤沉陷区“光伏+”等“五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促进新能源基地化规模化开发,实现新增电力消费主要由清洁能源提供。在消纳端,全面实施新型储能工程发展行动,加快文登、潍坊、泰安二期等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燃机项目,深挖电力需求侧响应资源,着力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促进新能源高比例消纳。
三是加快建设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体系。发挥传统能源兜底保障作用,推动煤炭、油气绿色高效开发利用,加快煤电行业转型升级,促进化石能源清洁化、低碳化发展。煤炭方面。因地制宜推广应用绿色开采技术,加大煤炭洗选和提质加工,推动煤炭分级分质梯级利用。实施智能化提升工程,提高煤炭开发技术与装备水平。煤电方面。新规划建设一批大型清洁高效煤电机组,在确保电力、热力接续供应前提下,有序推动小煤电机组关停并转,系统推进在役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加快煤电行业转型升级。油气方面。利用油田富集风光资源和枯竭油气藏,推动油气田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在保障气源稳定供应基础上,有序推进天然气在居民采暖和工业燃料等领域推广应用,提升天然气消费利用水平。
谢谢!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今年是我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开局之年,请问,省发改委今年将采取哪些有力措施推动先行区建设?
王栋:
感谢您的提问。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省发改委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扭住重点、靶向攻关,重点做好“五个抓实”,全力推动先行区建设强势开局。
一是抓实机制运行。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近期将成立先行区建设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先行区建设总体设计,研究部署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工程。聚焦先行区建设“十个聚力”重点任务,分别成立工作专班,由有关省领导同志召集,逐一明确牵头和参加部门,负责推动政策研究、制度创新和重点任务落实。省发改委将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协调各工作专班,全力做好产业引导、项目谋划、督导落实等工作。
二是抓实政策突破。先行区建设重点打造了“1+2+16+N”的政策体系:“1”是国发〔2022〕18号文件;“2”是国务院《意见》分工落实方案和全省三年《行动计划》;“16”是各设区市的三年行动计划,依托自身优势,推动形成功能互补、各具特色的区域政策体系;“N”是分行业、分领域落实举措。今年,我们将持续完善政策体系,对纳入行动计划政策清单的事项,加强调度推进,省级拟出台的90个政策事项,力争上半年全部完成。此外,我们将密切做好向国家部委的汇报衔接,积极争取更多政策支持。
三是抓实战略实施。加快推进先行区建设,就是要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抓住用好重大历史机遇,集成落实好各项战略。今年,省发改委将聚焦现代化强省建设“五个内涵特征”,突出绿色低碳、节约集约、安全标准,深入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实施海洋强省建设行动。加快编制济南、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实施新一轮突破菏泽鲁西崛起三年行动,扎实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省级新区建设,构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动力系统。
四是抓实产业发展。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统筹谋划和坚强领导下,全省产业布局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有序调整,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聚焦先行区建设重点任务,我们将持续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做优做大“十强产业”,全力打造先进钢铁基地、高端石化等世界级产业集群。一体化推进新能源整车、芯片、动力电池、关键零部件等产业发展,超前布局空天信息、磁悬浮等未来产业,聚力开辟新产业新赛道。稳妥有序控碳减碳,“一业一策”推进碳达峰十大工程,实施碳金融发展三年行动。
五是抓实项目建设。重大项目是先行区建设的坚实支撑和强大保障,近期省发改委已印发实施第一批先行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重点项目名单,主要聚焦科技创新、“十强”产业、基础设施“七网”、能源九大工程等重点领域,谋划提出了3186个重大项目,计划总投资8.45万亿元。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开展重大项目谋划论证,滚动实施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加强重大支撑性项目招引力度,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强化土地、能耗、资金等重点要素对接,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投资拉动量,以重大项目牵引先行区建设走深走实。
谢谢!
来源: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