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云涌!中国海上风电新一轮洗牌加速
发布日期:2023/6/16
广东国管海域海上风电项目竞配正式启动,《深远海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即将下发。自然资源部发布推进海域立体设权工作通知,广西完成区首个分层设权方式不动产登记。接踵而至的大新闻,都在不断宣告行业,中国海上风电正迎来新的发展拐点。
越来越多沿海省份超预期规划,积极释放更多资源。不断涌现的向好信号,吸引越来越多玩家追逐参与。
从竞配、招标等新启动项目情况来看,中国海上风电走向深远海步伐加快。走向深远海的过程中,项目颗粒度也越来越大。以广东为例,动辄1GW起的项目单体容量,也在预示着,接下来市场格局的激烈变荡。
是激流勇进、吞并扩张,还是昙花一现、暗淡收场?历数中国风电发展史,也是产业链周期洗牌史。在时代大变局来临之际,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海上风电正上演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冰与火之歌。
新的时代风口已来临
1991年,全球首个真正意义上的海上风电场——Vineby海上风电项目在丹麦建成投产。2007年12月,中国首座海上风电站在渤海绥中油田并网发电。2021年,全球新增海上风电装机21.1GW,其中中国占80%;全球累计海上风电装机57.2GW,其中中国占48%。当年,中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跃居世界第一。
不管是横向对比全球海上风电装机,还是纵观中国海上风电发展历程,2021年都堪称中国海上风电发展拐点之年。
近20年以来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变化情况
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成本调查中心
2011-2021年国内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及同比增速变化
来源:国家能源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中国海上风电市场向好,主要得益于越来越多的省份参与及超预期市场规模的释放。在“双碳”目标和能源低碳转型引领下,海上风电因为资源丰富、不占用土地、适宜大规模开发等优势,逐渐成为沿海省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主力军。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重点建设山东半岛、长三角、闽南、粤东、北部湾五大海上风电基地集群。据风芒能源了解,“十四五”以来,全国九省(区)一市能源主管部门均组织开展海上风电规划工作。特别是广西、山东、海南等沿海省份,正式定调(重启)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其中,山东为加快项目建设,还接力地方省补,许诺财政支持。
017/2021年中国海上风电分省累计装机分布
来源:中国风电行业协会,中金公司研究部
据公开报道,“十四五”期间,各地出台的海上风电发展规划规模已达8000万千瓦,到2030年累计装机将超过2亿千瓦。
在市场大盘支撑下,2022年虽然是国内海上风电平价过渡第一年,但受益于山东(贡献50%左右新增并网规模)超预期规划与推进进度,叠加浙江、广东、福建等抢装遗留手续相对健全项目,风电行业在当年实现约5.2GW的吊装量。该成绩超过历史上除2021年抢装外的其他年份,也打消了平价之后迎来“三年寒冬期”顾虑。
中国海上风电的高景气发展态势仍在持续。据中金推算,保守估计广东阳江、江苏区域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启动7-9GW项目。其他区域,如浙江、广西、山东、辽宁、福建等地方,中金统计预测有15GW以上项目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开始,最晚至2024年初进入开工状态。近期启动的广东、福建2023年竞配,也在加码这一态势。
对中国海上风电而言,2023年不仅是高景气发展延续之年,更是正式奏响海上风电大变局之歌的重要历史节点。除了越来越多省份参与外,海上风电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政策指引海上风电往深远海发展,融合发展趋势清晰。
据国家能源局透露,今年将出台《深远海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随着近海风电开发经验日益成熟,高质量、低成本的近海风电资源逐渐得以开发,积极探索深远海风电开发技术与模式,已经成为未来我国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据风芒能源了解,《深远海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主要针对深远海海域用海管理体系(国家统筹、集约集中用海、核准主体、专属经济区用海管理体系)等管理措施进行研究。《办法》的出台,将为深远海海上风电顺利开发奠定基础。
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有山东、福建、广东等8个省(市)出台了深远海相关发展规划,将深远海海上风电作为中长期发展的重点。今年《广东省2023年海上风电项目竞争配置工作方案》正式启动国管海域项目配置,以此为标志,中国海上风电正式拉开大发展序幕。
海上风电发展,同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还有海域管理立体设权。海域分层设权登记前,所有海域使用权登记均按水面一个空间进行登记,不同的项目不能使用同一块区域海域使用权,造成海域利用率低;分层设权登记后,不同项目分别分层使用同一海域,大幅减轻投资成本,也将有利于科学合理、集约高效开发海域资源。
2023年6月1日,自然资源部发布《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推进海域立体设权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在不影响国防安全、海上交通安全、工程安全及防灾减灾等前提下,鼓励对海上光伏、海上风电等用海进行立体设权。
5月29日,广西投资集团成功竞得广西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A场址工程海域使用权。6月1日,完成分层设权方式不动产登记。这是全区首宗分层设权的海域使用权登记,破解了交叉重叠用海登记难题,标志着海域空间管理从“平面”时代进入“立体”时代。
新一波市场冲击在路上
政策指引的变革,深刻影响着市场格局的变动。对海上风电而言,在利好前景吸引下,最显著的现象就是越来越多“玩家”的入局。根据CWEA数据,截至2021年底,中国海上风电开发企业累计装机上,共有20家单位上榜。其中,三峡集团、华能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中广核、粤电等开发商累计海上风电装机在1GW以上。
风芒能源根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自2022年海上风电平价以来,我国已有7省共计启动39.7GW海上风电竞配。在优选业主中,新兴海上风电开发企业不断涌现。家电、旅游等企业跨界欲“分羹”现象屡见不鲜。
随着各开发主体的不断涌入,走向深远海的进程中,动辄0.5GW、1GW的项目单体容量,预示着开发商市场格局的剧烈变化。
对海上风电市场而言,沿海省份启动海上风电项目竞配细则不一,也成为开发商项目开发前期评估重要考量因素。
福建2022首批海上风电竞配,上海杭州湾海上风电项目竞配时均把电价作为竞争要求(以上海为例,电价水平占40分)。而以广东为代表的省份,则明确上网电价不作为本轮竞配因素,参与配置的海上风电项目上网电价执行省燃煤发电基准价。
2毛多与4毛多的电价差异,以开发商为代表的产业链感受反应自然不同。沿海省份的海上风电项目竞配方案,某种程度上也是深刻影响市场格局的政策推手。
随着市场变化发生剧烈变动的,还有以整机商为代表的风电产业链中上游板块。根据CWEA数据,2015年,中国海上风电市场共有10家整机商,累计装机容量1GW左右。2022年,中国海上风电市场共有14家整机商,累计装机容量超30GW。
从累计装机规模上看,2021-2022年,中国海上风电迈向发展新台阶之时,以电气风电、明阳智能、金风科技、远景能源、中国海装、东方电气为代表的前6家整机商把握时代机遇,逐渐站稳前6强。
但是从新增海上风电装机来看,除了电气风电一直保持排名第一外,每年海上风电排名变动巨大。以2021-2022年为例,中国海装等为代表的整机商排位上升。也有部分整机商直线下滑。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三年,明阳智能在新增装机上,稳定在第二位,且与电气风电的差距逐步缩小。2023年海上风电整机出货量,现还处于激烈角逐阶段。
对整机商而言,大变局时代,把握时代脉搏,下好“先手棋”至关重要。盘点海上风电历年装机情况可以看到,有整机商本来排名靠前,但却因各种原因,匆匆离场;也有整机商入海后没有站稳脚跟,在当年新增一定装机后,只“昙花一现”。
海上风电自然环境恶劣,对技术成熟度、可靠性、前瞻布局性等要求较高。从平价之后启动的省海上风电竞配来看,评分办法都对设备先进性提出要求。
在平低价压力与深远海发展指引下,大兆瓦、漂浮式成为整机商重点押宝对象。为抢夺市场,2021年以来,整机商不断推出新的大兆瓦机型,海上风电风机迭代速度加快。16MW、18MW甚至20MW海上风机正成为海上整机商布局重点。
据业内人士预测,到“十五五”初期,长江口以北批量装机单机容量可达到12MW及以上,长江以南则可达到20MW级别。据业内专家评估,如果整机商在未来深远海市场中无法推出12MW以上产品,就会失去竞争优势。
广东本次海上风电竞配,评分指引上,在创新能力里还特别提及“已投产项目在漂浮式等方面创新”。2021年以来,国内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陆续启动。不管是以中海油、中电建为代表的开发商,还是以中国海装、明阳智能为代表的整机商,都力图抢占先机,做好试点示范。关于海上风电的新一轮资源抢夺战,早已吹响冲锋号角。
除了上述可预测的发展趋势外,海上风电市场还有一个重大变动因素需要行业关注。去年就有消息称,国内海上风电场址的审批条件将要作调整,新增海上风电项目要从之前的“海上风电场原则上应在离岸距离不少于10公里、滩涂宽度超过10公里时海域水深不得少于10米”变成“离岸距离30km以外或水深在30m以上”。
沿海省份开发海上风电节奏不同,资源储备也不相同。“双三十规定”如能正式出台,必将对沿海省份产生多多少少影响。正在规划或规划已批复、已核准以及通过核准已开建的海上风电项目中,有哪些项目会受到新规定的影响,目前还不能完全确定。这也意味着,对开发商、整机商的资源储备、提前谋划布局提出更高要求。上述细节明确后,对整个市场的洗牌冲击将进一步加大。中国海上风电新一轮发展洗牌战已经打响。
2020年底沿海省份潜在海上风电可开发容量
来源:风芒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