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揽风齐提速!山东省8.8GW集中式陆上+1.2GW海上风电项目集体签约!
发布日期:2023/9/1
8月29日上午,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烟台开幕。来自海内外国家政要、权威专家、科研机构、跨国公司代表等共话发展、共谋未来。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主要负责同志在会上推介了重点项目,其中33个项目进行现场签约,总投资5197.8亿元。
“1”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
“3”为2023碳达峰碳中和会议、新旧动能转换项目推介及商务洽谈会、2023清洁能源发展会议
“N”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决策咨询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成果展等多场活动
根据现场印发的签约项目、重点推介项目手册,主办方优选确定了418个项目,包括103个现场签约项目、315个重点推介项目,总投资1.72万亿元,覆盖“十强”产业、基础设施、社会民生及生态环保、平台支撑等重点领域。
在本次会议上,中核集团、中国石油、国家电投、宁德时代等进行了全省集中式陆上风电项目集体签约。项目总投资590亿元,涵盖济南、济宁、临沂6市的23个标段工程,全部建成后,将形成875.5万千瓦装机规模,助力山东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这意味着山东省“十四五”首批集中式陆上风电项目竞争性谈判结果正式落地。
除了集中式陆上项目的签约,本次大会上还进行了海上项目的投资签约,包括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5号海上风电项目900MW(一期600MW项目)的签约,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半岛南U2场址二期项目签约等。
山东8.8GW集中式陆上风电项目竞配结果:中核、中石油、国电投、宁德时代等上榜
根据签约信息,山东省集中式陆上风电项目集体签约的集团包括:中核集团、中国石油、国家电投、宁德时代以及山东信发集团、中国华电集团、中国华能集团、山东高速集团、中电建、山东省财金投资集团、上海电气集团、长江三峡集团、中国东方电气集团、香港中电集团、山东发展投资控股集团、山东东明石化、山东国瑞能源集团等。
其中,根据山东国瑞能源集团的消息,该集团已与济南市签署了风电项目开发协议,计划在济南市投资26.7亿元,建设总装机容量345MW的风电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上网电量9亿kW·h,年节约标煤约2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0万吨。
根据风芒能源得到的一份清单,山东集中式陆上风电项目竞配中,有10家业主获取了400MW及以上指标,其中山东信发获得了825MW,宁德时代获得750MW,地方公司山东发展获得587.5MW。
根据8月6日消息,山东省启动“十四五”首批集中式陆上风电项目竞争性谈判。竞争共23个标段,6个地市,每个参与企业最多可申报3个地段,但最多只能获得2个标段的开发建设权。有业内人士表示,“自2017年暂停大部分市陆上风电项目核准后,本次竞配标志着山东省陆上风电迎来重启。超预期的资源释放对行业吸引力很大。本次竞配为邀请制。现在报名了近50家开发商。大部分已来到济南,正准备投标前期工作。”
据介绍,“2020年以后,山东省在新能源领域,重点发展海上风电、海上光伏。”业内人士表示。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2021年印发的《山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间,在风电领域,山东以海上风电为主战场,以渤中、半岛南、半岛北三大片区为重点,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科学布局陆上风电,重点打造鲁北盐碱滩涂地千万千瓦级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直至2022年6月,山东省能源局发布的《山东省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强调,要统筹生态保护红线、土地资源等要求,稳妥有序推进陆上风电开发建设。根据上述规划,到2025年,山东省风电装机达到2800万千瓦,其中海上风电装机力争达到800万千瓦。截止2020年底,山东省风电装机17.34GW。据此估算,“十四五”期间,山东预计将新增风电11GW(海上8GW,陆上3GW)。
2月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促进经济加快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暨2023年“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第二批)的通知》。通知提出,要加快推进能源转型发展“九大工程”,推动具备条件的海上风电、海上光伏项目应开尽开、能开快开,推动更多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鲁西南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项目纳入国家新增大型风光基地项目,全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8000万千瓦左右。按照“应并尽并、能并早并”原则,保障具备并网条件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及时并网,允许分批并网,全年新增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1000万千瓦。
900MW!国家电投签订山东半岛南5号海上风电项目投资协议
根据山东省能源局消息,山东能源工作绿色发展的号角清晰响亮。着眼供给端,聚力打造“五大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供给基地”。特别提到山东充分发挥拥有广阔的海岸线、优质的核电厂址和丰富的盐碱滩涂地、采煤沉陷区等资源优势,聚焦海上风电、胶东半岛核电、鲁北盐碱滩涂地、鲁西南采煤沉陷区、海上光伏五大领域,全力打造五大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
其中,要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坚持系统谋划、分步实施,海陆统筹、融合发展,以渤中、半岛南、半岛北三大片区为重点,规划总装机3500万千瓦,加快推进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2021年,半岛南3号、半岛南4号项目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实现海上风电“零突破”;2022年,在全国率先启动平价项目开发,开工250万千瓦、建成200万千瓦,年度建成规模居全国首位。2023年底,山东海上风电装机将达400万千瓦以上,2025年达500万千瓦以上。
在本次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国家电投山东能源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邢福受邀参加大会,并在2023碳达峰碳中和会议上与烟台市政府签订山东半岛南5号海上风电项目投资协议,标志该项目将在烟台海阳落地实施。
本次签约的半岛南5号海上风电是公司的第5个海上风电项目,建设规模为90万千瓦,预计总投资100亿元,年发清洁电力27亿千瓦时。其中一期工程建设60万千瓦,投资约65亿元,能够有效带动地方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
“
“就在上周,我们半岛南U1场址海上风电完成了国内最大模块化海上升压站的吊装,工程建设进入冲刺阶段。”邢福提到,国家电投山东能源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绿色高质量发展,聚焦海上风电、海上光伏、外电入鲁和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在山东实现了快速发展。”
下一步,国家电投山东能源将锚定区域一流清洁能源企业建设目标,积极打造海陆“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全省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华投资半岛南U2场址二期项目成功签约威海
8月29日,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新旧动能转换项目推介及商务洽谈会上共签约项目103个,重点推介项目315个。其中,威海8个项目现场签约,签约金额627.68亿元,22个项目获全省重点推介。
签约的8个项目中有5个与新能源产业相关,其中包括总投资32.6亿元的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半岛南U2场址二期项目。二期项目装机容量297.5MW,计划布置35台8.5MW海上风电机组,将在年内建设完成。
国家能源集团国华半岛南U2场址海上风电项目位于山东省威海市海域,规划装机容量为600MW,分两期开发建设,场址总约面积95.6km2,一期拟布置36台8.5MW风力发电机组含海上升压站及陆上集控中心,二期拟布置35台8.5MW风力发电机组。风电场场区水深30m~33m,场址中心离岸距离32km左右,拟配套建设一座220kV海上升压站和陆上集控中心。风电机组发出电能通过35kV海底电缆接入海上升压站,升压后通过2回220kV海底电缆接入陆上集控中心,并以 220kV电压等级接入山东电网。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上网电量约17.34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约52.5万吨,每年可减少排放烟尘约68.8吨、二氧化硫约338.54吨、氮氧化物约353.03吨、二氧化碳约152.16 万吨,并减少相应的废水排放和温排水等,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8月21日,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山东分公司半岛南U2场址海上风电二期项目顺利取得核准批复。
当日在威海签约的还有山东电工海底电缆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以及京能威海荣成200MW/400MWh共享储能项目、远景乳山齿轮箱项目等。此外,还包括汉行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钠离子电池全产业链生产项目、兴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电池铝箔生产项目、昆嵛山乡村旅游度假区等项目。
当日,威海市还有22个项目获得全省重点推介,覆盖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领域,总投资552.56亿元,其中21个项目投资额超过10亿元。
来源:风能专委会CW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