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时度势!绿电交易如何突围?
发布日期:2023/10/12
在刚刚闭幕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上,有条不紊的赛事筹备、璀璨夺目的场馆灯光、稳定流畅的信号转播都离不开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而本次赛事的电力供给任务尤为艰巨。除了要满足基本供应稳定外,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杭州亚运会提出要实现“竞赛场馆100%绿色电能供应”。据统计,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充分发挥西北电网清洁能源大送端优势和交易平台作用,积极协调甘肃、青海、宁夏、新疆4省(自治区)平价新能源电站参与杭州亚运会绿电交易,累计交易电量5.16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6.34万吨。
这一成绩的实现殊为不易。实际上,我国绿色电力交易自2021年9月才开始启动试点,刚刚迎来“开市”两周年。
从数据来看,绿电交易规模呈逐年快速增长趋势。根据中电联公布的数据,仅以全国各省内绿电交易电量作为参考指标,2021年9至12月,全国各省内交易总量为6.3亿千瓦时,2022年全年,全国各省内交易量大幅增加至228.7亿千瓦时,而2023年仅上半年各省内交易量已达到213.4亿千瓦时,全年交易总电量有望创新高。从覆盖省份来看,绿电交易目前已经在我国绝大部分省份开展。
不过,必须看到,绿电交易量目前仍然只占全国各类电源交易总量的极小部分。2022年,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完成市场交易电量超过52000亿千瓦时,绿电交易量占比仅为0.43%左右。
随着低碳转型成为国际共识,背负更多社会责任的央企国企、外资企业及其供应链以及运营高耗能数据中心的互联网公司等,在市场压力、社会责任等多重目标的引导下,对绿电的需求是客观存在且与日俱增的,畅通绿电交易市场也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一环。而要真正实现有效供给,推动绿电交易市场发展,仍有以下瓶颈有待突破。
首先,相比全国各省内绿电交易,省际绿电交易的频次和规模都相对较小,而其背后是交易规则不统一。由于目前各省在出台年度绿色电力交易工作方案时会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各地在交易品种、交易方式(如能否采用挂牌、竞价等模式)、交易流程、价格机制(是否存在上下限)等诸多关键规则上存在差异,这一制度上的差异甚至比硬件差异更为显著,亟待在充分论证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渐统一。
其次,目前纳入绿电交易的电源种类相对有限。据2021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的,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编制的《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方案》,绿色电力产品主要为风电和光伏发电企业上网电量,而生物质发电、海洋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尚未被纳入绿电交易市场。现在,这一情况有望获得突破。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将进一步放开绿色电力证书的覆盖范围,为绿色电力交易中发电企业进一步扩容提供了顶层制度设计。随着配套细则的完善,绿电市场有望得到扩容。
再次,受限的省际电力输送通道以及电源地为优先完成消纳责任权重存在惜售情绪,也造成了绿电交易的“区域限制”。对此,本次亚运会的跨省交易不失为一次重要突破。除了重大赛事撬动的直接交易外,基础设施建设、跨省沟通机制的完善则有望惠及更长久的发展。来自千里之外大西北的清洁电力,离不开国家电网公司“西电东送”清洁能源走廊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有力支持。更重要的是,这背后牵涉的跨省沟通合作机制,有望为后续的“西电东送”等跨区域交易打下良好基础。
目前,绿电交易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在亚运会这样的大型赛事推动下,在相关机制的不断规范与完善下,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将积极参与进来。我们期待绿电交易在中国市场持续扩大规模并探索出更多交易模式,成为能源供应绿色转型、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推动力。
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