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电并行”!2024年中国氢能产业发展十大趋势解析
发布日期:2024/1/2
在即将落幕的2023年,氢能产业以“风驰电掣”的速度,一路高歌猛进,成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行业之一。
氢能产业日渐走向成熟,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保障能源安全供给,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为此,氢能的发展持续受到政策和资本的青睐。随着“十四五”进入“后半段”,氢能产业将持续快速发展,逐渐承担起推进能源转型的“重任”。
2024年将至,氢能产业发展将呈现哪些新趋势?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基于国内外产业发展环境、政策形势和技术研发脉络,推出了十大展望,共同探讨氢能发展的未来之路。
氢能1+N政策体系初步完善
自2022年《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出台以来,我国氢能产业政策制定步伐持续加快。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国家出台氢能相关政策37项,包括推进氢能标准化工作和重点领域氢能应用布局;同时,地方氢能布局也持续加码,截止2023年9月,全国20多个省区市已发布氢能规划和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超过300余份,极大的促进氢能产业发展。
随着中央和地方的持续发力,预计在2024年,在中长期规划的基础上,我国氢能“1+N政策体系”将初步完善,同时,制约绿氢发展的政策问题(如氢的“危化品属性”问题等)将得到解决。
氢电并行体系建设呈现小高潮
通过绿电与绿氢融合,形成“氢电并行”的新型能源体系,是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当前,可再生能源制氢(绿氢)发展不断提速,据统计,2023年1月至12月20日期间,我国签约、获批及公示的绿氢项目数量累计达74个,项目规划总投资突破4700亿元,全部投产后新增绿氢产能将达280万吨/年。
随着电氢融合发展模式的不断创新,预计2024年,氢电并行体系建设将迎来“小高潮”,绿氢项目新增数量将超过100个。
海上风电制氢技术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2023年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海上风电发展,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43万千瓦。随着海上风电的快速发展和成本的下降,以及海水直接制氢技术的突破,海上风电制氢将成为“绿氢”的重要来源之一。
预计在2024年,海上风电制氢技术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输氢管网建设逐渐加快
自2023年3月9日,总投资9.1亿元,全长258公里,最大输气能力可达12亿立方米/年的国内首条掺氢高压输气管道工程动工以来,我国输氢官网建设逐渐提上日程,截至2023年10月,我国规划及建成输氢管道3190.61公里,其中,纯氢管道1982.44公里,占比62.1%,天然气掺氢管道1208.17公里,占比37.9%。
随着规划和建设的提速,预计在2024年,我国输氢管网建设将逐渐加快,规划及建成输氢管道将超过6000公里。
建成加氢站数量将超600座
近年来,随着氢能在交通领域应用的快速推广,加氢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不断提速。截至2023年10月,我国已建成加氢站数量407座,投运加氢站269座,位居全球第一。截至2023年11月,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到2025年规划累计建设加氢站1375座。
根据近几年加氢站建设速度和地方政府及中国石化等大型央国企的规划,预计在2024年,我国累计建成加氢站数量将不低于600座。
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超过3万辆
交通领域是氢燃料电池应用推广的“先导领域”,而燃料电池汽车是其中的重要部分。随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工作逐渐取得成效,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增长迅猛,截至2023年11月底,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超过1.8万辆。
目前,地方政府推广氢能汽车力度仍在加大,截至2023年11月,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到2025年规划推广燃料电池汽车数量已突破11.5万辆。预计在2024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超过3万辆,同时,氢能乘用车将实现批量化生产,并在网约车领域得到推广应用。
船舶、航空领域“power to X”应用起步
随着绿氢的发展和电力多元转换(power to X)的探索,由绿氢制备绿氨、绿色甲醇、绿色航煤在船舶、飞机等交通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在船舶领域,2023年,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投等央企正全力推动国内首批绿色甲醇生产项目落实落地,短期内,船舶领域仍将以燃料油为主,LNG和甲醇、氨等将作为辅助,长期来看,绿色甲醇和绿氨的优势将逐渐大于LNG,成为替代燃料油的主力。而在航空领域,2023年以来,内蒙古、黑龙江等地都有绿氢、绿色甲醇制取绿色航煤项目的落地。
预计在2024年,国家将推动支持绿氨、绿色甲醇、绿色航煤在船舶、飞机领域应用的政策出台,绿氢促进船舶、飞机等交通领域减排的步伐将逐渐加快。
火电掺氨等多样化应用“全面开花”
氢能在能源、化工、交通、冶金、农业等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2023年,我国氢能应用呈现“多点开花”的发展态势,在冶金领域,中国宝武首套百万吨级氢基竖炉点火投产;在化工领域,新疆库车项目持续向用户端塔河炼化输送绿氢;在能源领域,哈电集团天然气-氢气混合燃料9HA.01燃机发运,我国首个兼具氢能利用的一体化综合能源示范基地项目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农业领域,富氢水灌溉对水稻和草莓等农产品产量提高和品质提升获得了实证。
随着电氢融合模式的不断发展、创新,氢能应用的多样化趋势将日益明显。预计在2024年,火电掺氨等新型应用模式将取得突破,氢能应用将呈现“全面开花”。
氢能标准体系建设进程加快
标准制定的滞后是氢能产业发展长期以来面临的一大瓶颈。2023年8月,国家标准委、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明确近三年国内国际氢能标准化工作重点任务,为我国氢能产业的标准化工作提供了明确指引。除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外不断完善外,作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补充,我国氢能企业和社会团体制定氢能相关团体标准的需求和热情也空前高涨。
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引导下,预计在2024年,我国氢能产业标准化工作将加速推进,氢能标准体系将初步形成。
国内氢能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
近年来,氢能产业不断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产业投资热度持续升温,与此同时,地方政府规划的氢能产能也在持续快速扩张。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11月,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到2025年规划氢能产业规模9225亿元人民币。
随着地方氢能规划的持续落地和投资热度的不断提升,保守估计,在2024年,国内氢能产业规模将突破5000亿。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