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奇制胜!整机商布局三大方向,寻求利润新增长极
发布日期:2024/3/14
近期,多家第三方机构发布2023年中国风机吊装数据。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风电新增吊装量约75GW,累计吊装量突破450GW;国内品牌出口量4.7GW,较去年增长100%以上。
彭博新能源财经2023年中国风电新增吊装容量数据显示,去年国内风电新增吊装容量为77.1GW,创下历史新高,较2022年增长58%。
其中,海陆风电同步实现高增长态势,陆上风电新增69.4GW,同比增长59%;海上风电新增7.6GW,同比增长48%。
对比往年数据,2023年风电行业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但极致的内卷已成定局,正逼迫企业寻求更多生存之道。
依托风电,扩张新能源版图 \
风电市场展现稳健而多元的发展态势。
2023年,金风科技、远景能源、运达股份作为行业前三家,占据53%的市场份额,相较2022年前三大整机制造商市场份额基本持平。市场排名前五的整机商市场份额占比总量达到了74%,头部企业的市场基本面稳固如磐。
然而,市场的变化也在悄然进行。金风科技与远景能源差距正逐步缩小,两者竞争愈发激烈,运达股份摘得第三。
若深入观察,在陆上风电市场,金风科技、远景能源、运达股份包揽前三;在海上风电市场,明阳智能、电气风电和远景能源占据前三份额。
更多头部整机商积极探索海上风电,如运达股份于2023年成功完成了浙江宁波象山海上风电项目的全容量吊装,共计504MW,这一成就标志着其在海上风电领域的新突破。
作为风机平价时代首次实现陆海双增长的一年,2023年风电产业需求与供给持续释放,2024年装机量或将继续提升。
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预测,2024年我国预计新增风电装机量75GW至85GW。同时,有数据表明,我国目前整机年均产能已达到100GW左右。
风电行业进入到激烈的价格竞争阶段是不争的事实,结合企业公布的现阶段业绩,中标价格、过剩产能等极大影响企业利润表现,行业承压明显,甚至影响到行业健康发展。
目前来看,行业发展的第一要务仍是技术降本,提升产品质量,进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而在此之外,寻找利润增长点也至关重要。产业的结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多家头部企业已开始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据悉,五大整机商龙头企业均布局风电场开发运营,同时跨向包括光伏、储能等在内的新能源全领域。
2023年,公司发展策略转变最为明显的应属运达股份。2023年10月,企业正式更名,由“风电”更名为“能源科技”,将围绕新能源和智能电网、储能、光伏、制氢及综合能源开发,积极打造以新能源和碳排放管理为主的现代化一流新能源企业。
依托国内,着力扩展国际业务
在政策、市场需求引导及内卷逼迫下,加大对产业链的深耕也成为风电整机商的重要任务。降低成本、促进创新、增强产业链韧性、提升品牌影响力和优化资源配置等因素共同推动着风电产业集群的发展。
2023年产业集群的建设提速,整机商作为链主企业的重要性凸显。
以运达股份为例,2019年公司在哈尔滨开始建设装备制造基地,成为东北地区首个大型风电产业装备制造基地。
此后运达股份不断完善哈尔滨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在2022年建成风电机组叶片产业园;2023年携手行业友商共同打造风电机组机舱罩生产基地,为进一步构建黑龙江乃至东北地区新能源产业集群提供支撑。
同时,运达股份与招商局太平湾在大连共同开发建设太平湾风电母港国际产业园主机制造基地,培育引进新能源全产业链知名企业,在太平湾形成以风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另外,运达股份还在新疆哈密打造风电装备制造基地,设立“国家风电技术与检测研究中心”,助其成为西北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
“作为风电装备制造业的链主企业入驻之后,能够迅速聚集当地原有产业,形成很强的市场竞争力。”运达股份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曾如此表示。
在维持国内市场竞争优势的基础上,风电企业面临的业绩压力与全球化发展趋势,促使头部企业加速出海。
如在2023年年中,中广核巴西 Tanque Novo 180 兆瓦风电项目正式投产,带动我国产业链上下游24家企业共同出海。
2023年,海缆、塔筒企业大单明显增多,整机商也颇有收获。
据媒体统计,2023年中国整机商中标海外风电项目总计规模达8.6GW,远超往年数据。其中远景能源领跑,运达股份排名第二。
据悉,运达股份在2023年成为塞尔维亚854MW Maestrale Ring风电项目首选供应商,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欧洲单体规模最大的陆上风电项目。
可以看到,中国风电企业在国际市场表现越发迅猛,随之而来的,企业生存与企业竞争态势持续演变。“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在现阶段的风电市场,能守正出奇的企业才能立足长远,赢得胜利。
来源:风电观察 作者:段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