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雪藏房地产!新能源开发成西部经济“强心针”

发布日期:2024/5/14



       驾车旅行去西安,在距离西安尚有三四十公里的咸阳高速路上,放眼望去,路两旁一片又一片烂尾楼映入眼帘。进入咸阳市区实地考察一番,这些烂尾楼不乏恒大、融创的项目,大多都是二三十层,刚刚封顶就因开发商资金链断裂而烂尾。


  
       宏晔仁和天地,是咸阳最著名的“烂尾楼”,2014年靠着一张图纸就开售了,售价4000元一平米。马路对面就是著名的咸阳中学,好多业主奔着这座中学闭眼“上车”,结果到如今,孩子都快毕业了,楼还没建好。



      咸阳仅是一个缩影。在上一轮房地产、开发区投资热潮中,不少西部省份都灰头土脸、铩羽而归甚至泥足深陷。随着房地产向白银、青铜时代大撤退,西部城市寄望于房地产再回头恢复元气,恐怕是遥遥无期了。


      始于新千年的“西部大开发”,已经开展了20多年,开发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值此经济下行、房地产大收缩时代,西部大开发亟需一个强劲的投资新抓手,这成为了西部省份急切寻找的破题良策。


       关键时刻,中央明确点题,为西部大开发送去“锦囊”。4月23日,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于山城重庆召开。习总书记在会上表示,促进西部大开发,要“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做大做强一批国家重要能源基地”。



       早在朱镕基任国务院总理的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思路之一,就是利用好西部的能源资源优势。西部地区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当时设想,如果能够有效提升一次能源价格,那西部省份的经济发展就能取得长足进步。


      而此番重庆会议提到的思路,结合新时期的具体情况有所升级。同样是在能源资源禀赋上做文章,煤油气还需要依赖价格以及能源大通道的运输,且煤油气总有枯竭的时候,而围绕风光新能源做文章就大为不同了,它可再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未来前景不可限量。


       目前,包括青海、甘肃、宁夏、新疆、陕西以及内蒙古在内的西部各省,业已火力全开展开了新能源开发竞赛,要在后房地产时代将新能源打造成新的投资拉动增长点。这些思路的落地,不仅对振兴西部经济带来新希望,更是驱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新能源投资大幕拉开


       风光新能源项目建设周期短、见效快,在经济增长乏力的当下,地方政府乐于推动这类项目大量上马,这带来的不仅是GDP政绩,更是绿色发展的口碑。


      以新疆为例,仅2023年上半年,其新能源电源、电网投资金额就达到了364亿元,直接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约1.85个百分点,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约2700个。2023年,新疆GDP增长6.8%,近两个点的新能源投资拉动,居功至伟。


      再以蒙西阿拉善盟为例,华电、华润等多家央企参与开发内蒙古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2023年2月签署投资协议,总投资额约860亿元,这是阿拉善历史上单项投资额度最大的项目。该项目既能拉动经济增长,还可顺势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并带动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另以青海海南州为例,在占地面积600平方公里的戈壁滩上,一座新能源基地拔地而起,目前已经建成1500万千瓦的光伏“玻璃海”,据称是“全球最大光伏基地”。未来还将有新增装机陆续上马,该新能源基地累计投资超过2500亿元。


      新疆地广人稀、地大物博,这里的煤炭、棉花、瓜果全国闻名,但由于交通不便、运输距离太长,出疆销售异常艰难。晚清时期,左宗棠舆梓入疆,有感于新疆的千里荒漠,栽种了“左公柳”要引春风度玉关。如今,新能源的春风正吹绿了这里的大片土地。


      新疆的风光资源优势突出。风能方面,全疆平均风速超过5米每秒的地方占总面积的70%以上,尤其是布尔津、铁门关、伊犁等地,年平均风速超过7米每秒;太阳能方面,新疆全年日照小时数超过2700小时,全日照日数达到220天以上,尤其是博尔塔拉、塔城、昌吉等地,太阳辐射能达到每平方米每年1900千卡以上,是全国最佳太阳能资源地区之一。


      不失时机、尽快有效建设大型新能源基地,新疆这样的西部省份可谓是得天独厚,对于这样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岂能擦身而过?


      从总的投资额看,西部地区面临的机会是万亿级别的。


      目前,国家级新能源投资项目,包括分批次的风电、光伏大基地和“沙戈荒”大基地,新能源规划总量超过6亿千瓦,这相当于30个三峡水电工程。这些风光项目基本要在2030年前建成并网。
那么,这6亿千瓦的风光电源项目总投资有多大?据多名业内人士测算,按照一个百万千瓦级风光项目投资40亿至50亿元计算,风光大基地和“沙戈荒”基地仅新能源电源投资总规模就约为3万亿元。


      这3万亿中还不包括特高压。假设6亿千瓦风光大基地和“沙戈荒”基地项目当中有六七成需要外送,那么至少就需要配套建设二三十条特高压,按照每条特高压近200亿元的投资量计算,特高压投资就至少要五、六千亿元。


      也就是说,这一波西部新能源大基地建设,总投资额将逼近4万亿元,这真是“泼天的富贵”。


      还不止于此。据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近日给出的数字,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届时风光新能源将达到50亿千瓦,其中,中东部的分布式占比20%,也就是10亿千瓦。那么,包括风电、光伏在内的西部集中式新能源,至少要有近30亿千瓦的体量。


      从这些角度来看,西部地区的“新能源大开发”热潮,目前才刚刚拉开序幕,海量的投资正陆续到来。


      时来天地皆同力


      尽管西部拥有中、东部无法比拟的优越风光资源,同时各地政府在投资新能源这件事情上表现得极其热切。但是,让新能源接替地产、开发区挑起经济大梁,没有各种条件的成熟,光靠西部各省区政府自己,难度非常之大。


      这首先就需要仰仗中央“双碳”决策的助推,以及由此而来的西部新能源集中开发。


       三年前的2020年9月,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向全球庄严承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宏伟目标。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做出如此超前的“双碳”决策,是十分不容易的。


     “ 双碳”目标出炉后,中国在发展可再生能源上的力度明显加大,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项目,并计划在2030年将风电、光伏发电总装机规模提升至12亿千瓦以上。而这么大规模的风光装机,一半以上布局在西部地区。


       此番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提出“做大做强一批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则是中央从促进西部大开发的角度,再次表达了对西部各省大力开发新能源的坚定支持。


      中央支持之外,电力央企的蜂拥而入,也是西部各省区做大做强新能源基地的最基本条件。


       风光大基地项目是100万千瓦(相当于1吉瓦)起步,投资最少要四五十亿;“沙戈荒”基地是1000万千瓦起步,投资至少要四、五百亿。加之新能源项目不像房地产开发那样,有张图纸就能收钱,房子交付就实现资金回笼,新能源项目的回报期漫长很多。


      正因如此,新能源大型项目投资基本以央企为主体,民营企业没有十足的驱动力和财力来做这件事。


       央企的一大优势,是较低的融资成本、较高的融资信用。即使央企自有资金比例仅有20%,也可以拿到银行的低息贷款,授信、续贷均无忧。正因为如此,如果央企对新能源项目收益率要求是6%,只要跟贷款利率之间有一个利差,就能够覆盖人工等基本运营成本。


      在相应中央政策的指示下,以五大发电央企为首的投资主体已经迅速下场,成为西部新能源大开发的“主力军”。


       目前已经确定下来并开始建设的风光大基地、“沙戈荒”基地项目,国家能源集团达到4000万千瓦;国家电投、华能分别超过2000万千瓦;三峡集团接近2000万千瓦;大唐集团超过1000万千瓦;中广核、京能集团均超过500万千瓦。


       央企在西部的新能源大开发,为地方贡献了GDP、贡献了就业、贡献了税收,还在贡献了产业。很多央企到地方建风光项目,都建了一些配套产业,有的在为地方捐赠了公益项目,比如修条路、建个学校等。


       凡此种种,央企在西部的新能源开发为西部带去了经济活水,是驱动西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强大动力。


      期待产业迁移“重头戏”


      西部各省区建设新能源基地堪称“众人拾柴火焰高”,但是新能源建设本身并非一本万利,能源转型是个世界级的难题,要把新能源基地这篇文章做好、做足,也并非没有挑战。


       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提出“做大做强一批国家重要能源基地”的同时,习总书记同时还指出,要“加强管网互联互通,提升‘西电东送’能力”。也就是说,西部地区一大批新能源基地建起来之后,还要解决好消纳问题,发挥出项目的效益来。


       到2030年,西部地区新能源规模就将超过6亿千瓦,远期的2060年,这一规模更是有望达到30亿千瓦。如此大规模的绿电如何实现消纳?


      实际上,下一步如何解决消纳难题,对西部各省区意味着更大的机遇。


       消纳问题的传统解法是靠特高压,实现“西电东送”。但正如华夏能源网在此前报道《国网投5000亿建设“新型电网”:大电网如何匹配新型电力系统要求?|深度》中提到,特高压通道的规划与运营也正面临一系列难题。业内专家曾指出,现在的“大基地+特高压”“分布式能源+配电网”的模式,并非新型电力系统的终极解决方案。


       因此,在建设特高压之外,就地消纳是另一个确实可行的思路。


       如何就地消纳?这就带来了新的产业机遇。目前来看,以下几大方向非常值得期待。


       第一,绿氢制取带来产业投资机遇。比如,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地目前都在积极布局“离网制氢”。


       风光新能源占比的不断提高,推高了弃风、弃光率。而绿氢作为长周期储能的有效介质,在消纳过剩的新能源电力上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在风光大基地就近离网制氢,可以降低风光发电对电网冲击、就地消纳新能源电力,有望成为未来重要的消纳方式。


       第二,新兴产业向西部迁移。青海、内蒙古乃至新疆,近年正以低价绿电吸引来大批光伏制造企业进驻。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通威股份、协鑫集团、青海丽豪等众多新能源龙头企业,都在西部地区大规模投建产能。


       在青海省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一条主干道上汇集了十多家光伏龙头企业,形成了“光伏一条街”,完整的产业链聚集。在这个开发区,用电量已经接近青海省用电量的一半,区内多晶硅、单晶硅、光伏组件产量激增的同时,也大大促进了青海省新能源的消纳。


      此外,可以预见的是,制造业向西部迁移,均属于连续的、不可调节的负荷,将对西部地区的电网升级带来挑战。


      因此,目前,青海正在欢迎更多可调节的负荷入驻。除了希望企业本身的负荷具有可调性,企业有电力响应的能力,同时也希望企业能够配备储能,在企业降本的同时促进新能源消纳。这将带来第三个产业机遇。


       西部大开发二十年有余,面临的难题是产业根基不牢。设想一下,跟随着能源转型的“指挥棒”,未来更多的光伏制造业、制氢业、纺织业、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诸多产业有序向绿电富集的西部地区迁移,那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


       过去十几年的西部房地产热、开发区热,皆因当地吸引不来外来产业、留不住人吸引不来人,最终房地产、开发区建成了就在那里“晒太阳”,甚至是没有建成就烂尾了。事实已充分证明,房地产和开发区救不了西部经济,而新能源大开发是有这个可能的。




来源:华夏能源网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