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足“氢”重!中东氢能贸易:搅动全球能源格局
发布日期:2024/9/25
氢能落在中东阿拉伯人手上,玩法完全不一样。
中东氢能产业发展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不只部署氢能生产,更注重氢能国际贸易。
中东5条氢运输走廊
中东地处亚欧非三大洲的交界处,靠近大西洋与印度洋,毗邻红海-苏伊士航运通道,对于国际贸易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而作为石油与天然气的主要出口国,中东国家的港口与管道基础设施也较为完善。
以阿联酋的富查伊拉港(Fujairah)、阿曼的苏哈尔港(Sohar)、杜库姆港(Duqm)为首,中东国家正在有计划地将这些港口发展为氢能贸易枢纽,具体措施包括在港口附近规划氢气生产工厂、与欧洲港口合作推进绿氢贸易等。
在氢能供给端,沙特在《氢能国家战略2020》中明确提出计划在2030、2050年分别实现年产290万吨、400万吨的绿氢生产目标;阿联酋在《氢能国家战略》表示要在2031年实现50万吨绿氢生产目标;阿曼表示要在2030年至少生产100万吨绿氢。
在氢能国际贸易上,中东氢能三国沙特、阿联酋和阿曼已经打通了氢能贸易线路,与世界能源巨头及多方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与谅解备忘录,涉及到的主要国家包括欧洲地区的荷兰、德国、土耳其,亚洲地区的中国、韩国、日本、印度,非洲地区的埃及、突尼斯、毛里塔尼亚。
合作协议之中,与出口贸易关系密切的是各国合作建造的氢能中心、氢能走廊,目前这样的氢能走廊共有5个,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香橙会氢能数据库H2 PLUS Data
1. SoutH2 Corridor氢能走廊
2. 阿联酋绿氢集散中心
3. 波斯湾-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西欧航线
氢气运输方式:管道/液氢/氨
在各国的合作协议中,除去确立氢气的进出口贸易外,协议的另一大重点是研究运输氢气的方式,中东目前可用的运输方式包括利用已建成的天然气管道进行运输、液氢运输、氨运输。其中,氢气的物理特性使其很难进行长距离的运输,经济成本同时较高,从运输成本、运输难度、地理限制等因素考虑,氨运输相较其他两种方式更有优势。
这一点也较为符合大多数国家的判断,在目前颁布的各国家氢能战略中,51个国家的战略明确表达了对氢能贸易的期望,并表明了对氢能贸易运输方式的偏好,在一众运输载体中,氨是最被接受的载体,共有36个国家氢能战略接受氨作为氢能运输的方式,次之的载体为管道、甲醇和液氢,接受的国家数量分别为24、22和20个。
资料来源:EnergyPost.eu
中东对欧洲国家的出口因为地理优势可以考虑管道及液氢运输,但对于较远的东亚国家,较好的运输方式仍是氨运输,目前已有氨作为氢气的载体运输至日本、韩国的案例:
2020年9月,在日本经济产业省的支持下,沙特阿美公司、沙特萨比克公司和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IEEJ)合作,从沙特阿拉伯生产并运输40吨蓝氨到日本,用于零碳发电;
2023年4月,由沙特基础工业营养素公司使用沙特阿美的原料生产出的低碳氨运往富士石油公司,由商船三井株式会社运输交付,日本计划将其用于袖浦炼油厂与化石燃料共烧,以减少碳排放;
2024年5月,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首批蓝氨的研制工作取得成功,并向日本三井公司(Mitsui)出口40吨蓝氨用于发电。低碳认证从生产到交付,全程由国际知名认证机构TÜV SÜD(南德)负责;
2024年9月,沙特阿拉伯矿业公司(Ma'aden)向韩国出口了13.8万吨蓝色氨,这是全球批准的最大出口量之一。
波斯湾-东南亚-东亚航运路线图
制氢电解槽市场空间:中国规划产能的3倍
中东作为未来氢能的主要出口方,有着巨大的制氢需求。我国氢能企业产能充足,设备良好,乘势而上大量出海至中东,在风光制氢一体化、EPC、氢能设备等方面已有多个成功的合作案例。
目前,参与中东氢能项目合作的中国企业约28家,包括中国能建、中国电建、中国建筑等具备承担国际工程能力的基建企业,国内氢能设备供应商可与该类企业合作进入中东市场;阳光电源、远景能源、双良节能等综合新能源企业;隆基氢能、派瑞氢能、国富氢能等制氢设备供应商;氢蓝时代、威驰腾等燃料电池企业;中国银行、善水资本等金融机构。
下图为中国企业与中东地区氢能合作项目数量。
资料来源:香橙会氢能数据库H2 PLUS Data
截至目前,发布国家绿氢生产目标的中东国家规划产能合计将在2030年达到590万吨/年,到2050年产能规划目标达到了1880万吨。随着未来更多中东国家转型目标推进,中东预期将成为全球重要的绿氢生产中心,也将是全球最重要的电解水制氢装备需求中心。
根据香橙会研究院的测算,中东电解槽需求,2030年,2035年,2040年,2050年,分别是中国当前已规划产能(83.6GW)的0.9倍,1.1倍,2.2倍和2.9倍。
来源:香橙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