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增长最快!中国碳捕获能力位居全球第五
发布日期:2024/10/26
首图来源:gasworld
对中国大多数人来说,碳捕获、利用和储存(CCUS,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是一个生僻的名词,但对于某些国家来说,CCUS的能力已经排到了全球数一数二。
CCUS是碳清除技术的一种,指的是从大气中去除二氧化碳并将其封存数十年、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过程。
它不是简单的分离及埋存二氧化碳,而是对二氧化碳提纯后再投入新的产业的循环利用。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我们必须每年移除10亿吨碳,才能在2050年达到净零目标。然而,目前的碳去除能力规模与实现净零目标所需减少的排放量之间存在巨大差距。
因此,CCUS已被确定为实现全球工业经济脱碳和支持能源需求增长的关键技术。
随之而来的是大幅增长的项目数量。2017年以前,全球CCUS项目还都是个位数,大多数年份,全世界仅有一个项目。在2018年之后开始出现转折,截至2023年7月,全球共有392个大型CCUS项目。
而在这么多项目中,大多数碳捕获、利用和储存(CCUS)能力主要来自美国和巴西,这两个国家总共捕获了3300万吨,占60%的全球总能力。
图说:2023年全球各国碳捕获能力
来源:decarbonization
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CCUS投资者并不意外。《通货膨胀削减法案》第45Q条为CCUS项目提供了全球最大的激励措施之一。
此外,《两党基础设施法》(BIL)也加强了美国的政策环境,该法案为整个CCUS价值链中的高潜力项目提供约120亿美元的资金,包括试点项目和示范项目。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预测,到2035年,美国将占全球CCUS总产能的39%。
而排名第二的巴西,在2021年左右,开始从政策方面对CCUS进行部署。
巴西立法机构进行重要立法。第1.425/2022号法案为二氧化碳的地质储存建立了法律框架,涉及地下空间产权、长期责任及其从私人代理向公共代理的转移、监管机构的定义以及监测期限等问题。此外,第11.075/2022号法案规定了编制“减缓气候变化行业计划”的程序,并制定了国家温室气体减排制度。
因此,巴西的石油公司也热衷于投资CCUS。巴西石油公司计划未来四年投资3亿美元用于低碳能源研究和项目,其中包括密切研究碳捕获、利用和储存 (CCUS) 技术。
在此之前,仅2023年,巴西石油公司就已在巴西海岸沿线勘探油田捕获了25%的二氧化碳。
该石油公司还计划在巴西东南部人口最多的市场附近建立一个CCUS中心,并将通过出售二氧化碳捕获证书进行获利。
某机构表示,巴西每年可从CCUS项目中赚取高达200亿美元的收益。

图说:2023年全球各国碳捕获能力
来源:decarbonization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国排在第五,但却是碳捕获能力同比增长最快的国家,其捕获能力增加了两倍多,从110万吨增至350万吨。
自2021年启动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以来,中国在CCUS方面也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出台约80项相关政策,而CCUS首次被纳入国家五年规划重要文件。
不仅如此,据《日经亚洲》报道,中国在CCUS相关专利方面已居世界领先地位,占全球专利总数的近一半。自2015年以来,中国公司和研究机构持有的该领域专利总数增长了四倍,达到10,191项,远远领先于位居第二的美国(3,574 项)和位居第三的日本(2,977 项)。
这些专利涵盖了与二氧化碳利用相关的一系列领域,包括从工业排放中分离二氧化碳的先进技术,以及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的突破。
例如,2024年1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宣布了一种突破性的电解系统,该系统能够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甲酸是一种用于农业和纺织等行业的宝贵化学品,效率超过93%。
5月初,中国还率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用于货船的全过程排放捕获罐。
尽管如此,二氧化碳的捕获、运输和储存成本非常高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的发展和不同国家对于该行业的投资。
如果要在2050年达到碳捕获的净零目标,年度碳捕集封存能力增长率必须几乎翻倍,至少达到每年11%,而2023年,全球CCUS能力的年增长率仅为6.6%。国际能源署认为成本是最大困难。
正因为CCUS项目需要大量投资,商业化不足,导致企业十分依赖政府支持,法律或监管框架支持的激励措施成为现阶段发展的关键。
相比欧美地区,亚太地区的CCUS政策框架大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且激励措施与北美和欧洲相比仍然相对较低,因此项目相对更少。
除此之外,亚太地区CCUS开发的速度在很大程度上由国家石油公司决定,而不是像欧洲和北美那样由私营公司决定,从而导致项目进展缓慢。
未来,CCUS还需要全球各国的努力,才能实现2050年碳捕获的净零目标。
来源:环球零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