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上一层楼”!我国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水平持续提升
发布日期:2019/9/2
近年来,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不断攀升。自2015年以来,天然气消费量增速逐年加快。2018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达到280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1%。在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及民用、采暖、工业等行业“煤改气”的大力推动下,天然气市场发展迎来新的高潮。
与此同时,我国不断提升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水平,加强管网公平开放监管力度,持续推进储气库建设,LNG接收站陆续投产运营,从而维持天然气供需形势稳定,推动天然气行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天然气供应去年成绩显著
2018年,国家层面在天然气领域多有点墨,出台多项政策法规,涉及油气管网设施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公平开放、储气设施建设、理顺居民用气门站价格、多层次储备体系、天然气需求侧管理和调峰机制、天然气多元化海外供应等方面,对于天然气行业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与市场化改革有着积极推动作用。
2018年,我国天然气领域大有作为,管道建设稳步推进,储气库工作气量显著提升,LNG接收站加快投产,天然气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成效显著。截至2018年底,我国天然气长输管道总里程近7.6万千米。2018年全年建成跨省干线管道1540千米。
我国在推进油气长输管道工程建设的同时,重点发力于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工程建设,着力落实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天然气领域正逐步实现管道气与LNG接收站、储气库互联,进口气与国产气互通,正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全国、调运灵活、安全高效的天然气管网格局。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表示,2018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迅速增长,为跟上消费增长速度,管网配套设施建设速度也不断加快。
2018年,我国建成投产的主要天然气管道有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乌什支线,鄂尔多斯—金沙滩管线,西气东输长沙支线等。我国储气库工作气量显著提升,LNG接收站加快投产。截至2018年底,我国累计建成26座地下储气库,调峰能力达130亿立方米;LNG接收站累计建成19座,总接卸能力达到6695万吨/年,接收站利用率接近70%。
今年天然气管网建设稳步推进
我国若要满足不断增长的天然气消费需求,需继续加大现有管道压气站和联络线等互联互通工程建设,鼓励多方资本参与管道建设运营,推动油气市场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持续推进天然气管道建设对于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天然气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到,“十三五”是我国天然气管网建设的重要发展期,要统筹国内外天然气资源和各地区经济发展需求,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远近结合,适度超前,鼓励各种主体投资建设天然气管道。“十三五”期间,新建天然气主干及配套管道4万千米,2020年总里程达到10.4万千米,干线输气能力超过4000亿立方米/年。2019年,我国在建或者将建的天然气管网包括中俄东线、中俄西线、中俄蒙管线、中亚D线等进口输气管线,西气东输四线、川气东送二线及多条煤制气输气管道。
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为例,截至目前,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北段(黑河—长岭)工程进度已完成90%以上,黑河首站正处于施工收尾阶段,预计在2024年全线实现通气。中俄东线工程全线投产后,俄罗斯每年向我国计划输气380亿立方米,有助于缓解我国供气紧张局面。
油气体制改革箭在弦上
油气领域改革如火如荼进行,今年油气领域政策频频颁布,也为未来油气市场发展指明方向。
3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召开,审议通过《石油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实施意见》。会议明确提出组建国有资本控股、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石油天然气管网公司,强调要推动形成上游油气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的油气市场体系,提高油气资源配置效率,保障油气安全稳定供应。由此可见,我国油气管网改革进入实操阶段,国家油气管网公司“呼之欲出”。
5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印发《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明确提出管网设施公平开放基础条件、公平开放服务基本要求,旨在规范油气管网设施开放行为,提高油气管网设施利用效率,提升油气供应保障能力。这一系列改革举措意味着我国推动油气市场发展迈出关键一步。
中国石油(北京)油气调控中心高级工程师姜勇表示,《石油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实施意见》和《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的颁布是为成立国家管网公司铺路,反之国家管网公司也是实现政策执行“开花结果”。《石油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实施意见》可以理解为国家管网公司的“准生证”。《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则为国家管网公司如何“成长”定下准则。
我国油气体制改革基本思路是“管住中间,放开两头”,即管住具有自然垄断属性的中间环节,放开可参与竞争的天然气供销环节。未来国家管网公司的成立可以实现“全国一张网”,更好地管住管网储输环节,实现管网互联互通和公平开放,优化资源配置。
来源:国家能源报道 作者:王若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