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草”加持!甲醇汽车“独角兽”醇氢科技再获1.35亿美元PreA+轮融资
发布日期:2024/12/19
12月18日,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旗下醇氢科技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引入多家战略投资者,融资金额1.35亿美元,投后估值超15亿美元。该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加快市场布局及醇氢生态建设,进一步巩固提升产业生态链合作发展基础实力。
今年1月29日,醇氢科技已经完成1亿美元首轮融资,引入多家战略投资者和知名投资机构,投前估值10亿美元。短短两轮融资,融资金额高达2.35亿美元。
资料显示,醇氢科技于2022年11月成立,主要从事醇氢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制绿色甲醇以及生物质制绿色甲醇等新技术开发与应用。公司以醇氢动力为核心,研发、制造、销售醇氢能源新一代电动汽车,开发、应用绿色甲醇制备新技术,布局甲醇能源加注保障体系。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是吉利商用车旗下品牌,已完成对重卡、轻卡、小微卡、LCV与客车五大产品线的布局。依托吉利在甲醇领域近20年的技术积累,开发了多款甲醇商用车并投入批量运营。
甲醇不是一种天然燃料,而是由煤经过汽化加氢而生成的液体,用天然气也可以制取,还可以通过回收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与氢气一起合成制作。甲醇在正常气温和气压下均为液态,也易于运输和储存。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方法是将煤炭汽化制备甲醇,可以有效解决煤炭直接燃烧污染大气的问题。
甲醇的性能与汽油接近,可以用于点燃式的发动机。在碳中和的背景下,汽油的碳含量为13%,而甲醇的含碳量仅有1%。相比汽油,甲醇的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一氧化氮排放量分别降低80%、59%和95%。这对于我国紧迫的低碳目标来说,是非常环保的绿色能源。
和传统燃油相比,甲醇燃料价格非常低廉,只是燃油价格的1/10左右,另外它比充电电池也更加方便。
为了扶持甲醇能源发展,支持甲醇燃料和醇氢汽车推广应用,近年来,国家及地方纷纷出台各项政策规划。2024年7月31日,中央发布《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甲醇加注被纳入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标志着甲醇能源发展迈入新阶段;紧随其后,国家发改委、交通部、财政部陆续发文,聚焦老旧营运货车、城市公交车等报废更新,出台多项利好政策推动醇氢路线发展,截至目前,国家部委与各省市已出台近50个支持醇氢汽车推广应用的政策文件。
不过,相比新能源汽车,甲醇汽车的发展仍然举步维艰,此前行业存在着许多短板,比如技术问题未完全解决、配套设施不足、甲醇汽车未被纳入新能源汽车范畴、甲醇产能受制于煤炭资源分布、甲醇汽车产能不高、推广难等,致使甲醇汽车在公众视野中有所缺位。
吉利是目前车企中为数不多一直在醇氢汽车上大笔投入的企业。李书福连续十几年不遗余力推广、倡导甲醇汽车,一方面是响应国家政策,推动国家双碳目标实现,主要目的还是为自家甲醇汽车“站台”。
从2005年起,吉利就开始布局甲醇汽车,将甲醇技术率先应用在家用轿车上。2014年,吉利与贵州贵阳签约,吉利总投资56亿元,在贵阳建设甲醇整车汽车制造基地,甲醇汽车年产能将达10万辆。
2015年,吉利继续豪赌甲醇汽车,斥资4550万美元投资了冰岛碳循环国际公司,后者运营着世界首家可再生清洁甲醇工厂,可以利用地热发电制氢与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可再生甲醇。该技术也在2020年被吉利引入国内。
在此期间,吉利在2016年注册成立远程品牌,宣告正式发力新能源商用车赛道,而商用车恰是适合甲醇落地应用的场景之一。2019年4月,M100甲醇重卡在吉利四川南充基地下线并销售。此外,吉利也在各地布局甲醇燃料加注站,其中贵州全省的甲醇燃料加注站最多,但不到70座。
2021年,广东和北京、上海3个城市群作为全国首批示范城市群,启动实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此后氢能赛道持续升温。而甲醇正是氢能的最佳载体,一方面甲醇重整可以制取氢气,另一方面氢气与二氧化碳反应可以制甲醇。
同时,远程旗下的醇氢科技也在2022年应运而生,致力于以醇氢电动技术为核心,研发、制造、销售醇氢能源新一代电动汽车,开发、应用绿色甲醇制备新技术。
醇氢科技主要布局甲醇能源加注保障体系,通过醇、车、货、站、金融等一体化设计,构建多元化绿色甲醇运力生态。
在产业化布局上,醇氢科技正在邯郸进一步深化以车辆为核心的“绿色制醇-能源体系-智能制造-绿色交通”的完整产业生态建设,带动甲醇制备、加注、车辆制造、销售、商业运营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当地聚集发展。
根据区域特点,醇氢科技还联合能源公司保障甲醇燃料的供应,提供低碳、经济的甲醇燃料。在西北地区,利用西北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合成低碳甲醇;在海南,利用南海富碳天然气合成甲醇,保障海南及两广的甲醇汽车燃料供应。
今年10月,醇氢科技参与投资建设的阿拉善年产50万吨绿色甲醇首期10万吨示范项目启动,标志着中国首个50万吨级电解水制氢耦合工业捕集二氧化碳合成绿色甲醇项目的实施,预计年减碳75万吨。
据统计,自2005年以来,吉利汽车在甲醇领域的研发投入已超过30亿元,形成专利200余件,开发甲醇燃料车型20余款,包括商用车与乘用车,累计行驶里程接近100亿公里,最高单车运行里程超过150万公里,成为全球首个实现甲醇乘用车、商用车量产的整车企业。
同时,吉利逐步开始研发甲醇商用车,涵盖城市公交客车、重卡、轻卡等各细分市场。在乘用车、商用车领域都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并规划了多款主流车型的甲醇版。拥有2个甲醇发动机和多个甲醇汽车制造基地,甲醇汽车年产能达到约30万辆。眼下,吉利产醇氢电动汽车已经在山西、贵州、浙江多个省市开始推广应用,产品的可靠性得到了市场的充分检验。
从技术上来说,目前吉利已经成功地解决了甲醇发动机零部件耐醇、耐久性能等行业难题,并具备了甲醇汽车整车研发、制造、销售的全链体系能力,已开发出包括甲醇乘用车、甲醇货车、甲醇客车等系列车型20余款,大大丰富了产品矩阵,涵盖了甲醇直驱、甲醇混动、甲醇增程等多个动力路线,成为全球首个实现甲醇汽车量产的主机厂,实现了甲醇汽车从小批量试点运行到大规模推广应用的跨越。这一系列的突破为甲醇汽车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不过,醇氢电动汽车发展仍面临着产业定位和支持政策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标准体系不健全、产业生态有待优化等问题,无论是制造还是销量都与新能源汽车不可同日而语,2022年,全国甲醇燃料汽车市场保有量仅50.5万辆。醇氢电动汽车的推广和应用依然任重道远,有待合力突破制约醇氢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
来源: 摩斯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