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冰火两极!锂电出海:狂飙与隐忧

发布日期:2025/1/26




    “谁到海外,谁就是公司的英雄,走出去,到海外去。”

 
        2024年,动力电池企业纷纷加快海外市场拓展的步伐,产品“出海”的同时,海外建厂也在持续升温。据机构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远景动力、国轩高科、欣旺达、瑞浦兰钧等中国10余家动力电池巨头,计划或已在海外的总投资预算达数千亿元。


       01. 海外突围 揽获大单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也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在市场份额、产业链完善度以及技术等方面均实现了全球领先。


      1月6日,韩国研究机构 SNE Research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总量达785.6GWh,同比增长26.4%。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企业中,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欣旺达等6家中国电池企业上榜,市场份额上涨,市占率高达65.5%。而日韩电池企业松下、LG新能源、SK On、三星 SDI 市占率均出现下滑。


       在储能电池领域,中国企业同样占据绝对主导。根据InfoLink Consulting数据,2024年前三季全球储能电芯出货规模202.3GWh,同比增长42.8%。其中第三季出货环比增长16%,单季出货续创历史新高。2024年前三季全球储能电芯出货TOP10企业为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海辰储能、瑞浦兰钧、中创新航、国轩高科、鹏辉能源、远景动力、三星SDI,其中九家来自中国。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锂离子电池出口数量为35.63亿个,同比增长7.3%;2024年1-11月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为550.74亿美元,同比降低7.8%。其中,2024年11月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数量为364亿个,同比增长24.8%;2024年11月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为57.97亿美元,同比增长4.8%。


       2024年,国内电池企业凭借在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和产业链完整度等方面的优势,在海外市场频繁获得大额订单。


       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宁德时代来自海外市场的收入规模超505亿元,在总营收的占比超过30%,海外市场已成为宁德时代第二增长曲线。


       海外订单方面,2024年12月,宁德时代在“2024宝马中国可持续发展供应商日”上宣布,2026年开始,将陆续在全球和中国为宝马“新世代”架构的纯电车型供应圆柱电池;7月,雷诺集团旗下的电动汽车业务部门Ampere宣布扩大其电池产品,将磷酸铁锂(LFP)电池技术纳入其大规模生产电动汽车的计划,并与LG新能源和宁德时代合作,在欧洲建立供应链。


        此外,宁德时代还拿下了诸多海外电池系统大单。11月,西班牙可再生能源开发商Grenergy与宁德时代签署了大规模供货合同,宁德时代将为其在智利的OasisdeAtacamma第四期项目提供1.25GWh的EnerX电池储能系统;10月,美国独立电力生产商Hecate Energy公司获批在马萨诸塞州部署310MW/1240MWh储能项目,该项目同样将采用宁德时代的EnerX集装箱式电池储能系统;6月,罗尔斯罗伊斯宣布与宁德时代达成战略合作,将把宁德时代天恒储能系统引入欧盟和英国市场;以色列最大的集成商BLEnergy也宣布与宁德时代合作,共同开发模块化储能解决方案。


       2024年,亿纬锂能也拿下多个海外大客户。12月,亿纬锂能及孙公司亿纬马来西亚与美洲某集团客户签署合作协议,公司及亿纬马来西亚为客户提供电芯;9月,亿纬锂能子公司亿纬动力与AESI签订协议,将向后者供应约19.5GWh的方形磷酸铁锂电池;6月,亿纬锂能子公司亿纬储能与Powin签署《Powin/EVE电池组和下一代电池供应谅解备忘录》。据Powin官网,本次谅解备忘录对应的储能订单规模约15GWh。


       此外,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数据库统计,2024年1-10月,20多家中国储能相关企业在海外市场已经拿下了超过120个订单,总规模超过115GWh,众多颇具规模的储能订单和项目纷纷被中国企业成功揽获。


       02. 出海建厂 快马加鞭


       在获得海外订单的同时,为进一步贴近海外客户,完善全球化产能布局,以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为代表的多家动力电池企业正在开启新一轮海外扩产潮。


       2024年12月,国轩高科连发两份公告表示,公司拟在斯洛伐克、摩洛哥各建设年产20GWh高性能锂电池及配套项目,投资金额分别不超过12.34亿欧元、12.8亿欧元,合计约合人民币191.42亿元。11月,国轩高科还与摩洛哥投资机构CDG集团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据悉,CDG集团是摩洛哥规模最大的公共金融投资机构,将用3亿欧元的投资组合助力国轩摩洛哥项目一期。


       12月,宁德时代宣布与Stellantis集团签署合资协议,拟共同在西班牙出资成立合资公司,双方各持股 50%,并以合资公司为主体在西班牙阿拉贡自治区萨拉戈萨市建设一座大型磷酸铁锂电池工厂,预计总投资规模40.38亿欧元(约 309.92 亿元人民币),计划于2026年底开始生产,规划年产能50GWh。这将是宁德时代在欧洲投建的第三座电池工厂。据宁德时代此前披露,其德国工厂产能还在爬坡,匈牙利工厂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投产。


       10月,欣旺达动力表示,其位于匈牙利尼赖吉哈佐市的生产制造基地于当地时间18日下午举行桩基仪式,该基地由此正式进入施工阶段,预计投产时间为2026年下半年。


       8月,海辰储能宣布其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梅斯基特市投资1亿美元,建设一座年产能达10GWh的储能电池模块及系统集成工厂;10月,海辰储能还宣布和MANAT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并计划在沙特阿拉伯建立电池储能系统工厂,年产能目标为5GWh。


       7月,远景动力位于西班牙的电池超级工厂正式开工,据悉该工厂将研发制造最新一代磷酸铁锂电池产品,预计2026年投产。目前,远景动力在日本、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及西班牙等国家,共设有13大制造基地和多个研发与工程中心。


      5月,亿纬锂能公告,公司全资孙公司亿纬匈牙利已与卖方签署购地协议,购买卖方位于匈牙利德布勒森西北工业区的土地。亿纬锂能的匈牙利工厂按计划将于2026年竣工投产,生产的大圆柱形电池将供货宝马汽车的德布勒森工厂。


       2024年,东南亚国家同样是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出海”的热土。其中,马来西亚、越南、印尼等吸引了不少电池企业的目光。
2024年12月,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工厂设备进场仪式举行。马来西亚工厂暨亿纬锂能第五十三工厂,主要生产电动工具、电动两轮车用圆柱电池,可实现圆柱电池年产6.8亿只。预计2025年一季度投产,届时将成为亿纬锂能海外第一个实现量产交付的工厂,进一步辐射东南亚、欧洲、北美等市场。


      此前公告,亿纬马来西亚拟在马来西亚投建储能电池及消费类电池制造项目,投资规模不超过4.6亿美元(约合32.77亿元人民币)。项目选址马来西亚吉打州居林市,用地规模约为22万平方米,建设期不超过2.5年。


       8月,据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消息,国轩高科将在马来西亚建立电池组装厂,以扩大其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国轩高科表示,公司对在东南亚建立电池工厂非常感兴趣。未来马来西亚工厂的电芯将来自中国,项目目前处于讨论阶段。


       7月,珠海冠宇也公告,公司马来西亚全资子公司优尼思科技马来西亚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马来西亚冠宇电池新能源项目,总投资额预计不超过20亿元。


        同月,欣旺达公告,拟通过下属子公司香港欣威设立越南锂威有限公司,并投建越南锂威消费类锂电池工厂项目,投资总额不超20亿元。


        5月,蔚蓝锂芯旗下天鹏电源马来西亚公司项目一期厂房封顶,工厂有望在2025年二季度提前投产。项目建成后,预计将形成18/21/46/50各型圆柱锂电池年产能超过4亿颗。


        3月,据外媒报道,青山集团控股的锂离子电池制造商瑞浦兰钧计划在印尼建设公司首家海外工厂,最快2025年投产。据悉,该厂将与青山集团的韦达湾工厂毗邻而建。


       2月,蜂巢能源泰国工厂正式投入生产,主要生产配备L600短刀电芯的LCTP电池包,满足泰国市场对A级车的主流电池需求,预计将为当地客户提供超2万套PACK电池包。


       03. 材料领域 同步跟进


        跟随电池企业的步伐,锂电池产业链企业也开始加速海外建厂。


       2024年以来,恩捷股份“出海”加快。2024年1月,公司将美国项目调整为14条年产能7亿平方米锂电池涂布隔膜产线;匈牙利基地一期正在客户验证阶段;6月,恩捷股份发布公告称,拟投建匈牙利二期项目,规划建设4条全自动制膜生产线及配套涂布产线,总产能约8亿平方米/年;9月,恩捷股份公告,控股子公司上海恩捷拟在马来西亚新设子公司,计划投资建设产能约10亿平方米/年锂电池隔离膜项目,总投资额预计约20亿元。


       贝特瑞印尼工厂是中国内地负极材料行业首个海外建设项目。8月,贝特瑞在印尼投资建设的16万吨负极材料项目一期(年产8万吨)正式投产。4月,贝特瑞在摩洛哥投资建设的年产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举行了开工仪式。此外,贝特瑞谋划在摩洛哥新增年产6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


       10月,尚太科技公告,计划以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在马来西亚设立全资孙公司,并投资建设一个年产5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项目。项目总投资初步计划约1.5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0.9亿元),建设周期预计为24个月。


      10月,科达利公告,该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不超过人民币6亿元,在马来西亚投资建设锂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根据公告,科达利拟在新加坡成立全资子公司,通过该子公司与公司全资子公司 Kedali Hungary Kft.(科达利匈牙利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在马来西亚成立项目公司,由马来西亚项目公司实施本次投资,项目建设期约36个月。


      9月,万润新能公告,拟于美国投建5万吨磷酸铁锂产能,预计投资约1.6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85亿元)。


      4月,湖南裕能发布公告,拟在新加坡设立投资公司,并由投资公司在西班牙设立项目公司,通过项目公司投资9.82亿元在西班牙埃斯特雷马杜拉大建设年产5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项目建设期计划为15个月。


       此外,包括杉杉股份、新宙邦、天赐材料、格林美、诺德股份等材料企业,在海外投资建厂已有所布局,未来也将为电池企业提供原材料供应保障。


      04. 机遇与挑战并存


      重磅投资背后,反映了国内电池产业链企业出海的决心与毅力。然而,出海征程并非都是一帆风顺,在“危”与“机”的双重影响下,已有企业叫停海外产能建设计划。


      2024年10月,据多家媒体报道,蜂巢能源已决定终止其下属两家欧洲公司的商业运营,该决定于2025年1月31日生效。据了解,上述决定涉及蜂巢能源在德国建设的两座电池工厂,原计划投资成本超过300亿元。蜂巢能源对此回应称,由于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未能达到所有利益相关方的预期,公司不得不做出上述艰难决定。


      回望蜂巢能源欧洲建厂的历程,其实一直“水土不服”,进程受阻早有预兆。2024年5月就有多家外媒报道称,蜂巢能源已取消在勃兰登堡投建电芯工厂的计划。理由是“当前汽车市场高度波动”,以及一个“重大”客户项目被取消。此外,蜂巢在萨尔州的工厂计划也面临一再推迟的困境。


      12月,璞泰来公告称,其收到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通知,因璞泰来不能完全同意,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根据瑞典《外国直接投资法》而对璞泰来计划在瑞典开展的年产10万吨锂离子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投资项目所提出的条件,故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对该投资项目未予以批准。鉴于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的前述决定,璞泰来拟终止上述项目的实施。


      据悉,璞泰来的这一瑞典项目公布于2023年5月,年产能为10万吨,预计2025年具备5万吨负极材料产能,预计2026年底或2027年初具备10万吨负极材料产能。项目计划总投资不超过157亿瑞典克朗,按目前汇率计算约合104亿元人民币。


      璞泰来表示,拟进一步向瑞典政府提出上诉,公司也将和瑞典政府有关部门保持沟通,探讨项目继续推进的其他可能性。


      与国内新能源汽车完备的产业链相比,海外市场的供应链建设还不够完善。锂电企业在海外拓展业务时,不仅要把握市场机遇,更要注重海外政策风险以及合规化管理的重要性。


     在谋划海外布局的起始阶段,应全面深入了解目标地的产业政策、贸易政策、劳动用工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当地的文化习俗等,并开展更为详尽的实地考察与风险评估工作。在投资实施过程中,还需持续紧密跟踪当地政策的变动和市场的发展趋势,从而能够适时地调整企业的投资策略和风险管控措施。


      此外,与需求逐渐减弱且政策日益严格的欧洲市场相比,东南亚地区因其拥有众多扶持政策,正逐渐成为众多国内锂电企业新的海外拓展目的地。



来源:马里亚纳锂电     作者:俞安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