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机遇与挑战!新政策下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思路

发布日期:2025/2/17

 

            近期,国家能源局相继发布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及《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两份重要文件。这两份文件的出台,不仅对新能源行业及新能源企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标志着新能源领域迎来了一次重大的政策变革。对企业而言,必须根据新政策及时调整发展策略;对行业而言,这是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分布式新政下企业的发展


         (一)分布式新政的出台对分布式行业的影响


           新政策的出台旨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规范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开发建设管理,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新政对分布式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地面分布式光伏”将成为历史概念。新政策明确了四种分布式光伏类型: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伏、非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伏、一般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和大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其中,“地面分布式光伏”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新政策规定,分布式光伏的建设地点不再包含坑塘水面、农业大棚等以往常见的土地类型。国家能源局在2025年1月23日的政策解读中明确指出,农光互补、渔光互补及小型地面电站因负荷小、自用电量少,通常采用全额上网模式,与分布式光伏“就近就地开发利用”的定位不符。因此,这类项目将不再被认定为分布式光伏。同时,新政允许在建筑物周边的空地单独建设光伏项目,但需满足“建筑物及其附属场所位于同一用地红线范围内”的条件。


           二是部分已备案的地面分布式项目将失去投资价值。近近年来,地面分布式项目在广西、河北、云南、广东等地逐渐增多,市场上存在大量已备案但未开工的项目。对此类项目的投资、收购和建设需持谨慎态度。若在2月底前未开工建设,这些项目将失去投资价值。建议企业将此类项目转为集中式光伏项目,以减少损失。


          三是制造企业将迎来新的挑战。新政的出台将在3月至4月引发短暂的抢工潮,组件等主要设备价格可能微涨0.03元/W-0.05元/W。然而,6月1日后,新能源建设潮将逐渐退去,组件等设备的价格将因供大于求而下降。制造企业需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并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竞争力。


          (二)新政策下分布式行业的发展思路


            自2013年分布式光伏政策出台以来,分布式光伏的应用逐渐从屋顶扩展到地面、水面等多种形式,偏离了其本质属性。新政的出台使分布式光伏回归本质,即“在用户所在场地或附近建设运行,以用户侧自发自用为主、多余电量上网且在配电网系统内进行平衡调节”。这对我国新能源的良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未来,企业在分布式光伏领域的开发思路应做出以下调整:


           一是加速老项目的建设进程。新政为老项目预留了三个月的缓冲期。企业需加快手续办理、投资决策和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在4月30日前并网发电。对于尚未完成备案和电网接入手续的项目,建议果断放弃;对已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需提前与地方供电公司做好衔接,避免“抢工不并网”的损失。同时,企业应提前锁定组件等设备,以应对价格上涨和排产周期延迟。


           二是不再开发地面分布式项目。新政对地面分布式项目采取了“一刀切”的态度,未来这类项目将不再具备开发条件。此外,企业应谨慎开发西北等电力消纳紧张地区的工商业屋顶分布式项目,而应聚焦于电力负荷高、市场交易电价高的地区,如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等地。


            二、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政策下企业的发展


        (一)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政策对行业的影响


          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发展,固定电价模式已无法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也难以公平承担电力系统调节责任。新政的出台对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引领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改革政策的出台,将引领新能源行业全面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由市场形成,这有利于新能源企业提升竞争力,促进电网调度方式持续优化,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促进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将产生极大推动作用‌。


           二是新项目的投资收益率存在不确定性。改革政策的出台改变了以往固定电价“躺平式”运营模式,由于市场化电价波动具有不确定性,会导致投资项目的现金流流入变得不稳定,进而影响项目内部收益率。国家能源局为了防止改革政策的出台导致行业出现“断崖式”震动,出台了机制电价政策作为过渡,通过“市场定价+政策托底”双轨机制,推动新能源从“依赖补贴”转向“市场驱动”,投资企业应抓住契机,深化改革。


           三是新能源行业将迎来重新洗牌,部分中小型企业面临淘汰风险。改革政策的出台,将引导行业重新洗牌。将推动行业向更加专业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对于缺乏市场应对能力,且没有足够的资源参与竞价和交易,有可能在本轮逐级被淘汰。中小企业在数据预测、交易团队等方面偏软,难以适应高频次、短周期的市场交易规则,可能被迫退出或者转型。‌


          (二)新政策下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思路


            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是新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标志着新能源行业从固定电价模式转向市场竞争与有限保障相结合的模式。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技术的成熟,机制电价将逐步退出,预计到2030年,新能源将全面进入市场化阶段。面对这一变化,企业应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一是改变测算模型,降低收益预期。企业应当建立市场化交易比例变化的动态模型,并根据市场变化适当调低收益率预期,以适应市场发展。未来,高收益率的项目将逐渐减少。


            二是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企业需通过压缩成本、提升实力来争取项目。机制电价出台后,各省份将根据项目的成本、收益率等多维度设定竞价上限和周期期限,企业必须通过压缩成本、提升实力来争取项目。未来,合作商的生存空间将大幅缩小。


            三是培育专业的市场化交易团队。市场化交易由中长期和现货交易组成。目前,仅有山东、山西、广东、甘肃、内蒙古五个省份执行现货交易,未来将进一步扩大。企业需组建专业的交易团队,利用AI技术精准预测电力出力和市场价格变动趋势,优化电力购销策略,降低运营成本。


            四是探索“绿电+绿证+碳资产”组合销售模式。通过与能耗大的企业签订绿电长期协议、办理绿证等方式,提升电站的综合收益。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企业实现多元化收入,还能推动绿色能源的广泛应用。


          三、机遇与挑战


          新能源政策的调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企业需紧跟政策变化,及时调整战略,聚焦高潜力市场,提升自身竞争力。同时,企业应积极探索创新模式,如市场化交易和组合销售,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未来,随着新能源市场的进一步成熟,只有具备前瞻性思维和强大执行力的企业,才能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脱颖而出。


作者:谢继佳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