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2025工商储破局:从价格战到价值战

发布日期:2025/4/23



      在经历2024年下半年的投资遇冷后,2025年工商业储能迎来诸多发展“新变”。


     开年136号文件的出台,明确“不得强制要求新建新能源项目配置储能”,促使新型储能产业发展逻辑从政策驱动加速迈向市场化探索。在此过程中,工商业储能因其灵活的应用场景和相对成熟的商业模式,成为市场化探索的先行阵地。


      此外,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7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需达2000万千瓦,为储能聚合资源参与电力市场开辟新路径。


     在此背景下,2025年第一季度,工商业储能市场继续保持上升态势。从项目分布来看,江苏、广东、浙江继续在工商业储能市场占据引领地位,而随着分布式光伏配储、微电网等多样化应用场景的兴起,安徽、河南、新疆等地区也逐渐活跃起来。


     与此同时,工商业储能的竞争加剧,价格战仍在持续,低价竞争导致设备性能虚标、安全事故频发;而技术标准缺失与商业模式单一也在制约行业的发展。如何推动工商业储能从“卷价格”进化到“卷价值”成为当下行业至关重要的命题。


     4月10日,高工储能、高工产业联合主办的2025展会直播高工圆桌——2025年工商业储能怎么干顺利举行,圆桌主持人为高工产研储能研究所所长陆少科,对话嘉宾分别为:新能安储能事业部中国区总裁马金鹏、云天数能总经理伊晓光、弘正储能副总经理杨晓光以及精控能源工商业储能总经理穆建春。



      本场圆桌对话围绕“今年工商业储能最大的变数在哪里?”、“工商业储能应用场景及产品形态分析”、“工商业储能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虚拟电厂在工商业储能中的发展前景”等命题展开讨论。


     2025年工商储前景向好,增速可观


     在圆桌会议上,各位嘉宾对2025年工商业储能市场发展趋势各抒己见,整体呈现出乐观积极的态度。


     精控能源工商业储能总经理穆建春指出,政策和大环境仍是影响今年工商业储能市场的关键因素。目前,大部分项目依赖峰谷价差政策,哪里政策好,项目就往哪里集中,导致局部竞争激烈,细分市场开拓不足。


     随着电力现货市场改革加速,投资商和设备方都面临角色转变,收益模型重塑,但这也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精控能源今年的工商业储能目标较去年至少提升两到三倍,彰显出对市场的信心。


     弘正储能副总经理杨晓光认为,尽管设备集成成本竞争差异化变小,但从产品延伸到运维、运营服务的空间巨大。弘正加大研发投入,从算法端入手解决用户运维和运营担忧,看好今年市场,预计增速将比去年翻倍以上。


      云天数能总经理伊晓光表示,工商业储能是个长赛道,除了峰谷套利,交叉应用场景落地更具潜力。他们专注于储能变流器(PCS)核心部件,围绕微网系统应用布局产品,今年保底目标是实现两倍以上增长,一季度表现更是超预期。


      新能安储能事业部中国区总裁马金鹏也认同市场翻倍增长的观点,他提到与众多投资商交流发现,一线投资商2025年新增投运的工商业储能体量计划大幅提升。马总尤其看好江苏市场,认为136号文件出台后,储能发展前景更广阔,专业资产运营商将出现,市场将向多元化收益模式发展,建议从资产运营角度对企业进行排名。


      据高工产研储能研究所(GGII)预计,2025年工商业储能增速将达到50%以上,2025年海外工商业储能将迎来100%以上的增速增长。


      各位嘉宾的观点与之相符,尽管行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调整,但大家仍对市场发展充满信心。


      场景多元,产品迭代升级


     工商业储能应用场景丰富多样,各位嘉宾分享了各自对不同场景的见解以及产品布局。


     精控能源工商业储能总经理穆建春以充电桩应用场景为例,提出将充电站转变为储能站并附带充电功能,可实现峰谷价差收入与充电服务收入叠加。精控能源拥有多种规格的集装箱式储能产品,能满足国内外不同场景需求。


     弘正储能副总经理杨晓光认为标准化峰谷套利赛道拥挤,弘正储能关注存量光伏加储能、光储结合等场景,通过调整储能容量和优化策略实现多重收益。弘正还自主研发电池管理系统(BMS)和能量管理系统(EMS),保障电池安全和系统高效运行。


      云天数能总经理伊晓光介绍云天数能聚焦微网系统应用,认为光储柴结合的场景效益更高。其储能变流器(PCS)产品从30千瓦到145千瓦均已批量化,下半年还将推出1500伏的组串式模块化产品。针对PCS的高温降容和控制策略冲突等问题,伊总认为随着市场发展和应用积累,这些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新能安储能事业部中国区总裁马金鹏指出,目前多数投资商围绕电网代理购电用户开展峰谷价差套利,但未来售电模式的变革,如工厂企业直购电等,将促使储能与售电、负荷聚合等更紧密结合。新能安作为产品与解决方案供应商,通过整合供应链、降低静态投资、提供金融方案、联合保险和回收公司等方式,为投资商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


     从产品形态来看,各企业都在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创新和升级。例如,云天数能根据电池发展步伐研发储能变流器(PCS)产品,弘正储能计划下半年推出500Ah以上电芯的产品。


      打破价格战,构建价值组合


      当前工商业储能行业发展虽快,但也面临一些问题,2025年工商业储能价格战仍在持续,最低报价卷进0.4元/Wh时代,与此同时,大部分储能企业仍处于净利润为赤字,这种不健康的状态亟待改变。


      新能安储能事业部中国区总裁马金鹏透露,经梳理工商业储能系统硬件BOM价格,0.51-0.53元/瓦时接近设备材料成本价。部分企业靠低价博眼球,难以实现盈利,不利于行业长期发展。产品与解决方案供应商应构建从项目开发到回收全生命周期的价值组合,解决投资商痛点,才能获得认可。新能安通过汇集金融、保险、回收等合作伙伴,形成多维度价值主张的解决方案,如帮助客户降低融资租赁融资成本,承诺15年系统稳定性等。


       弘正储能副总经理杨晓光也认同企业应追求合理毛利,通过提升产品和服务价值,而非单纯打价格战。弘正储能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服务质量,希望推动北方一充一放市场健康发展,让用户获得更快回报率。


      云天数能总经理伊晓光强调储能变流器(PCS)作为核心部件,稳定性至关重要。从长生命周期看,价格成本在5-10年的使用周期中可忽略不计,企业不应只关注价格,而应注重产品质量和长期发展。


      精控能源工商业储能总经理穆建春则表示企业应加强产品稳定性和售后服务能力,满足投资商对产品效率、平均故障时间、在线率等方面的关注。行业内企业应相互融合合作,组成面向投资商的最佳解决方案。


      虚拟电厂潜力巨大,进程逐步推进


      随着国家对虚拟电厂相关利好政策的出台,虚拟电厂在工商业储能中的发展前景成为热门话题。


      新能安储能事业部中国区总裁马金鹏认为,136号文件为储能发展带来契机,虚拟电厂是储能发展的重要环节。虽然目前国内虚拟电厂多为邀约型需求侧响应,但随着2029年大部分省份进入现货市场,未来将形成分工明确的合作机制,实现多元化收益。新能安目前通过结盟等方式参与资产运营,未来可能会进一步下沉到运营环节。


      弘正储能副总经理杨晓光介绍弘正储能已经帮助部分合作伙伴构建虚拟电厂的聚合和虚拟电厂平台(VPP)。其认为储能是虚拟电厂的关键元素,弘正计划先做负荷聚合商,提升设备聚合能力,精确设备参数,使其具备快速响应和调度能力,逐步从邀约性需求响应向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拓展。


      精控能源工商业储能总经理穆建春提到,行业内重点客户大多已布局虚拟电厂,但目前效果尚未达到预期。短期内,企业需解决技术和人员布局、盈利模式等问题。虚拟电厂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可灵活调用的资源,这对设备厂家的稳定性提出了很高要求,促使设备厂家、运营商和投资方紧密捆绑。


      云天数能总经理伊晓光表示云天数能专注于核心部件,为虚拟电厂运营商提供稳定有效的设备支持,不会越界参与虚拟电厂运营。


      总的来说,各位嘉宾都认为虚拟电厂在工商业储能中具有巨大发展潜力,但实现市场化运营还需要一定时间和努力,行业各方需共同协作,提升技术和运营能力。


      通过这场圆桌会议,我们看到2025年工商业储能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市场前景乐观,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产品持续创新升级,但也面临价格竞争、技术标准统一等问题。虚拟电厂作为新兴领域,为工商储发展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在行业各方共同努力下,工商储行业有望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来源:高工储能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