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促消纳,降电价!河南实施200个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

发布日期:2025/5/8


      4月28日,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奋战二季度确保“双过半”若干政策措施》(豫政办明电〔2025〕13号),围绕扩需求、稳主体、促发展、惠民生等方面推出24条政策措施,聚焦“四高四争先”,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打好政策组合拳,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其中提到,加快推进疆电入豫第二通道前期研究,推进信阳五岳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建成西气东输三线河南段、许昌能信煤电项目首台机组,实施200个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力争2025年上半年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400万千瓦。


      河南省是国内率先在全省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省份之一。


      早在2023年12月30日,河南省发改委印发《河南省优化工业电价若干措施》,其中就包含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示范,鼓励企业和园区自建分布式光伏和分散式风电,尽量就近高比例消纳可再生能源,增强经济效益。并提出开展千企(园)绿电提速行动,选择1000家左右企业(园区)开展试点。


      2024年5月29日,河南省发改委正式下发了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实施细则的三份文件,涉及三大类:工业企业、增量配电网类和农村地区。随即,河南省启动了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的申报工作。


      2024年12月11日,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河南省加快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实施范围,包括增量配电网场景、工商业企业产业园区等工业场景、整村开发等农村地区场景、旅游景区等服务业场景、学校等公共机构场景等 10类场景,并推出1010 个试点目标任务。据不完全统计,上述河南规划的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数量超过了全国其他地方存量同类项目的总和。


      据《河南日报》报道,截至2024年12月,河南省已实施五批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共253个。


      实际上,在源网荷储一体化政策方面,中央早已明确了改革方向。2021年10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9部委联合发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首次提出在工业园区、大型生产企业和大数据中心等周边地区,因地制宜开展新能源电力专线供电;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的《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支持工业绿色微电网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开展新能源电力直供电试点。


      2024年10月30日,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发布《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在工业园区、大型生产企业等周边地区开展新能源“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推动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应用、绿色电力直接供应和燃煤自备电厂替代。在合成氨、合成甲醇、石化、钢铁等领域,鼓励低碳氢规模化替代高碳氢,探索建设风光氢氨醇一体化基地。


       在中央顶层设计指导下,国内多个省份出台了各自的源网荷储试点支持政策。除了河南省之外,还有内蒙古、新疆、吉林、广西等多个省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量全国第一的山东今年年初也规划实施30个左右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


      近年来,河南省新能源并网困难,消纳率亟需提升。河南风光资源禀赋一般,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条件有限,近年来河南一直将分布式新能源开发作为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有力抓手,至2024年年底,河南分布式累计装机3719.1万千瓦,全国排名第四,其中户用光伏方面,凭借2023年新增999.4万千瓦的“暴起”,河南以户用光伏累计装机量2317.8万千瓦瓦排名全国第二。


      然而,相对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当地配电网建设等方面投资相对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能源的并网消纳。


      2023年河南新能源消纳比例不升反降。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底,全省风、光、水电装机总量达到6444.18万千瓦,占比达到46.5%,其中风、光占比超过九成;但新能源的发电量为520.3亿千万时,仅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的16.4%,同比还下降了5%。


       新能源消纳难进一步导致了新能源项目上马速度的大幅下降。2024年上半年,河南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容量310.6万千瓦,同比下滑59%。


      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中的绿电,以自我消纳为主,由用户投资,并且自发自用,为河南省在当下时点拓展了风、光项目的应用场景,给新能源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近年来,河南正朝着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但长期以来当地工业电价较高,企业负担较重。


       据财新报道,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其农村电网建设投入大,大规模的投资需在大电网的输配电价中分摊,由于当地农村地区用电占比长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国家“以工补农”的电价政策,使得河南省工商业承担的交叉补贴负担偏重。2023年河南工商业平均电价为0.728元/千瓦时,高于全国工商业电价的平均水平,已经接近经济大省浙江的水平。


      因此,河南省把工业企业作为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典型场景,鼓励企业多用自发绿电,降低用能成本。


    “能源成本在此过程中变得非常敏感。因此,政府要想发展地方经济,就必须给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比如,降低电价,这样才能吸引他们来本地投资。”一位熟悉河南电力系统的人士表示。据河南省能源规划建设局有关负责人此前向《河南日报》表示,已实施的工业企业类源网荷储项目中,河南7大万亿级现代产业集群均有覆盖,预计每年减少用电成本14亿元至21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从2023年底以来,已有内蒙古、新疆、青海、江西、广西、吉林、河南、江苏等多省份出台“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方案。地方政府希望通过先行先试,加大招商引资吸引力,让企业获得降低电价的实惠。



来源:预见能源 作者:杨锐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