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造血式”伙伴!中国&巴基斯坦系统性新能源合作

发布日期:2025/5/14


    (一)截至2023年,中巴新能源合作项目总投资超100亿美元,占CPEC总投资的30%以上。重点布局风电、光伏和水电,总装机容量超过3,000兆瓦。


    (二)风电:萨察尔(Sachal)风电场(50MW)三峡集团科哈拉(Kohala)水电站(1,124MW)。


    (三)光伏:旁遮普省900MW光伏电站群(中兴能源投资)信德省塔尔煤田配套光伏项目。


    (四)水电:卡洛特水电站(720MW,已并网)苏基克纳里水电站(870MW,在建)。


    (五)土地获取:巴基斯坦土地私有化程度高,征地需与地方部落协商,流程复杂。政府为新能源项目提供优惠租赁政策(如旁遮普省光伏项目用地租金减免)部分地区(如俾路支省)存在土地权属争议,部落势力影响项目推进。


    (六)定价模式:巴基斯坦采用“成本加成”电价机制,风电和光伏项目执行固定电价(如风电电价约8.5美分/度,光伏约7.5美分/度)。


    (七)补贴与支付:政府承诺20-25年购电协议(PPA)但财政压力导致补贴延迟支付(部分项目回款周期超12个月)。


    (八)电网现状:巴基斯坦电网设施老旧,输电损耗高达18%(全球平均约5%)部分新能源项目因并网延迟被迫限电。


    (九)中巴合作:中国协助升级输电网络,如±660kV默蒂亚里--拉合尔高压直流项目(2021年投运)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十)政局波动:巴基斯坦政府更迭频繁,政策连续性不足(如税收优惠调整)。


    (十一)安全威胁:俾路支省和开普省恐袭风险影响中资人员安全,增加项目成本。


    (十二)经济与财政压力。债务风险:巴政府外汇储备不足(2023年约80亿美元)新能源项目依赖中国贷款,加剧债务负担。


    (十三)电价争议:固定电价高于市场价(巴基斯坦平均电价约4美分/度)引发舆论对“中巴不平等合作”的质疑。


    (十四)电网薄弱:新能源富集的信德省与负荷中心旁遮普省间输电能力不足,导致“弃风弃光”。


    (十五)储能缺失:巴基斯坦尚无大规模储能配套,可再生能源波动性影响电网稳定。


    (十六)环境与社会影响:生态争议部分水电项目(如迪阿莫-巴沙大坝)引发印度河下游生态担忧。


    (十七)社区纠纷:征地补偿不足引发民众抗议(如塔尔煤田光伏项目)。


    (十八)中巴新能源合作已从单一项目转向系统性规划,未来重点可能包括,绿氢开发:利用巴基斯坦丰富风光资源制氢,对接中国氢能需求。区域互联:通过CPEC电网与中亚、中东国家联网,打造“亚洲超级电网”。气候合作借助中国技术帮助巴基斯坦实现2030年60%可再生能源目标。


    (十九)通过以上措施:中巴新能源合作可望从“输血式”援助转向可持续的“造血式”伙伴关系,成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典范。


来源:华桥研究院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