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中美贸易转折!光储迎来重磅利好

发布日期:2025/5/14


  

      2025年5月12日,中美双方共同发布经贸联合声明,宣布将双边基础关税从125%大幅下调至10%,并暂停90天内对彼此商品加征的24%额外关税。这一政策调整被市场视为中美经贸关系缓和的重要信号,尤其是对光伏和储能等新能源产业而言,短期关税豁免为其出口带来了缓冲窗口,但长期仍需应对复杂的地缘政治与市场风险。


     Part 1
     政策解读:关税调整幅度与机制


     根据《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美国承诺取消根据2025年4月8日第14259号行政令和2025年4月9日第14266号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 的关税,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号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加征的34%的对等关税,其中24%关税暂停加征90天,保留剩余10%关税。中国则相应取消对美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的反制关税;针对美对等关税的34%反制关税,相应暂停其中24%的关税90天,剩余10%的关税予以保留。


      美方取消了共计91%的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了91%的反制关税;美方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中方也相应暂停实施24%的反制关税。也就是说,这次谈判以后,美方仍保留30%的新增关税,中国仍保留10%的新增关税。


      此次关税降幅并非单次税率降低,而是基于多轮加征措施的叠加计算。例如,美国此前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的 “双反+ 201+301” 关税综合税率高达109%,此次调整后大幅下降。这一机制标志着中美经贸关系从“对抗式博弈”转向“管控式竞争”,为全球供应链注入稳定性,并为后续谈判奠定基础。


      储能产品的受益程度更为显著。美国市场对储能电池的需求持续增长,但此前中国出口的储能电池面临高关税压力(如基础关税+附加关税45%+10%对等关税,合计58.4%)。此次关税豁免期内,储能电池的出口成本将大幅降低,企业利润空间得到修复。阿特斯等企业已明确表示,关税豁免对其储能业务构成实质性利好,并可能加速美国储能工厂的建设进度。(在 5月12日,赶碳号的报道中提到,阿特斯董秘许晓明向其表示,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的结果对于阿特斯储能业务属于实质性利好。)


     Part 2
     长期挑战:供应链重构与地缘政治风险


     尽管关税豁免为光伏和储能出口带来了短期机遇,但长期来看,两国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美国政府正通过“友岸外包”政策推动供应链多元化,试图减少对中国制造的依赖。例如,美国对东南亚四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的光伏产品加征高额反倾销、反补贴关税,其中天合光能在泰国生产的产品被征收375.19%的关税,晶澳太阳能在越南出口的产品面临120.64%的关税。这一政策导致中国光伏企业不得不通过中东等地区布局新产能,以规避美国关税壁垒。


      此外,美国对中国关键矿产的管制措施也持续升级。尽管多晶硅与单晶硅片因属于稀缺矿物资源被列入关税豁免清单,但美国仍可能通过其他非关税手段限制中国产品的进口。例如,美国以“芬太尼危机”为由,对中国进口产品维持20%的关税,这一政策可能延伸至新能源领域。


     Part 3
     储能出口的影响:成本优势凸显,抢占市场份额


     关税削减后,中国储能电池等产品可直接进入美国市场,抢占份额。考虑到中国储能系统成本仅为美国的 60%,即使加征 10% 关税仍具显著优势。而储能电池的关税预计将在2026年升至58.4%。这一差异可能导致企业调整产品结构,优先出口关税较低的储能电池。


      来自毕马威的分析报告显示,美国锂电池七成从中国进口,是我国锂电池最大出口市场。近年来,我国对美国锂电池出口金额不断增加。2017 年,我国对美国锂电池出口金额为 10.7 亿美元,占美国进口总额的 41.6%;到了 2023 年,出口金额已达 132.2 亿美元,占美国进口总额提升到 70.5%。此次关税调整,将进一步增强中国储能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有助于企业扩大市场份额。


     Part 4


      企业应对策略:全球化布局与技术升级


     面对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中国光伏和储能企业正加速全球化布局。隆基绿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等企业已在东南亚、中东及美国本土等建设生产基地,以分散地缘政治风险。


      技术升级也是企业应对关税壁垒的重要手段。美国对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关税豁免力度更大,例如,若储能产品被认定为“先进制造”类别,可能享受更低的关税税率。


      此外,企业还需密切关注美国关税政策的动态调整。此次90天豁免期结束后,双方是否继续延长豁免期限、是否进一步降低关税,均取决于后续谈判进展。若关税政策再度收紧,企业可能面临库存积压、订单取消等风险。


      从中长期来看,中美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将呈现“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双轨格局。一方面,两国在气候变化、能源转型等领域存在共同利益,例如,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与美国的市场需求形成互补,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投建即体现这一逻辑。另一方面,美国通过关税、技术封锁等手段试图削弱中国在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对于中国光伏和储能企业而言,未来需在全球化布局、技术升级和风险管理之间寻求平衡。企业还需密切关注美国关税政策的动态调整,灵活调整出口策略。


来源:荣格可再生能源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