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未来!从泡泡玛特IP价值韧性看光伏
发布日期:2025/5/27
2025年4月,全国新增光伏装机45.22GW,同比增长215%,4月一个月时间就干掉去年第一季度3个月的总和!1-4月累计装机105GW,同比大增75%!
出口方面:1-4月电池组件出口累计同比增长4%,其中电池出口25.37GW,同比增长30%。因产能出海和本土化趋势,逆变器趋势可能更能反映实际需求。
1-4月逆变器出口金额高达25.09亿美元,同比增长8.45%。其中4月出口扩大,4月逆变器出口8.09亿美元,同比+16.62%,环比+27.8%。
可见,光伏的需求仍在增长之中。如今对光伏的诟病,让我想起,几年前的泡泡玛特。
泡泡玛特也曾经有一段低迷的时光,彼时竞争对手的卷入;对盲盒“赌徒”心理的大批量质疑之声;IP热度缺乏故事性的质疑;扩张后产品和客服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疫情也对泡泡玛特构成了很大影响;此外,对盲盒商业模式的监管政策的出台。
彼时的泡泡玛特真可谓风口浪尖,悲观至极。上市后股价更是一度从100元的高位跌破10元,无人问津。
而中国光伏产业,与此前无人问津备受质疑的泡泡玛特何其相似!
有人说,泡泡玛特和光伏是什么关系。两者都代表未来的产业方向,并是中国制造业独具领先引领全球的典型代表和具象体现。

而中国光伏,在当下面临的问题好像也让人十分沮丧:
1、产能充盈,供需矛盾,无法解决。
2、产品迭代速度过快。
3、门槛较低,一旦盈利就容易产能恢复,始终运作于周期之中。
4、需求的天花板,增速下行。
5、海外贸易壁垒……
低迷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总是绝望。但事后看,大可不必,甚至悔不当初的“傻白甜”,明明是明牌,却无动于衷,深陷思维惯性之中。
低迷时期的思考,总是让上帝觉得异常可笑。所谓门槛低、需求到顶、贸易壁垒,供需矛盾,只是事后的不过尔尔!
随着时间消退,我们在2024年、2025年上半年都没有等来供给端政策的实质性支持。但随着时间推后,市场化出清也将达到“临界点”。虽然我们期待,供给端政策让这个行业更快恢复,免受不必要的损失。但从效果上来看,无疑,市场化出清,带来的弹性,对剩者为王的支撑可能更大一些。
届时,我们不仅会看到单瓦利润回归,企业市占率也会迅速提升。而受到一体化趋势稳固及市占率、技术差异拉大,饱受磨难的岁月可能在未来2-3年就会看到明显而彻底的变化。
现在有没有一丝迹象呢?
前阵子,我写下当前光伏种种即将出清的迹象和蛛丝马迹(链接如下)
绝境中的光伏产业,我依然看到希望之火正被点燃!
我们更加清醒的认知和觉察,接下来需求边际放缓,会加速这个行业出清过程。于是乎,我们看到了近期光伏产品价格的坠落,这显然对于出清是件好事,甚至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没有强力供给端政策的产业链价格反弹,是对出清形势的又一次麻痹。
仅此而已。
我们看到组件、逆变器出口及国内装机量的需求仍然坚挺,未来全球光伏整体需求也只可能愈加坚挺。存活下来的几家光伏巨头,可能年化出货量将达到110-130GW出货量。从更长远来看,光伏一体化(硅片、电池、组件)单W的利润可能高达0.6-1.2毛钱,对应的盈利空间折算出未来的经营弹性。
这还远远没有包括可能出现的出清潮后的盈利反向急剧扩大加上多数企业正在展开的业务和新模式的扩张,如储能、新材料、零碳电网、电站、解决方案等业务。
经历这一次周期后,我们不必再为一体化趋势所担忧(因为已经充分一体了),不为资本过度涌入而担心(需求相对稳定增长,资本过度泛滥的时代结束),会出现类似家电等行业走出的稳健发展时代,孕育着雨后春笋般新的应用场景和新业务模式。
原本我们期待,政策与周期共舞。如今,迎接一个更加自主而强力的周期也未必是一件完全的坏事。
正如,我将长期耕耘电新产业研究一样,我相信,冰雪消融后,便是万物复苏、勃勃生机的景象!我相信周期、相信常识、相信未来!
来源:侯兵hoping的光伏与储能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