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通关”之路!绿色甲醇带动绿氢消纳

发布日期:2025/5/28


     随着船舶零碳燃料市场等的兴起,绿色甲醇成为了拓展绿电/绿氢应用的重要布局方向。但现阶段,绿色甲醇在供应链、技术路线等方面仍具有较高的复杂度,对于绿氢的规模化消纳的探索也刚刚起步。


   

  01
     绿色甲醇项目中绿氢并非必选



      国内绿色低碳甲醇项目目前主要有4种实践路线。


      一是“生物质+绿氢”方案,二是仅使用生物质的“生物质”方案,三是使用二氧化碳耦合氢气(绿氢或副产氢)的“二氧化碳+氢”方案,四是传统煤制甲醇进行绿氢替代的“煤+绿氢”方案。


     理论上二氧化碳相关路线对绿氢的依靠相对更高。


     生物质相关的路线可完全依靠生物质提供氢气。绿氢可以作为补充气源提高生物质利用率。每吨生物质甲醇最多可耦合绿氢0.1吨左右(与具体工艺相关)。


      二氧化碳相关路线则主要依靠外部气源供氢,如绿氢、副产氢等。每吨二氧化碳甲醇至少需要外部氢源0.19吨左右(与具体工艺相关)。



     02
     现有可参考的绿氢制甲醇建成案例仍然较少


     现阶段,国内外绿氢制甲醇均处于起步期,可供参考的建成案例较少。 

     海外目前仅有一项建成的绿氢制甲醇项目。


     2024年左右,欧洲能源公司(European Energy)和日本三井投建的丹麦Kassø电制甲醇项目建成。该项目采用生物源二氧化碳,通过光伏以及西门子提供的50 MW级PEM制氢系统提供氢气,设计年产约4.2万吨甲醇,预计2025年左右调试完成。所产甲醇预计将提供给航运公司马士基作为绿色燃料使用。


      国内绿色低碳甲醇项目中也尚未实现规模化的绿氢应用。

 

      国内在二氧化碳加氢等路线上起步较早,但建成的项目主要利用副产氢等其他氢气来源。 


      
2020年大连化物所、中海油等相继开展了千吨级的二氧化碳加氢中试项目。2023年国内低碳甲醇进入产业化阶段,河南安阳、江苏连云港相继建成了国内首批10万吨级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项目,分别采用煤焦炉气氢、化工副产氢作为氢源。

 

     2024年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实施了生物质甲烷制甲醇项目,利用沼气以及原有天然气制甲醇装置产出了ISCC认证的绿色甲醇。但其中完全由甲烷重整提供氢源,未补充绿氢。



   

     03
     国内在建及规划项目中主要依赖生物质
 


      国内布局绿色甲醇大多选择了生物质作为原料。到2024年底,国内在建及规划(含仅签约)的绿色低碳甲醇项目达到约136项,合计产能超过3600万吨/年。其中约89个项目披露了相关的技术路线。

 
 

      在已知技术路线的项目中,仅约1成数量的项目选择了完全依靠绿氢的“二氧化碳+绿氢”路线,有近7成数量的项目选择了“生物质”或“生物质+绿氢”方案。 


      选择了“生物质+绿氢”方案的项目现阶段也多以“低比例”耦合绿氢为主。 


      根据调研,国内部分在建及规划的“生物质+绿氢”项目或以采取了分阶段增加绿氢耦合比例的策略。即初期以生物质制甲醇为主,预留设计空间。运行后视技术、市场等情况增加绿氢,同时带来甲醇产量的提升。



来源:能景研究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