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变天”!多笔增量基金入场
发布日期:2025/5/28
多笔“巨无霸”氢能相关基金砸向氢能赛道,让产业商业化提速!据高工氢电梳理,仅今年前5个月,就有近10支氢能产业相关基金宣布设立或落地,这里面既有国家创业投资基金,也有产业投资基金。
这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对氢能产业来说意味什么?如此多的氢能基金加持,产业预计何时迈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多笔增量基金入场氢能
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持续出台各类政策支持氢能产业发展。仅第一季度,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就共发布68余项氢能相关政策,其中中央各部委发布11项政策,各省市政府、发改委等共发布57项政策。如此密集的政策推动下,多支氢能相关的基金也加速落地,助推行业发展提速。具体如下:
5月13日,国家科技部、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发布重磅文件,宣布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并明确将氢能储能与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列为前沿投资重点!这标志着中国氢能产业正式驶入国家级资本加速车道!根据部署,这支国家级创投基金将吸引带动地方、社会资本近1万亿元,重点投向氢能制储运用全链条。
5月9日,中国石化联合山东的国有企业成立了新基金——朝阳氢能新动能创业投资基金(烟台)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基金的出资额为50亿元,经营范围包括创业投资、企业管理咨询,核心目标是突破氢能产业的核心技术与关键材料。
4月,兴证资本发起设立的山西兴证鹏飞氢能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兴证氢能基金”)与山西兴证鹏飞绿色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兴证绿色能源基金”)顺利通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两只基金由兴证资本作为基金管理人,孝义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与山西鹏飞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基石投资人。其中兴证氢能基金主要投向氢能产业链上下游科技型企业,兴证绿色能源基金主要投向氢能基础设施项目。两只基金立足山西,面向全国,互相配合,共同助力中国氢能产业发展。
也是在4月,临海市产业母基金发布(三期)子基金管理机构遴选公告,公开征集子基金管理机构。据悉,临海市产业母基金总规模100亿元,其中三期产业母基金规模10亿元,由浙江坤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浙江普华天勤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负责基金运营管理。临海市三期产业基金母基金采取参股子基金和直接投资相结合的运行模式,以参股子基金为主,重点投向氢气制取、储运、加注、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汽车制造和配套产业等生产企业,及其他新能源项目。
3月,青岛泊里华德诚志氢动能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在青岛市黄岛区成立,出资额1亿元,经营范围包含: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据悉,华德氢动能基金的投资策略将聚焦于氢能产业链、新材料等行业领域,以及泊里镇优势产业项目或新质生产力拓展项目。
也是在3月,中金资本作为管理人及普通合伙人,与辛集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河北省科技金融发展促进中心共同发起设立中金(辛集市)氢能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中金辛集氢能基金”)。基金围绕辛集市氢能产业微循环打造,主要投向从事氢燃料电池整机、新材料、核心零部件、氢能“制、储、运、加、用”等环节装备制造及相关科技企业。基金规模5亿元,已于4月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
1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印发了《佛山市南海区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并据此设立了总规模达10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投资方向上,该基金将紧密围绕南海区“三高四新六集群”产业战略规划,重点投资高技术制造业、新型生物医药、信息装备制造、氢能与氢氨融合装备制造、智能安全应急等前沿领域,同时积极支持区内优质企业的增资扩产需求。
短短5个月内设立或宣布落地的氢能相关基金数量就接近10支,涉及金额超万亿,这速度之快、金额之大,活跃度之明显,让人惊讶。
氢能基金将让产业“变天”?
为什么会如此?一家致力于高科技新兴产业投资的专业化投资机构负责人向高工氢电分析指出,这源于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在十四五规划中,我们距离氢能目标的完成还有较大差距;对十五五而言,氢能是确定的重要发展方向,那么在此时,无论是中央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展氢能,还是地方成立氢能专项基金,都是特定时期推动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必然之举。
从这一现象的意义来看,对于国家宣布设立创投基金以及全国多地涌现氢能产业基金的现象,他认为,这显示国家正在构建“顶层设计-资本赋能-产业落地”的氢能创新生态链,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向氢能领域汇聚,对行业是重大利好;而多地设立氢能产业基金,意味地方政府和资本市场已经看到并认可氢能产业的发展前景、开始对氢能产业展开积极投入。
那么这些创投基金和产业基金涌入氢能赛道,预计会产生什么效果?
结合行业反馈,站在企业角度,普遍认为这有希望为有潜力的企业提供资金资源支持,解决它们在现阶段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过程中遇到的“融资难”的难题。众所周知,目前整个行业受宏观经济下行、补贴迟滞、市场订单不足等因素影响,多数企业几乎都举步维艰,面临巨大资金压力,这个时候创投基金与产业基金纷至沓来,对它们而言在一定程度犹如发展的“及时雨”,有望借此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站在产业角度,基金涌入氢能行业参与氢能生态建设,将助力行业解决发展短板、推动产业尽快从政策驱动走向市场驱动。比如,虽然全国各地在积极推进绿氢应用示范项目,但因为回报仍难以保障、下游消纳渠道还未完全打通,使得很多项目进展缓慢或没有实质性落地。氢能相关基金的涌入,将助力企业加快技术优化,聚力打通氢能价值链应用闭环,实现产业的有序破局。
不过这些利好影响产生的前提是,基金管理人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将资金注入到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先企业中,不然足量资金的进入也可能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等问题的出现。
而企业,在这个过程中要想成功获得基金的加持、成为新的独角兽和瞪羚企业,需要强化技术壁垒,助力全产业链成本控制能力,同时深耕场景化解决方案,打造标杆项目,以切实行动证实自身的硬实力与潜力。
万亿级资本如潮水一般涌入,有望让氢能赛道很快“变天”、迎来属于它的黄金时代。有技术、有投资价值的企业有望脱颖而出、在行业产业化进程中赢得发展先机。
来源: 高工氢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