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次利用!长安&比亚迪打造电池循环“新引擎”
发布日期:2025/6/6
重庆璧山区政府大楼内,长安民生物流、弗迪电池(比亚迪全资子公司)与地方政府代表共同签署了一份改变西部新能源产业格局的协议——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集散中心。这场合作的核心突破点,直指长期困扰行业的“电池回收利用”痛点。
弗迪电池董事长何龙在签约现场强调:“三方将围绕新能源电池循环利用深化技术联动与场景落地。”这一表态背后,是弗迪电池23.3%的全球市场份额和年装机量超11.5GWh的产业话语权。而长安民生物流作为长安汽车集团旗下物流枢纽,拥有覆盖全国的运输网络与商用车运营场景,为退役电池的梯次利用提供了天然试验场。
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已进入爆发前夜。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3140万辆,较2014年增长超260倍。按动力电池平均寿命5-8年计算,首批规模化退役潮已至。行业预测,2025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总量将达78万吨,市场规模突破千亿。
然而当前行业深陷三重困局:
责任主体模糊:虽然政策规定车企为回收责任方,但4S店回收率不足30%,大量电池流入黑市作坊;
技术路线分化:磷酸铁锂电池适合梯次利用(如储能),但安全性标准缺失;三元电池拆解价值高,但湿法冶金成本居高不下;
商业模式脆弱:第三方回收企业面临渠道碎片化、运输成本高企等难题,盈利能力普遍承压。
02三箭齐发构建循环闭环
此次合作首次实现了“电池生产商+场景运营商+地方政府”的铁三角协同。
根据协议,三方将基于已有合作,本着“政府引导、企业主导、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原则,建立长期、紧密、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在物流园区规划、新能源商用车推广、新能源商用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及物流运输领域等方面继续开展深度合作,通过资源互补、技术联动与业务协同,共同推进绿色智慧物流体系建设。
下一步,三方将围绕商用车新能源改装及其配套、新能源电池循环利用、超级充电示范站建设、大数据运营平台打造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持续挖掘培育动力电池、兆瓦闪充等技术在全市铁公水空多式联运物流体系中的新应用场景,助力璧山打造在重庆乃至全国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绿色低碳物流园区。其中,长安民生物流隶属于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是其全资子公司或控股企业。弗迪电池,是比亚迪全资控股公司。
03从“单点突围”到“生态作战”
此次三方合作的深层价值在于重构产业链角色分工:

这种生态化协作直指行业两大顽疾:经济性提升:通过物流场景消纳梯次电池,使单组电池全生命周期收益增加40%;合规性保障:政府主导的溯源平台杜绝“黑回收”,重金属污染风险下降90%。
当长安的物流网络、比亚迪的电池技术与璧山的政策创新深度融合,一场围绕“城市矿山”的产业革命正在西部崛起。正如动力电池回收专家魏晓慧所言:“未来行业的竞争,将是生态体系之间的竞争。”
来源:新能源新材料开发与再生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