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1MWh换0.5吨!储能首次纳入碳交易机制

发布日期:2025/6/6


     储能系统将首次纳入碳交易机制,每释放1MWh绿电可核算0.5吨二氧化碳减排量。本文详解储能碳积分(Carbon Credit)如何量化、申报、交易与变现,为项目收益打开全新通道。


     一、什么是储能碳积分?


     碳积分(Carbon Credit),又称碳排放权,是指每减少或避免1吨CO₂排放所获得的可交易资产。过去主要用于光伏、风电等清洁发电项目,如今储能系统(Energy Storage System, ESS)也正式进入碳金融体系。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试点规则,储能释放的绿电在“调峰替煤”情景下,每1MWh电量视作减少0.5吨二氧化碳排放。


     专业术语解释


     碳交易(Carbon Trading):企业间以市场价格买卖碳排放配额,常见于EU ETS、全国碳市场等。


     碳排放权(Emission Allowance):允许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排放的温室气体限额。


     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中国碳市场中的“碳积分”,用于企业减排抵销与交易。


     二、储能变“减排机器”的逻辑机制


     储能如何参与减排核算?


     储能系统在用电负荷低谷时段储电(往往来源于光伏/风电),在高峰期放电替代燃煤电厂发电。这种“移峰填谷”的行为实质上减少了高碳能源消耗。

     几类可被认可的储能碳减排场景:光储一体化电站(PV+ESS)


     VPP虚拟电厂调度节点(VPP Node)


     工商储用户侧峰谷套利项目


     调频调峰辅助服务平台



     三、如何实现碳积分变现?流程拆解


     Step 1:减排量核算与申报


     企业需通过**第三方核证机构(DOE)**对储能运行数据进行评估与认证,并提交到国家CCER注册系统。


     示例:10MWh/天×365天×0.5吨/MWh = 年减排量1825吨


     Step 2:获得碳积分(CCER)编号通过CCER平台备案成功后,每一吨二氧化碳减排量将生成唯一可追踪碳积分,可用于交易或政策抵扣。


     Step 3:碳市场交易减排量可进入以下市场变现:

     部分省市将碳积分作为储能运营补贴附加项,如山东“储能运行小时+减排贡献”双重补贴模式。

    

     四、对储能行业的三大影响


     1. 打开“收益第二曲线”:过去储能盈利仅依靠峰谷套利、电价差与辅助服务,碳积分赋予其额外收益通道,增强项目ROI。


     2. 倒逼项目合规运营:只有持续、高效运行的储能系统,才有稳定减排数据支撑碳积分申报,这将提升行业运维标准化水平。


     3. 鼓励多元化金融创新:碳积分未来可作为储能资产证券化(ABS)底层收益,纳入绿色金融体系。

    

    

     五、开发者&运营商应关注的关键建议


     六、总结:碳交易时代,储能进入“金融属性加速器”通道储能系统不再只是电力系统的“辅助角色”,在碳金融机制的加持下,它正快速变身为碳资产制造者(Carbon Asset Generator)。从能源属性到金融属性的跃迁,将极大重塑储能项目的投资模型与估值逻辑。



来源:EV WallBox 作者:宋久俊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