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欧洲最大!巴斯夫工厂‌角逐电池回收千亿市场

发布日期:2025/6/9


     日前,巴斯夫宣布位于德国施瓦茨海德(Schwarzheide)的Black Mass工厂已成功投入商业运营。这座年处理能力达1.5万吨的设施(相当于每年约4万块电动汽车电池),不仅是欧洲最大的Black Mass商业工厂之一,更标志着全球动力电池回收产业迈入规模化与标准化并行的新阶段。随着新能源汽车退役潮的临近,一场围绕资源循环与低碳转型的产业竞赛已全面展开。


      欧洲回收产业的崛起


      欧洲的爆发性增长源于严苛的法规倒逼。欧盟新电池法规要求:2030年电池中回收钴占比至少12%,回收锂、镍各占4%;2035年进一步升至20%、10%、12%。政策压力下企业加速布局:Northvolt与Hydro合资的Hydrovolt工厂年处理1.2万吨电池组,回收率高达95%,计划2030年扩产25倍;比利时巨头优美科加速推进年处理15万吨的超级工厂建设,2026年投产后将成欧洲最大回收基地。


      中国市场的爆发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动力电池回收产业正站在万亿级市场的起点。截至2024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3140万辆且首批电池质保期(8年)临近,2025年起大规模退役启动。据预测,2025年动力电池退役量预计达82万吨,自2028年起将突破400万吨/年,带动回收市场规模超过2800亿元。



      近十年,我国电池回收相关企业注册量基本逐年增加,尤其是2021年,全年注册量同比激增291.5%至2.76万家,达近十年注册量增速峰值;2023年,我国累计注册4.64万家电池回收相关企业,达近十年相关企业注册量峰值。数据显示,我国现存17.2万家电池回收相关企业。


     政策同步推进。2025年2月国务院通过《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要求建立全生命周期流向监测;四川率先出台省级管理办法,创新建立区域回收中心。


     技术竞赛与未来战场


      回收技术的革新正重塑全球产业格局。中国部分头部企业已经实现镍钴回收率超98%、锂回收率95%以上,已形成“回收-再生-制造”闭环;欧洲核心采用湿法冶金,重点优化锂回收效率,如巴斯夫工厂通过黑粉转化提取关键金属。


      电池回收的本质是战略资源争夺战。到2030年,全球锂资源缺口预计达22万吨,钴、镍对外依存度过高的国家亟需通过回收保障供应链安全。


      据SNE Research预测,全球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达3780亿元,2040年突破1.2万亿元。资源约束与气候目标成为全球命题,动力电池的“第二生命”已不仅是商业机遇,更是国家战略的必争之地。未来十年,技术迭代、政策完善与资本整合将重塑行业版图——唯有掌握回收话语权者,方能主导电气化时代的资源命脉。



来源:新能源新材料开发与再生利用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