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油气田种太阳”:中国石油7大基地绿能爆发‌

发布日期:2025/6/10



     引言:当抽油机与风机同框吉林油田的荒漠上,百米高的白色风机与日夜摆动的抽油机首次同框运转;青海格尔木的戈壁滩,百万块光伏板在高原烈日下泛起“蓝色海洋”。这些看似违和的场景,正是中国石油向综合能源巨头跃迁的缩影——2024年,其风光发电量同比激增116.2%,新能源装机新增495.4万千瓦,相当于每天投产1.3万千瓦清洁电力。传统油田为何能长出“光伏森林”?答案藏在七大基地的“风光气储氢”密码中。


     1七大基地:从“产油”到“产绿电”的空间革命


     中国石油将油田闲置土地、荒漠、水面转化为新能源战场,形成差异化布局(标注项目状态与核心优势):



     空间革命逻辑:油田土地成本趋近于零,叠加电网接入基础,单位装机综合成本较行业平均低15%-20%(土地成本占比可忽略,拉低非技术成本)。


     2技术密码:“风光气储氢”如何协同破壁?


     中国石油以传统能源基因嫁接新能源技术,破解行业痛点(补充术语全称与核心数据):


    1. “光伏+制氢”零碳闭环(玉门样本)利用51.1万千瓦光伏电力电解水制氢,直供炼化厂替代天然气制氢,每吨氢减排CO₂ 24吨(相当于1.3公顷森林年固碳量)。当前制氢成本已逼近18元/公斤(不含碳成本,较煤制氢高10%,但规避碳价风险),接近煤制氢经济临界点(煤制氢成本15-20元/公斤,含碳价则超25元/公斤)。



     2. “煤电+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新能源”三角平衡(克拉玛依创举)


     新疆油田的264万千瓦项目中:

     • 煤电提供基荷并捕获CO₂(年捕集量200万吨);



     • 配套40万千瓦风电光伏承担碳捕集装置30%的能耗需求,降低煤电负荷波动;

     • 捕集的CO₂注入油藏用于EOR(提高原油采收率),形成“产电—捕碳—增产”负碳循环,年降低煤电碳排放50万吨。


     3. “水面光伏+液流储能”调峰组合(大庆智慧)

      星火水库漂浮式光伏电站搭配10万千瓦液流储能,解决东北电网调峰难题,发电效率较同等规模地面电站提升8%(水面反射增强光照,且水温调节降低组件温度),同时减少库区蒸发量5%,改善局部微气候。


      3规模密码:495万千瓦增量从何而来?


      2024年爆发式增长的三大引擎(补充国际对标与进度验证):


     1. 吉林风电加速度:百万千瓦风机集群半年并网,贡献增量35%(装机增速超BP、壳牌等国际巨头平均水平50%);


     2. 青海戈壁光伏海:格尔木100万千瓦电站年发电量18亿千瓦时,可覆盖50万户家庭(按户均年用电3600度测算);


     3. 新疆一体化项目群:克拉玛依、乌尔禾等项目拉动装机占比40%,“十四五”塔里木基地500万千瓦项目已落地,完成规划目标50%。


     规模杠杆效应:当前七大基地储备项目超2000万千瓦(相当于近1个三峡水电站装机量,三峡装机2250万千瓦),未来三年绿色能源装机占比将从10%提升至30%,再造“半壁绿色中石油”。



     4困局与破局:绿电革命的未竟之战


     1. 消纳墙:特高压通道待扩容


     吉林二期400万千瓦绿电需外送,但东北—华北特高压通道饱和(利用率超90%)。破局进展:国家电网“松原—华北”特高压通道纳入2025年投产计划,届时可新增外送能力800万千瓦,缓解吉林绿电消纳压力。


     2. 成本关:绿氢盈亏依赖政策支持


      玉门绿氢项目盈亏平衡点需0.2元/度电价(当前电价0.25元/度),政策突破口:甘肃正申报新能源低价专区,若落地可降低度电成本0.03元,推动绿氢成本逼近16元/公斤。


      3. 技术险:储能成本高企制约收益


      塔里木130万千瓦光伏配储项目中,储能成本占比达25%(高于行业平均20%)。联合攻关:已与宁德时代共建油田专用储能实验室,目标2026年将储能成本降至1.2元/Wh,全生命周期收益率提升3个百分点。



      5结语:从“黑色血液”到“绿色基因”的重构


      当抽油机的阴影掠过光伏板,当风机在油井旁投下旋转的十字光影,中国石油的“光伏森林”正在书写新旧能源的共生哲学——这里没有简单的替代,只有“风光气储氢”的精密协奏。七大基地如同七把钥匙,解锁的不仅是495万千瓦装机,更是一个传统巨头在碳中和时代的生存密码:在油气基础设施上嫁接新能源网络,将油田的土壤转化为孕育“源网荷储”一体化生态的沃土,实现从“油气生产商”到“综合能源服务商”的生产关系重构。
数据注解(修正单位换算与依据):2024年中国石油新能源关键指标• 风光发电量:47.2亿千瓦时 → 按北京市2024年居民日均用电3.1亿千瓦时测算,可供用电15.2天;• 地热供暖面积:7,512万m² → 替代标煤300万吨/年,减少CO₂排放820万吨;• 绿电减碳量:约400万吨CO₂ → 相当于植树1.1亿棵(按每棵树年固碳36公斤CO₂计算)。



来源:源网荷储创研新视界 作者:胡宏峻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