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集群!离网制氢助力绿电消纳
发布日期:2025/6/23
相较并网制氢,离网制氢不仅能让可再生能源实现就地消纳,带动制氢用电成本大幅下降,也更加符合绿色氢能的发展方向。但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受气候变化和天气条件影响大,所发电力高度不确定,具有波动性、间歇性的特点,离网制氢在技术、经济方面存在诸多难题,实践起来并不容易。
不过,从种种迹象来看,2025年,是我国离网制氢从技术验证迈向示范应用的一年。今年以来,已有超过5个小型、中大型离网制氢项目迎来好消息:
6月消息,自去年4月启动商试运行,辽宁华电铁岭25兆瓦风电离网储能制氢一体化项目进入规模化试生产阶段氢气产销不断提升,目前该项目稳产运行月出氢量近50吨。该项目采用华电首创研发的“大容量风电离网制氢一体化”技术,通过离网风力发电制氢,设计年产氢量可达1123吨,氢气纯度可达到99.999%。
5月11日,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的大兴国际氢能产业园,首个“光伏微网DC-DC直接制氢”项目成功完成了电解槽集群的全系统联动试运行,并得到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现场见证与专项验收。该项目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航天工程承担工程设计和电解制氢装备集群的供货。
同样在5月11日,山东日照蓝昆氢能零储能离网制氢成功运行。电解制氢模块无需配备任何储能装置,仅辅助系统需少量储能(3kWh)维持断电后的安全停机操作。
5月,明阳集团位于河南的风电场离网制氢&绿色交通示范项目顺利落地,成功产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公斤绿氢。该项目以自主研发的移动式柔性PEM制氢站为核心,成功构建了从可再生能源发电-高效氢电转换-零碳绿色交通的完整产业链条。
4月消息,中国大唐集团多伦15万千瓦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主体工程进入收官阶段,即将全面投产。该项目总投资超13亿元,于2023年11月开工建设,2025年1月17日正式并网投产。该项目是离网制氢项目,依托锡盟丰富的风光资源,通过“绿电制绿氢”技术,构建起“风光储氢+煤化工”一体化循环体系,实现风光离网制氢与煤化工的深度耦合。
还有多个离网制氢项目签约、加快推进建设当中:6月17日,中广核新能源发布甘肃酒泉瓜州离网光伏制氢耦合年产5万吨合成氨项目可研采购项目询比公告。6月18日,该项目获酒泉市发改局备案。
6月18日,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甘肃俊瑞武威市凉州区新能源规模化制绿氢项目监理招标公告、甘肃俊瑞武威市凉州区新能源规模化制绿氢项目全过程管理服务招标公告。该项目规模为建设年产2万吨可再生能源发电离网运行电解水制氢项目。
3月27日,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市政府与中科新能源投资(广东)有限公司签订项目投资框架协议。中科新能源计划实施的全离网制氢一体化项目,总投资143.1亿元左右。建成后,年产氢10万吨左右,甲醇50万吨左右。项目签约后,双方将成立工作专班,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确保项目按计划建成投产。
众所周知,面对离网制氢发展难题,阳光氢能、国氢科技、派瑞氢能、隆基氢能、明阳集团、东方氢能、海德氢能等企业都在持续推进离网制氢技术研发,发布了相应的产品解决方案。此外,企业仍在加快速度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今年5月20日,天际氢能全离网集群制氢解决方案“Hydrizon绿氢汇”发布。面对"风光发电高波动、电解槽调控滞后、储能投资高昂、离网安全稳定运行无保障"的行业困局,Hydrizon绿氢汇创新构建了"智慧大脑+超级集群"系统。
除了企业纷纷加码攻克离网制氢技术外,政策端也开始明确鼓励离网制氢发展。
今年6月10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组织开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的通知。其中有一条指出,在深远海、沙戈荒、“高海边无”等电网薄弱地区,因地制宜开展离网制氢等试点,构建风光氢储一体化能源架构,探索先进离网制氢技术应用,实现离网构网支撑以及可再生能源出力、储能充放与电解槽负荷柔性协调,并开展商业模式创新。配套制氢电解槽规模不低于10兆瓦。
整体来看,当前离网制氢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在技术集成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但在多方力量推动下,离网制氢正在快速积累实际运行经验,相信很快可以摸索出切实可行的商业模式,未来发展大有可为。
来源:高工氢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