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已至!湖南千亿级独立储能市场一触即发
发布日期:2025/6/24
6月中旬,湖南省能源监管办公室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湖南电力市场系列规则意见的通知》,一次性推出7项电力市场规则(涵盖中长期、现货、调频辅助服务等领域),其中独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型主体的市场准入与交易机制成为焦点。
规则明确独立储能在不同市场的参与模式及收益逻辑,为新型电力系统下的储能商业化路径提供了湖南方案。那么,湖南独立储能发展将有哪些优势呢?
宁夏独立储能“他山之石”
湖南规则允许独立储能在中长期市场开展储能容量交易,通过提前锁定容量租赁价格实现固定收益。
这一机制延续了宁夏等试点地区的成熟模式,为储能项目提供了稳定的成本回收渠道,尤其适合搭配新能源场站的配套储能项目,通过容量租赁对冲新能源出力波动风险。
自2021年以来,宁夏独立储能的收益模式构建,从容量租赁机制确立到辅助服务市场改革,再到电力现货市场推进,政策从容量定价、服务补偿、电价机制等多维度塑造了独立储能的收益结构,其发展历程可清晰划分为三个阶段。
在第三阶段,根据宁夏2025年4月《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该省需在2025年底前启动电力现货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独立储能收益模式也将迎来根本性变革。
一是现货市场价差套利:独立储能可通过电力现货市场的峰谷电价差实现套利,替代传统调峰辅助服务收益。
二是调频辅助服务收益:转向提供调频服务,成为稳定收益来源。
三是容量补偿机制:政策推动建立储能容量补偿机制,为储能固定投资提供回收渠道,但容量租赁费用的存续仍存不确定性。这三种收益模式也成为独立储能商业化的“参考答案”。
储能商业化“湖南方案”
本次湖南规则指出,独立储能在现货市场采用报量不报价的参与方式,优先出清并以所在节点日前市场每小时平均节点电价结算充放电费用。这一规则设计简化了储能的市场操作难度——无需参与复杂的价格竞价,仅需申报充放电电量即可获得峰谷电价差收益。
例如,若日前市场峰谷电价差达0.5元/kWh,储能通过"低谷充电-高峰放电"即可实现单循环0.5元/kWh的价差收益(未计充放电效率损耗)。此外,调度机构可根据电网需求调整储能充放电计划,强化了现货市场的灵活性与安全性。
独立储能可通过竞价方式参与调频市场,补偿金额由"调频里程×调频性能×市场出清价格×服务费调节系数"构成,其中里程申报价格区间为3-15元/MW。这一机制将储能的调频收益与服务质量深度绑定:响应速度快、调节精度高的储能项目可通过高评分获得更高补偿。
例如,某储能项目调频里程1000MW·min,性能评分1.2,市场出清价5元/MW,调节系数1,则补偿金额为1000×1.2×5×1=6000元。
此外,湖南规则明确独立储能在现货市场与调频市场中只能二选一,这一约束要求储能主体根据自身技术特性与市场环境制定参与策略。
以湖南电网为例,若某独立储能项目容量100MW/200MWh, 方案一选择现货市场,假设日充放电1次,峰谷价差0.6元/kWh,效率80%,则日收益为100×2×0.6×80%=96万元/日。
方案二选择调频市场,假设日调频里程2000MW·min,性能评分1.5,出清价8元/MW,则日收益为2000×1.5×8=2.4万元/日(未计调节系数)。
可见,在价差充足的情况下,现货市场收益显著高于调频市场,但需承担电价波动风险;调频市场收益稳定性更强,但对储能技术性能要求更高。规则同步开放聚合商、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等主体参与中长期市场,为独立储能提供了多元化的合作模式。
湖南此次发布的市场规则,首次在省级层面构建了"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全市场链的储能参与机制,其核心创新点在于:
一是简化现货市场参与门槛:报量不报价模式降低了储能的市场操作复杂度,有利于加速储能商业化应用;
二是强化性能定价逻辑:调频市场的补偿机制引导储能向高响应、高精度方向升级,推动技术迭代;
三是促进多主体协同:虚拟电厂、聚合商等主体的准入,为储能构建了更灵活的资源整合生态。
但规则仍需关注后续细则落地,例如现货市场节点电价的计算方式、调频市场服务费调节系数的具体标准等。
湖南独立储能禀赋几何?
湖南在新型储能领域的研究走在全国前列,2023年5月,由国网湖南电力牵头的“国家能源电力新型储能多场景融合技术研发中心”,成为国网系统唯一入围国家能源创新平台“新型储能”领域“赛马争先”单位。
而在项目示范方面,2023年8月8日,湘赣边最大的独立共享储能电站在湖南茶陵县成功并网投运,储能规模100MW/200MWh。
同在2023年,湖南永州、常德、宁远、江华和湘阴五地电网侧独立/共享储能项目相继完成并网,五个项目并网容量各为100MW/200MWh,总建设规模高达1GWh。
2024年7月25日,德赛电池 - 湖南美特新材能源储能项目成功并网投运,这是湖南省国资系统最大规模工商业储能项目,也是德赛电池在湖南本土落地的首个含首台钠离子电池工商业储能柜的储能项目,总规模为7.5MW/15.983MWh。
此外,在湖南聚集了中车株洲所、华自科技、湖南裕能、赢科数能、华美兴泰等一批优秀的储能企业。以中车株洲所为例,该企业2024年问鼎储能系统集采/框采中标第一名,在国内储能系统集成商出货量排名中蝉联榜首。2025年1-4月,在已披露中标容量的储能系统项目中,以4.476GWh高居榜首,4月中标量达1.4GWh,占据当月储能系统中标规模17%的市场份额。
中车株洲所依托轨道交通技术迁移形成跨场景解决方案能力,复用轨道交通产线高效生产储能功率模块产能,具备电池PACK、电池簇、BMS、PCS、EMS、储能系统全产业链研发生产能力,可提供多种定制化解决方案。
如今湖南省级独立储能规则即将落地,那么可以预见的是该省或将成为中国独立储能发展重要省份之一。湖南正处在独立储能爆发的“前夜”。
来源:高工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