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风机三巨头领跑!中国绿氢醇氨产业格局概览

发布日期:2025/6/26



      1明阳智能:全产业链布局,产能规模全国第一


      1. 战略布局与核心数据明阳智能以“风光储氢氨醇”全链条为核心,截至2025年已落地8个绿氢醇氨项目,总投资超800亿元,占七大龙头企业总投资的40%,规划绿甲醇/绿氢产能达240万吨/年,其中在建产能180万吨,稳居行业第一。其布局呈现“海陆协同、甲醇主导”特征:在内蒙古、吉林等陆上风光富集区建设百万吨级绿甲醇基地,在广东沿海布局海上风电制氢项目,形成“北方生产+南方消纳”的区域联动。


       2. 标杆项目深度解析• 内蒙古赤峰100万吨绿甲醇项目:分两期建设,首期60万吨于2025年投产,配套2.8GW风光发电基地及1.2GWh储能系统,年消纳绿电65亿度,年制绿氢10.96亿Nm³(约合9.8万吨)。项目采用“碱性电解槽+甲醇合成塔”技术路线,单吨甲醇综合电耗2800度,碳足迹仅0.3吨CO₂/吨(传统煤制甲醇碳足迹2.8吨),已与中石化、中远海运签订15年长期供应协议,锁定船用燃料市场。


       • 广东青洲四500MW海上风电制氢项目:国内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制氢”一体化项目,创新采用导管架式海上平台,搭载10台50MW风机,配套20台1000Nm³/h PEM电解槽(宁波韵升供应),直接利用海水电解(无需淡化),年制绿氢0.35万吨,同步养殖石斑鱼等海产品,度电成本降至0.32元/度(含海上输电损耗),较陆上制氢成本降低20%。该项目绿氢70%用于制备绿甲醇供应大湾区港口,30%直供氢燃料电池船舶。


      3. 技术壁垒与市场卡位明阳首创“风渔氢融合”模式,在海上平台下层布置养殖网箱,上层安装制氢设备,土地利用率提升3倍;海水电解技术突破关键材料瓶颈,采用钛基氧化物电极,寿命延长至8万小时(传统电极4万小时),能耗降至4.8kWh/Nm³。截至2025年,其海外订单占比达35%,与马士基、达飞轮船签订合计25万吨/年绿甲醇长协,价格较传统甲醇溢价30%。


      2远景能源:绿氨领域王者,国际供应链先发


      1、全球最大零碳氢氨项目集群远景能源以“零碳氢氨”为核心,总投资400亿元,规划绿氨产能152万吨/年,其中内蒙古赤峰项目为全球首个全绿电制氨基地,2024年首期30万吨投产,年减排CO₂ 120万吨,相当于替代48万吨标煤。项目采用“风光储氢氨”一体化设计,配套4GW风电+2GW光伏+2GWh储能,电解槽总规模500MW(均采用自研PEM技术),度电制氢成本18元/kg(电价0.18元/度时),较碱性电解槽效率提升30%。


       2、国际供应链与技术突破• 跨国合作模式:与日本丸红株式会社共建“蒙古-中国-日本”绿氨运输走廊,投资20亿元建设通辽-营口港绿氨管道(全长480公里),2026年投运后年运输能力50万吨,出口日本价格达1200美元/吨(约8700元/吨),较国内市场价溢价40%。此外,远景与丹麦Haldor Topsoe合作开发氨裂解燃烧技术,已应用于华能营口电厂15%绿氨掺烧项目,氮氧化物排放降低60%。• PEM电解槽国产化突破:自主研发的300kW PEM电解槽国产化率超70%,核心材料如质子交换膜采用东岳集团产品,成本较进口设备降低40%,寿命提升至10万小时,2025年产能达1GW/年,供应国内60%的绿氨项目。


       3. 市场需求与政策联动远景绿氨70%供应煤电掺烧市场(如国家能源集团、华电集团),30%用于氢能重卡燃料。受益于《煤电低碳化改造行动方案》要求2027年煤电机组具备10%以上绿氨掺烧能力,其赤峰项目已与东北电网签订20年购氨协议,价格锁定0.45元/度(含绿证收益),内部收益率达8.7%。


      3金风科技:生物质绿甲醇标杆,出口导向鲜明


       1、差异化路线:风电+生物质耦合金风科技以“低碳足迹”为核心竞争力,总投资136亿元建设内蒙古兴安盟50万吨绿甲醇项目,2025年投产,年产15万吨生物甲醇(利用林业废弃物气化)+10万吨电制甲醇(配套200MW风电),综合碳足迹仅300kgCO₂/吨,为传统甲醇的1/9。项目创新采用“两步法”工艺:第一步将秸秆、木屑等转化为合成气(CO+H₂),第二步与风电制氢合成甲醇,单吨生物甲醇消耗林业废弃物3.5吨,年消纳固废50万吨,获欧盟ISCC PLUS认证。


      2. 高端市场卡位与订单结构• 国际船燃市场突破:首单以820美元/吨(约6000元/吨)供应马士基,用于替代其欧洲航线船舶燃料,碳减排率达70%。截至2025年,金风已与赫伯罗特、地中海航运签订合计25万吨/年长协,占产能的70%,订单均价较国内市场高25%。• 碳资产运营模式:项目年减排CO₂ 100万吨,其中30万吨开发为CCER(50元/吨),70万吨用于兑换欧盟ETS碳配额(当前价100欧元/吨),碳资产收益覆盖20%项目成本,内部收益率提升至9.2%。


      3. 技术延伸与区域布局金风在黑龙江七台河布局20万吨绿甲醇项目,结合当地煤化工产业,将绿氢与焦炉煤气耦合制甲醇,单吨成本降至2800元(传统工艺4200元),计划2026年投产,供应东北化工园区。


      4行业梯队分化:其他企业的区域深耕与特色定位


       1. 三一重能:离网型风光氢储氨一体化•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15万吨绿氨项目:投资68亿元,配套500MW风电+300MW光伏+1GWh储能,采用“离网型+网电备用”模式,在弃风率超15%的区域年消纳弃风电量18亿度,年制氢3.6万吨,绿氨成本3200元/吨(含碳资产收益)。项目与内蒙古君正能源合作,绿氨直接供应其自备电厂掺烧10%,年节省碳成本1.2亿元。• 吉林长岭30万吨绿甲醇项目:聚焦东北地区冬季供暖需求,将绿甲醇与生物质颗粒混合燃烧,供热效率提升15%,已获松原市热力公司10万吨/年订单。


       2. 东方电气:绿氢合成氨绑定煤化工• 辽宁仙人岛18万吨绿氨项目:分两期建设,首期8万吨2025年投产,配套华能营口电厂2×600MW机组,绿氨掺烧比例15%,年减排CO₂ 75万吨。项目采用“碱性电解槽+合成氨装置”,与大连化物所合作开发耐硫催化剂,解决煤化工尾气杂质问题,氨纯度达99.98%。


      3. 上海电气:生物质绿甲醇聚焦固废处理• 吉林松原50万吨绿甲醇项目:首期10万吨2024年投产,将玉米秸秆气化与风电制氢耦合,1吨秸秆产0.3吨甲醇,同时处理农业废弃物30万吨/年,获吉林省循环经济示范项目补贴。产品70%供应当地甲醇汽车试点,30%用于化工原料,价格较传统甲醇高15%。


     5头部企业关键指标对比与驱动逻辑(2025年)


      驱动逻辑解析:• 政策红利:明阳、远景受益于《海上风电十四五规划》《煤电掺氨政策》,金风契合欧盟CBAM碳关税规则;• 技术路线差异:明阳押注成熟的甲醇市场,远景布局政策驱动的绿氨,金风以生物质耦合规避绿电成本高企;• 资本运作:明阳通过REITs盘活海上项目(青洲四估值58亿元),远景获日本丸红战略投资(持股15%),金风与马士基签订“照付不议”协议降低风险。


     6行业挑战与未来五年趋势预判


     1. 核心瓶颈突破方向• 成本下降路径:当前绿氢成本25-35元/kg(电价0.3元/度时),需通过PEM电解槽规模化(2027年产能达5GW)、海上风电电价降至0.2元/度,推动绿氨/甲醇成本较传统工艺差距从50%收窄至20%。• 技术迭代压力:碱性电解槽需提升效率至85%(当前75%),PEM需降低催化剂成本(铂用量从0.5g/kW降至0.1g/kW),预计2026年国产PEM电解槽成本可降至1500元/kW。


      2. 市场空间与竞争格局据IEA预测,2030年全球绿氨需求达3000万吨,中国占比超40%,其中煤电掺烧、航运燃料分别占60%、30%。明阳、远景、金风凭借先发优势,有望占据国内50%以上产能,形成“三强鼎立”格局:明阳主导甲醇船燃市场,远景控制北方绿氨掺烧,金风深耕高端出口市场。


      3. 风机企业转型战略意义绿氢醇氨业务已成为风机企业第二增长极:明阳智能2025年该板块营收占比达12%(约58亿元),远景能源达15%(约60亿元),金风科技达8%(约22亿元)。企业从“风电设备商”向“零碳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如明阳推出“海风-制氢-甲醇-航运”全链条服务,金风提供“绿电+绿证+碳资产”一体化采购方案,重构行业价值分配格局。


     结语


     中国风机企业在绿氢醇氨赛道的竞争,本质是“技术成本控制+终端市场绑定+政策红利捕捉”的综合较量。明阳、远景、金风以差异化策略形成第一梯队,而三一、东方电气等企业通过区域特色寻求突破。随着2025-2027年产能集中释放,行业将从“跑马圈地”进入“盈利比拼”阶段,具备全链条整合能力与低成本绿电获取优势的企业,将最终主导全球零碳燃料市场。


来源:源网荷储创研新视界 作者:胡宏峻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