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电活水”!财政部加快新能源补贴清算
发布日期:2025/6/27
困扰新能源企业多年的补贴拖欠问题迎来转机!财政部启动2000亿元专项资金清算,推动光伏、风电企业现金流好转,重塑产业信心,为行业发展注入实质性“绿电活水”。
一、2000亿专项清算资金落地,企业“等米下锅”局面终结
近日,财政部正式批复并启动总额达2000亿元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贴清算专项资金,用于解决拖欠多年的新能源发电补贴问题。
该项资金主要用于清算截至2022年末尚未兑付的光伏、风电、生物质等新能源发电项目的电价补贴款项,涉及企业超过1200家。
关键词解释: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Renewable Energy Surcharge):国家通过电网公司向用户收取的额外电价,用于支持新能源发展。
专项资金(Special Purpose Fund):财政部设立的专门用于特定用途的财政预算支持。
二、政策文件背书,补贴兑现具备法律效力
根据财政部《关于加快可再生能源补贴清算的通知》,该批专项资金将通过**“先清旧、后保新”**的原则发放,由电网企业核实发电量并逐月拨付。
这意味着企业不再需要垫资“苦撑”,补贴兑现将转为正常周期,电站现金流从负转正成为现实。
✅ 补贴拨付对象明确:纳入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目录的项目
✅ 拨付方式透明:电网公司根据国家能源局备案数据执行拨付
✅ 预计到账周期:第一批资金将在2025年Q3末前基本结清
三、现金流逆转,新能源板块估值重构进行时
新能源行业最核心的痛点之一——“应收补贴账款”终于得以解决。对于多数资产型企业(尤其是电站开发商)而言,账面回款将显著改善资产负债结构,净资产回正,流动比率上升。
举例:
某头部光伏电站运营商此前因补贴拖欠积压20亿元应收账款,影响项目融资能力
在专项资金落地后,年内可实现至少70%补贴到账
若按年化IRR重新测算,部分项目内部收益率从6%升至8%以上
四、谁将率先“回血”?三类企业率先受益
集中式光伏电站运营商(IPP):资产规模大、补贴额度高,受益最直接
风电投资企业:早期批复项目补贴金额大,回款将显著提振现金流
生物质电厂:因燃料成本高,补贴依赖性强,回款利好运营持续性
五、政策解读:专项资金是否可持续?
本轮补贴清算体现出财政部对新能源产业的高度重视。虽然2000亿元补贴属于一次性清算,但也传递出信号:
🔍 未来补贴机制将逐步市场化。
结合“绿证(Green Certificate)”交易、平价上网、容量电价等机制,新能源企业将逐步脱离依赖财政补贴的模式,构建更可持续的商业模型。
【结语】
新能源补贴“卡脖子”难题正被彻底解决。财政资金落地的不仅是账款,更是企业信心和行业预期。接下来,企业如何借此东风,优化资产结构、扩张装机规模,将成为下一轮竞争的关键。
来源:EV WallBox 作者:宋久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