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聚合、交易、优化!虚拟电厂产业链的三大核心战场

发布日期:2025/6/30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不断推进,虚拟电厂作为柔性资源聚合与智能调度的重要手段,正逐步成为能源转型中的关键环节。


       那么,虚拟电厂的产业链结构究竟是怎样的?


       各环节如何协同运作?


       本文带您系统了解。



       PART 01


       上游:灵活性基础资源,保障系统“可调、可控”



       虚拟电厂的上游,主要是分布广泛、灵活可控的基础资源,包括


       分布式电源: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


       充电桩:具备一定可调节能力的用电设施;


       储能系统:电池、抽水蓄能等,可在关键时刻释放或吸纳电力;


       可调负荷: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中的可控电力需求。


       其中,可调负荷涵盖了工业、建筑、交通三大类,细分来看,包括连续型工业、非连续型工业、公共建筑、商业建筑、居民住宅以及电动交通,形成了丰富的负荷侧调节资源。


       PART 02


       中游:虚拟电厂平台,聚合资源、实现优化调度


       中游是虚拟电厂的“中枢神经”,各类资源通过平台实现高效聚合与协同控制,主要包括:


       运营服务平台


       电力交易平台


       技术支持平台


       设备销售维护平台


       通过这些平台,可形成不同类型的虚拟电厂模式:


       电源型虚拟电厂:侧重分布式发电、储能资源;


       负荷型虚拟电厂:聚焦需求响应与可调负荷;


       储能型虚拟电厂:以储能设施为核心;


       混合型虚拟电厂:多种资源灵活组合,适应多元场景。


       PART 03


       下游:多元化需求市场,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下游市场涵盖:


       电网公司:如国家电网、南方电网;


       售电公司:包括独立售电公司、拥有配网运营权的售电公司、电网领域的售电公司;


       用电用户:大型工业企业、商业用户。


       通过上下游协同,虚拟电厂能够为电网提供灵活调节能力,助力削峰填谷、平衡供需、提升系统稳定性,同时为用户创造经济效益。


      PART 04


       写在最后


       虚拟电厂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厂”,而是一个基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整合各类分散资源的综合性平台。


       其价值不仅体现在电力系统灵活性提升,更在于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面向未来,虚拟电厂将进一步打破资源边界,推动能源生产与消费模式的深度变革,值得产业链各方持续关注和积极参与。



来源:绿碳云技术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