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2026见底!高盛预测:光伏产能出清拐点下调

发布日期:2025/6/30


     高盛近期下调光伏行业预期,认为产能出清的拐点可能推迟至2026年下半年。


     近期,高盛下调了光伏行业的产能出清拐点预期,认为可能推迟至2026年下半年。


     高盛的预测反映了光伏行业正从“野蛮增长”转向“残酷出清”的长期化趋势,2026年下半年拐点的判断基于:


     1. 产能退出需经历2-3年的财务亏损压力测试;


     2. 需求增长与产能消化存在时间差;


     3. 技术、政策、贸易环境等变量调整缓慢。


     短期需求透支:


     5月全球组件需求环比激增74%至140GW,主要受中国“136号文”政策抢装潮驱动(93GW)。这或意味着2025年下半年需求大幅回落,月均需求预估仅为34GW,远低于当前月产能(约50GW),多晶硅与玻璃环节将面临严重过剩压力。


     产能与资本支出:


     2025年资本支出预计同比下降55%,高于此前预测的34%。组件环节已有30GW产能被终止或推迟扩建。到2026年底,2024年底组件产能将削减17%,主要因政策限制与现金流压力。


     政策冲击:


   “分布式办法”与“136号文”政策将压缩工商业新增光伏项目的收益率,预计30–40%的项目将低于8%IRR门槛。2026年起储能配套有望缓解压力。


     盈利趋势与供需判断:


     高盛预计行业产能利用率将下滑至59%,组件价格在2025–2030年将维持低位。2028–2030年Tier1 企业单位EBITDA或仅为0.08元/瓦(低于此前预测的0.11元/瓦)。具备研发与现金流优势的龙头企业将在技术迭代中保持相对优势。


     为何拐点推迟至2026年下半年?


     1) 产能退出需要更长时间


       - 高成本产能预计在2025年开始大规模退出,但完全出清需持续至2026年。


     - 行业整合(并购、破产)进程受地方政府干预(就业、税收),可能延缓市场自然出清。


     2)技术迭代周期拉长


     - BC和HJT等新技术成本扔高于Topcon, 如BC与Topcon价差约0.05元/w, HJT则高出0.1元/w.


     - 钙钛矿等下一代技术商业化量产或推迟至2027年后,当前技术红利不足。


     对行业的影响与关键信号


   (1)企业策略


     头部企业:隆基、通威等可能进一步推迟扩产计划,转向海外一体化布局(如东南亚、美国)。


     中小厂商:2024-2025年现金流压力加剧,可能出现破产潮或“僵尸产能”被动退出。


   ( 2)产业链价格走势


     硅料价格或长期维持在5-6万元/吨(接近现金成本),组件价格在0.5-0.7元/W 区间震荡,直至产能出清。


   (3)政策干预风险


     若中国出台更强力产能调控政策(如强制淘汰PERC),可能加速出清,但地方政府博弈或削弱执行效果。


     投资者需关注的节点


     2025年Q3-Q4:企业财报是否出现大面积亏损,触发资本撤离。


     2026年H1:全球装机需求是否如期放量(如欧洲能源危机再现、美国IRA项目落地)。


     建议短期规避高负债、低技术壁垒的光伏企业,长期关注具备技术领先性(如HJT、BC电池)和全球化布局的龙头公司。行业拐点预计在2026年下半年出现,2025年仍是去产能与利润消化年。结构性过剩将促使行业加速向头部集中。


来源:能源前沿科技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